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工会立法宗旨

工会立法宗旨

发布时间: 2025-10-10 17:27:34

1. 《劳动法》的宗旨和内容

《劳动法》是依据《宪法》中有关劳动者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制定的;主要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考虑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从而保证了劳动者的择业自主权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劳动法》规定工会可以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订立集体合同。《劳动法》以基本法律的形式第一次明确了工时休假制度,使《宪法》规定的劳动者这一基本权利得到具体确认。同时,该法确立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规定了工资支付的基本原则。另外,该法还明确了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明制度,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为我国建立职业技能开发体系,提高我国劳动者整体素质,提供了法律依据保障。此外,《劳动法》肯定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成果,对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分别作了原则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的职责制定了法律规范,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交纳社会保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2. 劳动法属于什么法

劳动法的社会法性质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立法宗旨是劳动者保护与劳动管理的统一,调整对象和内容广泛复杂,劳动合同是特殊合同,劳动争议处理具有特殊性,劳动监察以保护劳动者个人利益为主要目标。社会法旨在保障社会的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权益,中国现行社会法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矿山安全法》、《红十字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职业病防治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形成的劳动关系。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也适用本法。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休息休假、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权利,同时有义务完成劳动任务、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用人单位应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国家采取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劳动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工作。这些措施和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劳动法的社会法性质,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 《工会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工会法》的来立法宗旨有三点:1、保源障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2、确定工会的权利与义务;3、发挥工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一条

为保障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确定工会的权利与义务,发挥工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热点内容
以行政法规分为 发布:2025-10-10 23:03:03 浏览:499
唐帅律师 发布:2025-10-10 22:54:18 浏览:82
2018轻二经济法谁 发布:2025-10-10 22:50:38 浏览:571
劳动法周末休息 发布:2025-10-10 22:10:51 浏览:245
沂南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10 22:10:42 浏览:380
名词解释管理道德 发布:2025-10-10 22:08:32 浏览:95
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法第24条 发布:2025-10-10 22:01:28 浏览:172
行政法司考题2016 发布:2025-10-10 21:38:56 浏览:739
劳动法读书笔记800 发布:2025-10-10 21:28:12 浏览:903
司法鉴定专家 发布:2025-10-10 21:03:23 浏览: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