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企业人治法治

企业人治法治

发布时间: 2021-01-14 19:17:41

『壹』 现在的中小企业应当实行法治还是人治为什么

我们搞企业管理当然要推行法治,反对人治。但我们强调的是“推行”,但是在老板管理企业的情况下,或者最高管理者法治观念不强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人治是普遍存在的。老板或最高管理者订为法也是人定的,法不合理先按他的做,再改法(制度)。 如果你是中小企业的一般管理者,你当然要推行法,也就是推行执行制度,但你赚钱打工是为老板或上级领导服务的,在推行制度的同时,不要忘了服从上级,忠诚老板。只要不是触犯国家法律,首先以服从为主,法治是一种文化,不能操之过急。我们要强调法治、推行法治,但要注意考虑服从与和谐。 记得采纳哦!谢谢!

『贰』 如何处理企业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人治与法治最大的区别在与是不是具有民主性,人治是建立在专制的基础上的,特点是君主专制,体现版的原则是个人主义.法治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的,具有民主的特权点,体现的是大众意志,少数服从多数!
法治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从人治走向法治。

『叁』 如何看待企业人治与法治的矛盾

人类社会有主体的主观需要(首先是衣食住行,然后是精神文化)与现实客现(不内能满足主体主观需要)之间容的这一人类社会最基本矛盾,人类社会在克服和解决社会的基本矛盾时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这个矛盾运动中,由于各个国家地理、气候、人口诸条件不同,历史发展也不同,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差异,因此各国会产生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社会重要矛盾。本文从矛盾的对立统一两个层面,揭示当前我国社会法治与人治的矛盾,并阐述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践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一树立,二构建,三实施”的目标。

『肆』 企业员工管理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我觉得法治是整合后的人治,是人类群体思维的结果,具有我们目前所谓(单)人治所不具有的稳定性及客观性。

『伍』 创业初期企业是采用人治还是法制好

企业初期必然是人治为优。所以说,发展到分工合作阶段,就要求你必须有替内补,而且替补的存在会让容在位者有种无形的压力。也就是,内部竞争机制是有替补建立起来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当你有闲钱多养几个人的时候,你才能建立法治。然后,即便这样,也不是人治法治的分割点。规则化制度化是 结果,既非目的,更不是必然手段。反正兵来将挡,遇到问题解决问 题,企业发展到自己实在没有精力去管的时候,就只能借助一些“规章制度”,这样一天一天过去,有天你回头一看:咦!自己的企业变 得像台机器一样,员工们按照规章制度和惯例工作,做得好得到奖励, 做不好受到处罚,你不去管他们也照常工作,这就法治上了。

『陆』 为什么很多企业不能做到人治与法治,文化与制度的有效结合

道家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人,则是万物之灵,人与世间万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有思想,人具有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具有多层次的需求而非仅限于生存需求。自人类产生有意识性的劳动以来,人就学会了团队协作,由此而产生了“社会”“阶级”,因此,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创造,有生产,有协作。

与此同时,人是有欲求的,因此,人在社会群体中,自然而然的就会因利益的分配而产生矛盾,摩擦,是所谓“两个人,就会有摩擦,三个人,就会有阶级”或许,这就是“众”字的由来。
一个企业,也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而企业的领导人,则是这个小社会的缔造者和管理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是需要有规则来制约的,企业领导人,即是这种规则的制定者。而企业的文化,则是这种规则的精魄所在。因此,作为一个企业,自创始之初,必先建立其企业文化,而后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

作为一个企业,是要侧重于法治,还是人治,这似乎是两个对立的问题,其实不然,一般企业创始之初,采取的多为独裁式管理,即老板独挡一面,员工按老板交办的命令执行,老板既是高层决策,又兼任中层管理及基层业务;而后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则慢慢转化为共同参与式管理,即全体员工广泛参与,老板最后决策;这些,其实都属于“人治”。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随着组织架构的逐渐完善,“人治”必然不再适用,此时,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法治”。

“人治”,在企业初创阶段,的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团队凝聚力,激发团队创新能力,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组织机构日益完善时,“人治”的局限性就会日益显露出来,一个“人治”的企业,发展速度与规模主要取决于老板的个人能力,但个人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在当今团队英雄的时代,老板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每天疲于奔命;中层管理碌碌无为,甚至任人唯亲,派系纷争;员工唯唯诺诺,缺乏创新能力,必然会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及风险的控制造成一定阻碍,此时,企业就亟需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法治”。

“法治”阶段,用规章制度来管理一个颇具规模的企业,势必令企业内部分工明确,一台庞大机器有条不紊的运转,靠的是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而机器上每一个零件的位置与职责,都是由制度所赋予和制约的,这样一来,即使其中有个别零件发生故障,也不至于给整台机器造成灭顶之灾。而与此同时,每个零件的各司其职,也从根本上降低了人为所造成的内耗。

但是,以“法”治企,虽然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人治”却也不是一无是处,必须彻底摒弃,毕竟,企业制度的根本,源自于“人治”下的企业文化,因此,个人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在管理上应该是“以人治来构筑核心的稳定,以法治来维护机构的运行,人法并治来激发团队的创新能力”。

一个企业,核心的稳定,源自于高层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中层部门之间的契合度,一个优秀高层管理团队的建设,对企业的战略发展至关重要,团队的流失,往往会给企业造成巨大影响,此时,以人为本,往往效果会好于近似冷酷无情的规章制度,而人治,正是“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在中层部门执行中,一个计划的制订和执行,需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此时的人治,往往会令方案的设计更具有创新力,全面性,整体性与合理性;高压的制度是逼迫不出创新能力的,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人的创新性才会被充分激发出来;但是,在具体执行中,严格的制度,又是确保执行力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在企业中层的管理中,应以“人治”与“法治”并用,以“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以人法并治来激发团队的稳定性,创新力和执行力;而整个基层部门的执行,却必须要靠严格的制度来做到各司其职,令行禁止,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以“法治”来确保机构的执行力。

另外,“人治”与“法治”的管理,并不局限于企业自上而下这一层面,一个企业,按职能划分,一般可分为业务部门与管理部门,对于业务部门来说,每天要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客观因素的变化,因此,在管理上侧重于“人治”更有利于激发团队的创新能力及对客观环境的灵活应变能力;而对于管理部门来说,“法治”则更便于制度管理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因此,针对于管理部门更需要的是“以制度来制己制人”。

综上所述,一个企业的管理,需要的是“法治”与“人治”的多维结合,而非简单的垂直化单一制度管理,当然,还有一种管理方式“无为而治”,历史上最有名的,莫过于“帝舜”的“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但是,相信任何一个创业者,都是不想,不敢,也不愿去尝试“无为而治”的吧。

『柒』 企业管理如何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上海注册公司需要多少钱呢?很多创业者估计都会问到这个问题。全民创业时代,有了项目之后,多数的人都会选择注册该公司通过经营获利,然而上海注册公司,有两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
第一,手中根本没有多少的启动资金话,要想成立一家注册资金在100万元的公司,如何筹集资金?
第二,一开始准备在家开启经营,家庭住宅无法完成工商注册,怎么办?
公司注册资金问题分析其实,自2014年3月1日,国家已经开始从政策上进行调整,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即使是没有启动资金,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注册公司。新政策中,取消了对出资方式、出资期限、出资额等等的限制。国家此举是为了鼓励创业,即使是你没有一分钱,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轻松的注册100万元的公司,未来在经营中,赚到钱之后,将注册资金补充上就可以了。
那么抛开注册资金,在上海注册公司费用都包含了哪些方面呢?志浩为你进行了整理,在公司注册的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工商登记、刻章、办理税务登记证的花费,和公司后续经营税务申报、纳税人、注册地址的费用。
一、 工商登记费用。在国家的政策中,工商登记是不需要花费资金的,免费。
二、 公章刻章费用。完成工商注册,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取得公章,公章刻章费用是50元/套,这是必要花费。
三、 办理税务登记证费用。该项费用是免费的。
四、 办理行业许可证、食品卫生许可证费用。如果公司需要办理这些证件,是可能会产生相应的费用的。
五、银行开设公司基本账户。银行开户,每一个公司收取的费用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别,一般费用是在500元以上。
六、购买发票的花费。公司经营中,需要购买税卡、专用打印机、开票软件等等,此项费用加起来大概是2000-3000元。
七、如果需要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开增值税发票,花费还是会提升一些的。 如果企业是经营进出口贸易,在进行进出口备案手续办理的时候,是有行政收费项目的,大约费用是在2000元左右,
八、如果是委托代理公司去办理,注册100万公司上海注册公司费用其实并不多,但是在注册公司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大量繁琐的事务需要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寻找代理公司来代理完成注册,是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总代理费用大概是在500元。
简单来说在上海工商注册流程如下:
核对名称——网上登记——交工商设立资料——拿营业执照—— 刻章——办组织机构代码证——办税务登记证——开基本户(纳税户)。
详细步骤及周期为:
1、核准名称,一次最好按喜好顺序提交3-5个公司名称,防止重名,如再次提交,审批的时间较长。核名需要公司名称、股东姓名、身份证号和出资比例;1-3天
2、名称核准后,填写齐所有交件资料,预约,到工商局交件;7天
3、七天后取得营业执照后,办理税务,代码、刻章。7天 证件办齐

『捌』 有人将中国企业的发展总结为“人治、法治、文化治”,来说明其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这种提法对吗

这种说法很正确!建国后因为我们不懂,面对陌生工业、面对陌生的企业,我们只专是人为地派属干部去加以管理,这种管理是形式上机械的管理,换句话说是命令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有了各种管理企业的人才,懂得了如何用规章制定去管理企业,逐步使企业走上了法制轨道。这个时期我们是靠法律规范来管理我们的企业。改革开放后随着多种经济形式的出现,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每个企业有了自己的经营理念,这种理念逐渐形成了企业文化,绝大多数企业靠这种企业文化来提高员工素质,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所以,现在的企业管理形式可以说是“文化治”的管理形式。

『玖』 生意经的朋友,企业管理到底人治好还是法治好

针对以上问题有三点值得大家思考:第一,为什么中国企业不能向外国企业一样进行有效地法治?第二,为什么中国企业一定要向外国企业一样学习法治?第三,一家企业的成败到底是理论重要还是效果重要?如果一个企业老板盲目地学习模仿别人的企业管理模式,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的成长环境,那么你的企业管理会进入误区。
为什么小企业要人法,大企业要法治呢?因为企业完善、监督、执行管理制度是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的。而小企业的部门工作不饱和,管理是出不了效益的,所以老板是无法支撑人力成本开支。企业管理人员太多不但老板不赚钱,反而会让企业负债。因为小企业的员工多数是一人身兼数职,所以管理制基本上人说了算,法治管理是无法发挥作用的。例如,国外的员工下班了可以不过问公司的事,中国企业行吗?很多老板的私事都成为了员工的工作。晚上下班了,也许老板有事还会把你叫回公司加班。员工不去行吗?老板不叫行吗?不行,因为企业太小,事情太多,又太急,老板忙不过,他不叫你叫谁?这就是中国国情。国外的员工下班了可以关机,中国的员工你关机试试看,也许第二天就叫你打包走人了。所以中国企业不要盲目地学习国外的企业管理模式,因为你是在中国,不是在外国做事。
为何小企业需要人治?因为多数的小企业老板发不起高工资,所以他们招聘的人才,多数是通过自己的人情关系吸引进来的员工。人家都是冲着感情关系,不计报酬地帮助老板工作,如果老板处处管制,不信任员工,那么还会有谁愿意跟你干。因此,小企业的成功基本上都是靠老板的人格魅力在领导人、影响人,而不是靠制度在管理人。虽然这种管理方法不科学,但是高效。而作为一个初创型的企业来说,效果比道理更重要,所以小老板千万别迷信什么太高深的企业管理,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为何大企业需要法治?因为企业大了,人员多人,老板的个人能力有限了,他的语言和行为影响力也有限了。如果企业没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那么企业很多的重要文件或重大决策就无法有效执行或传达。员工的做法和老板的想法会相差甚远。所以大企业需要法治。另外,法治的好处就是解决了企业的不公平现象。让员工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合情、合理、合法的市场环境下竞争,成长。大家有责任一起承担,有过错一起处罚,有目标一起奋斗,有成绩一起分享。
中国多数企业出问题就是老板不知道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人治,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法治。因为中国企业发展的过程基本上都是一个由人治到法治的过程。企业过早地法治或过晚地人治都将对企业发展不利。所以中国太多的企业不是在人治中倒闭就是在法治中消失。因为人治太过于松散,法治太过于严慎,所以企业经常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老板不知道是法治好,还是人治好。人情多了失去威望,人情少了失去凝聚力。过早地法治,你会成为孤家寡人;过晚地人治,你将会大权旁落。所以企业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艰难的变革过程,一要老板的意识,二要老板的决心,三要老板的魄力,同时还要掌握好时机。只要这样企业才能从人治到法治的有效过度,从而使企业健康发展!

『拾』 人治和法治,法制有什么区别

1、意思不同。

法制:狭义的法制,认为法制即法律制度。详细来说,是指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和制度。广义的法制,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严格地、平等地执行和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

人治:个人或少数人因历史原因掌握了社会公共权力,以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等物质的与精神的手段,对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其他成员进行等级统治的社会体制。人治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的治国理论,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法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对于现代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

2、出处不同:

法制出自现代作家巴金的《作家要有勇气,文艺要有法制》:“这就说明发扬民主要讲两方面,一方面要讲勇气,一方面还要有健全的法制来保障。”

人治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离娄上》:“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白话释义:君主仁,没有谁不仁;君主义,没有谁不义;君主正,没有谁不正。一旦使君主端正了,国家就安定了。

法治出自春秋时期晏子的《晏子春秋·谏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白话释义:原来的国君桓公统治的土地比今天小,但是他整治法的统治,扩大政治与教化,所以称霸诸侯。

(10)企业人治法治扩展阅读:

人治的特征:

特征是权力一元化的状态。这是一种单向的、自上而下的、等级森严的“线状”控权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缺乏平等的利益集团或政治权力与国家权力间的横向控制,从而滋生“独裁”与“专制”。

而宪政赖以建立的权力基础却是社会上的多元平等的利益集团或政治权力间互相控制、相互制约而结成的多元化“网状”控权模式。 “人治”的一元化传统及“线状”控权模式是宪政生成的政治障碍。

热点内容
木里县司法局 发布:2025-05-15 23:07:13 浏览:21
中央空调安装达不到效果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5 23:04:08 浏览:619
证人保护条例 发布:2025-05-15 22:50:46 浏览:785
云南社会安全2018法 发布:2025-05-15 22:50:39 浏览:388
姚家法院电话 发布:2025-05-15 22:48:00 浏览:194
限购政策属行政法规 发布:2025-05-15 22:32:35 浏览:778
注会经济法人民币汇率 发布:2025-05-15 22:32:22 浏览:541
工商法人变更表 发布:2025-05-15 22:29:27 浏览:675
法律知识讲座读后感350 发布:2025-05-15 22:25:45 浏览:933
法官龙井 发布:2025-05-15 21:54:47 浏览: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