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道德经图
『壹』 南山空同是什么人
“南山空同”是笔名,本名黄保余,甘肃天水人,语文教育专家、作家、文化学者,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执行秘书长,他中学时便出版长篇小说,99年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少年作家”。
以南山空同为笔名,著有《终南山主人》、《道德图》(道德经南山空同注释版)、《学经》、《假象》、《衣食住行》等著作。
(1)南山道德经图扩展阅读
代表作《终南山主人》介绍:
中国神话出终南,中国文化源两周,小说从周武王即位写起,
轩辕氏族、姬姓王朝、当涂氏族的后裔在小说中的爱恨情仇、政治阴谋,都与神仙谱和阴阳石镜有关,而这两样物品的主人,正是终南山的主人,他的出世,注定将会引发新纷争,为名、为利、为爱、为情、为长生,争权、夺位、舍爱、迷情、皆宿命。
豆瓣书评:
没有去过终南山,但因为这本书心存向往。
这本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从表面看,他只是一个神仙与凡人的爱情故事,可是稍加思索,就会发现,每一个人的饱满,他们都有一段传奇,都谱写了一段悠长的历史。我们应该思索,面对鬼神,面对自己,面对爱情,面对权力,谁在主导我们,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人生。——缱浮生
『贰』 《道德经》讲的什么内容
其中既有“道法自然”以维护宇宙和谐、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行为原则,又有“尊道贵德”的道德规范;既有“常道与可道”的真理学说,又有“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想;既有“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怀,又有“柔弱不争”的修养准绳;
既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气骨”的生活箴言,又有“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处世之道;既有“归根复命,深根固蒂”的养生之道,又有“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价值取向;既有“爱民治国”的韬略,又有“功成弗居”的胸襟。
全文系统地阐述了道教的修道积德、处世哲理、洞察自然以及从宇宙观的角度高度考察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问题。
(2)南山道德经图扩展阅读:
《道德经》不仅是道教思想的宝典,而且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一部伟大的经典著作。以恢宏的气势,深邃的智慧,富有诗意语言,发天人宇宙精微之学,阐修身治国之理,倡人生真谛之奥,给人以无穷的思想启迪。
《道德经》就像是一个智慧宝库,其历史与现实的重大价值是难于尽言的,只有靠读者去细细品味,才能开启自己心灵的窗户,体悟到其中之奥妙,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指引自身的生活航向。所以说,《道德经》不仅是道教的盛典,而且是人类生活的指南,有着利于社会、指导人生的功效。
『叁』 老子西出函谷关为什么又紫气浩荡三千里一说
老子西出函谷关有紫气浩荡三千里,是种传说。
传说,当年函谷关总兵尹喜远眺日出望东方,紫气浩荡八千里“日出东方,紫气东来”;老子骑青牛而至,于是便拜老子为师,辞官随老子沿秦岭终南山神仙路西行,昼行夜宿,不几日来到将军山下,只见此处祥云缭绕,四季如春,溪流纵横,鱼翔浅底,百鸟争鸣,龙飞凤舞,牡丹竞放。
泉水叮咚,真乃世外桃源,老子抬头望时,只见一巨石十分奇异,如有人形,豹头环眼,铁面虬鬓,一手执剑,一手执扇,五蝠飞舞,正气浩然,不尽叹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洋洋洒洒五千言,由尹喜记录,世谓之《道德经》是也。
后老子与尹喜结草阿福泉,马放南山,老牛坡放牛,南山不老松下讲道,发现终南捷径后清凉山讲经,楼观台炼丹,铸南山铁案,享南山之寿,是谓道教之祖庭,钟馗之故里,天下第一福地也。
(3)南山道德经图扩展阅读:
老子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他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
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
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