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道德成为
『壹』 莫让善良成为枷锁什么意思
善良可以但是并没有无原则的不应该无原则的妥协不代表软弱
『贰』 关于道德的名言
1、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 章炳麟
2、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专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属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契诃夫
3、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 列宁
4、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赫尔巴特
5、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善。—— 车尔尼雪夫斯基
6、道德美,包含两个互相区别的因素,就是正义与慈爱。—— 库申
7、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 托马斯·曼
8、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 莎士比亚
『叁』 有关道德格言
道德: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罗曼·罗兰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 培根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 鲁迅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
公民道德格言
巍巍中华,崛起东方;崇德尚法,国泰民安。一基三德,遵循发扬;文明公民,国家之光。
(注:一基,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三德,指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
一、我与自己
1、自爱自尊
清清白白处世,堂堂正正做人。
欲人爱己先自爱,欲人尊己先自尊。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2、自立自强
自立才能自主,靠人更须靠己。
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自省自律
自知则明,自胜则强。
见贤思齐,闻恶自警。
律己当严,待人宜宽。
满招损,谦受益。
4、豁达人生
胜不骄,败不馁。
名利求之须有道,得之欣然失莫悲。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竞争为乐,恬淡为乐,各得其所,各有其乐。二、我与家庭
1、和美家庭
相爱成家,忠实固家。
心齐和家,平等乐家。
勤俭兴家,奢惰败家。
2、孝敬父母
生我育我,父母恩深;雨草春晖,铭记于心。
孝敬父母,可望儿女孝敬我;虐待父母,怎教儿女孝敬我。
儿女不肖,父母之羞;父母失赡,儿女之羞。
3、恩爱夫妻
两心相印,共偕白首;志同道合,天长地久。
红花还需绿叶扶,夫妻相互要支持。
世无完人莫奢求,理解体谅长厮守。
如对婚姻不负责任,必被良心追究责任。
4、教养子女
儿好,女好,有为就好;女亲,儿亲,能孝都亲。
莫愧家贫,应教儿女早立志;莫恃家富,须防骄奢出败儿。
望子成龙,切莫拔苗助长;志趣各异,还须因势利导。
教子德为先,身教胜言传。三、我与他人
1、友爱互助
爱己及群,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扶危济困,人道精神;弱肉强食,野兽行为。
助人为乐,人乐我乐;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2、礼貌待人
粗野是愚昧的胎记,礼貌是文明的证书。
守礼招人爱,失礼事难谐。
好言相待,舒心暖怀;恶语伤人,结怨招灾。
3、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以善引善。
成人之美真君子,嫉贤妒能是小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4、诚实守信
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无诚不合,无信难行。
重诺守信,人必近之;狡诈欺蒙,人必远之。四、我与社会
1、爱国奉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盛我荣,国衰我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维护公德
社会之利利众人,社会之害害众人。
社会权利我分享,社会责任我分担。
公共守则,维护你我,不遵约束,妨害你我。
3、遵纪守法
法律神圣,至大至公,藐视践踏,法理难容。
无规矩不成方圆,守法纪才有安定。
以法护身者智,以身乱法者愚。
4、敬业乐业
就业须敬业,敬业有事业。
善学者能,多能者成。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五、我与自然
1、爱护自然
天地万物,互养共荣,自然生态,贵在平衡。
人要珍惜生命,莫让自然得病。
污染破坏一朝易,治理恢复十年难。
珍稀物种,灭绝堪忧,关心爱护,德在千秋。
2、节约资源
需求无限,资源有限;善用有限,发展无限。
青山绿水,生命之源,传之子孙,福泽绵绵。
去网络一搜一大堆
『肆』 作文 莫让道德绑架善良
这是一篇议论文,按照议论文的要求,第一段提出论点,本文标题就是论点.然后先议论“为什么”,比如遵守课堂纪律是学习的需要,遵守课堂纪律可以培养自己的责任心,遵守课堂纪律将来才能遵守社会法律等.再议论如何做,比如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入手,经常对课堂纪利进行总结表扬先进寻找不足等.下文可以作为参考.主要讲的是如何做.
遵守课堂纪律 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是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场所.遵守课堂纪律,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方面是对老师的尊重,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上课铃响以后,学生们利用一两分钟的时间进行短暂休息,平静一下课间激动的情绪,取出课本、文具,准备上课.老师进教室后,师生互相问好后,学生才能迅速坐下.坐下时,不要太猛,以免弄得桌椅发出响声.
如果上课迟到了,应特别注意举止的文明和礼节的周到.迟到是违反校纪的行为,如果迟到者冒冒失失往教室里闯,既不尊敬老师,也打搅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迟到后,进教室前要用老师能听到的声音喊“报告”,征求老师同意后,才能归位,归位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动作快,脚步轻,以免再次影响他人.回到座位,要立刻拿出书本,认真听讲,不要左顾右盼.如果老师当时没有问迟到的原因,下课后一定要找老师讲明情况并致歉.
要聚精会神地听讲,不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更不能跑离座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举手发言回答老师的提问,身体要站直,说话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别人回答问题时,不要交头接耳.别人回答错了时,不要起哄.
当老师讲课进度快了,导致学生没有听懂、老师讲的与学生平时看的有出入或老师讲漏题,学生要提示时,可以采用举手发言的形式向老师反映问题,而不要大声喊“我没听懂”、“你讲错了”、“你讲漏题了”.向老师指出问题时,要有礼貌,如“老师,您讲的××问题,我没听懂”、“老师,××书上是这样讲的”、“老师,您讲漏题了”等.老师肯定会接受你的意见,改正教学中的问题.上课提示老师讲课存在的问题时,可能会影响讲课进度,最好下课后个别找老师商讨效果更佳.
讨论是学校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讨论时要注意发言的艺术性,陈述自己的观点,一定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让别人听清自己的观点.陈述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切忌气势咄咄逼人,目空一切.表明自己的立场时,要有礼有节.如果别人不同意自己的观点,提出异议,应虚心听取,不可出言不逊.
遵守纪律,做合格的中学生
徐生龙
什么是纪律?纪律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业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为了共同劳动和生活,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要求建立相应的行为规则,用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这种行为规则,就是最初的纪律.没有这种行为规则,人们就无法协同活动,无法同自然抗争,也无法有秩序地生活下去.
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纪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前苏联著名将领苏沃洛夫有句名言:“纪律是胜利之母.”革命战争要取得胜利依靠铁的纪律,而今天,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需要强调纪律.这是建立正常的经济秩序维护安定团结,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个工厂如果没有劳动纪律,工人们各行其是,这个工厂就会乱乱糟糟,生产就会陷于瘫痪.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交通纪律,居民们在街上随心所欲,你骑自行车乱闯红灯,我驾汽车横冲直撞他步行随意穿越马路,那么这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必然是一片混乱,交通事故带来的不幸就会降临在许多人的头上.
青年人都向往自由,而纪律又是以约束和服从为前提的,因此有些青年人便产生了误解,认为遵守纪律和个人自由是对立的,要遵守纪律就没有个人自由,要个人自由就不该有纪律的约束.
纪律和自由,从表面上看,二者好像是不相容的,实际上却是分不开的.遵守纪律,才能使人们获得真正的自由;不遵守纪律,人们就会失去真正的自由.
凡是纪律,都具有必须服从的约束力.任何无视或违反纪律的行为,都要根据性质和情节受到程度不同的批评教育甚至处分,就是说,纪律是严肃的,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同时,纪律又需自觉遵守.只有自觉纪律才是铁的纪律.这是因为,纪律同法律、道德虽然同属行为规范,但它们的作用范围不同,纪律介乎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纪律与道德的不同之处,在于纪律具有强制性的要求,但这种强制性又比法律弱些,而自觉性的要求则比法律强些.所以,遵守纪律还需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
纪律属于道德的范畴.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纪律或无视纪律的约束,那就是没有道德.一个人的纪律性如何,能够直接反映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惟有思想道德高尚,对纪律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理解,且具有执行纪律、维护纪律的高度自
『伍』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
道德总是要维护自己阶级的利益,是一定阶级的共识,因而以本阶级利益为根本,故此不版可避免。
社会阶层权是根据各种不平等现象把人们划分为若干个社会等级。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占有一定的资源,但其占有多少不同。用占有资源多少的不同来区分人们处于什么样的阶层。对客观存在的阶层的分析在于缓和阶层矛盾。
找到协调个阶层利益的途径,从而保证社会稳定。不同时期,社会对阶级或阶层的划分各不相同。现代社会,提到“阶级”或“阶层”时,通常所指个人或者集团对财富拥有量,而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5)莫让道德成为扩展阅读:
社会发展带来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近年来“社会阶层”一词逐渐取代“阶级”成为描述社会结构的核心词汇。与阶级相比,阶层侧重的是经济层面而非政治层面的,其中涵盖的政治成分主要为民主权利的争取拓展,而非专治权利的冲突对抗。
社会阶层的概念起源于西方,阶层理论认为理想的社会结构应为两头尖、中间宽的橄榄型,而非金字塔或哑铃型。其中引出了中产阶层这一概念,近几年在国内被广泛探讨和使用,虽然仍是莫衷一是,但这一概念已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结构研究中的一个有效角度。
『陆』 人不能成为习惯的奴隶议论文写作
例文请勿人为抬高道德标杆蒋辰浩如今是一个崇尚道德的时代,绝大多数的人都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成为了人们做事的准则。那么道德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大德于小益的差别又在哪里呢?无疑,道德的标杆就起到了衡量道德大小的作用。古时孔子学生中最富有的学生当数子贡,他在别国将鲁国的奴隶赎回后,并没有按规定从国家报销赎金。子贡认为自己的行为十分高尚,但却遭到孔子的强烈批评。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子贡心甘情愿独自承受损失,反而遭到批评?事实上,鲁国的这项规定是为了解救自己国家的人,给予赎金补偿是为了给国民一个动力,让的人能不顾及自己的金钱利益去解救同胞。孔子之所以批评子贡,正因为子贡的行为破坏了道德的标杆。子贡的本意是好的,他为了减少国家的损失才这么做。但这以后呢?相信鲁国人会大肆称赞他的行为,认为其行为十分高尚。这就大幅度拉高了道德的标杆。越来越多的鲁国人会认为,不像子贡这么做就算不上是有德者,他们会陷入两难的处境,去赎人不要钱的话自己没这个经济实力,而去赎人报销金钱的话却又算不上有德。如此之高的道德标杆,只会让大多数人都达不到道德的境界。既然达不到这境界,又有谁回去赎回奴隶呢?子贡的故事已经过去几千年了,但这种做法却没有断子绝孙,如今的不少地方依然存在不断抬升道德标杆的现象。某些慈善捐款活动中总是将捐款数额庞大的人排在前面,大肆宣扬表彰,而那些出于好心却财力不足但同样善良的人却被直接忽略。这么做就等于给人们一种心理暗示,只有捐款多的人才算是真正的道德高尚者。而又有几个人能捐那么多呢?这就会使大部分原本想捐助的人放弃了捐款,因为捐了也不算是道德高尚。过高的道德标杆就好比是跳高比赛中将标杆直接设为世界记录,只有跳过去的才算是真正的会跳高的人。然而又有几个人会被称为所谓的会跳高的人呢?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不会有多少人会去跳高了。过高的道德标准是大多人沦为“不道德”,原本追求道德的人,他们真正的道德行为在标杆面前成为了“不道德”,这样做的效果是适得其反。如果,我们不改变这一现状,那么社会道德也将越来越稀缺。显然,树立一个正确的道德标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确的道德标杆必须符合大多数人的能力范围。不能光从表面看待道德。不要因为捐款中的数额大小而去评判一个人的道德大小。一个普通人所能捐的数额和一位企业家或者大明星所捐的数额总是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他们付出的相对于他们自身能力的比值却又是相差无几的。在道德的标杆面前不应该存在大德于小义的过大差别,从根本上说正是无数的“小义”构成了社会道德的大多数成分,无论是大德还是小义都是道德的体现。当道德的标杆达到大多数人能力范围之外的时候,这种道德就成了伪道德,提倡这种道德会使全民道德大滑坡。当然过低的道德标杆又会使人们道德意识的淡化,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树立正确的道德标杆才能促进社会道德的发展。错误的道德标杆不会推广道德,只会使道德灭绝。透视鲁国这条法律,其用意不言而喻:鼓励每一个人为国家做好事。身为鲁国人,只要你有机会,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做一件大好事,那怕你暂时没有预付赎金的能力,也应该去借来赎金为同胞赎身,因为你不会损失东西。同样还有这样一件事:子路救起一名落水的人,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样鲁国人一定会有许多救落水者的人了。”显然,对照孔子前后的不同态度,我们会感到: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们不妨假想一下,鲁国君主为了嘉奖子贡之举,将之树为典范,大力通报、宣传乃至全国推广,这会有什么后果?答案这外乎这两方面:一、社会表面的道德标准提高了,人人都表态向子贡学习;二、道德水准的实际状况滑坡了,因为每个人的头顶已经高悬了子贡这样的道德高标,谁若赎回同胞后再去领取国家的赎金,谁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然而,又有几个人有足够的财力可以保证损失这笔赎金不至于影响自己的生活呢?所以,子贡赎人后不收取国家赔偿金,从大众的角度看,就是提高了这个行善的标准,因为每个人不是都像他那样有钱。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子贡的做法短期内对自己的个人形象有很大提高,但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自私自利不良之举。参考立意:1、道德勿立“高标”2、莫让善流成恶源3、个人威信与规则4、做事需要有远见5、你不代表一个人6、不可好心坏事7、在利益与道德之间8、要处理好个体与国家的利益关系9、不能光顾目前,要着眼于长远
『柒』 高考作文 莫让道德腐蚀你的心灵
“融融,你不是说学校搞了个爱心募捐吗?喏,这钱你拿去捐了吧!”我捏着崭新的百元大钞,心里直犯嘀咕:“一向花钱小气的妈妈今天怎么这么阔绰?是不是最近炒股赚了点零用钱?还是公司发奖金有她一份?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又可以狠狠敲她一笔了。
想到这里,我不禁暗暗窃喜。又似乎看见那可爱的小甜饼和一堆堆游戏卡正向我招手呢!嘻嘻,我满脸陪笑地对妈妈说:“老妈,最近收成不错呵,看在我每天帮您擦窗户、抹沙发的份儿上,给我点儿劳务费成不?呵呵,最近手头有点紧。您就当是做一回好人好事吧!”果然不出我所料,老妈立刻板下脸来,“最近吃饱了撑着了是不是?找打呀?想零花钱?没门!我告诉你,你现在就是要把学习搞好,钱呀?发奖学金时有你份的话,我就给你。还有上个月的五十块花哪去啦?给我列个单子,否则,这个月的零花钱没收了!”老妈一字一顿,几乎字字如雷,打在我那幼小的心灵上,把我彻底地击垮了。哎,既然尝不到甜头,那就别死缠烂打了,不然,肯定更没好果子吃了。
放学时,我早已把这不愉快的事儿抛到九霄云外了。下课时依然和同学闹成一团,依然和好伙伴们说说笑笑。忽然,我的“铁哥们儿”王安溢凑过来说到:“听说赛尔号的卡又更新了,走,去看看吧?”我深知王安溢这个“推销大师”,只要跟上她,五角一包的东西,她保准让你买上一大包。可是……可是我手头只有一张百元大钞了,而且,这是要用来捐款的呀!但想到那精美的卡片,我又犹豫不决。但是,此时此刻,那一张张稚嫩却黑乎乎的脸蛋又浮现在脑海里。是啊,比起山区孩子的境况,我们这些丰衣足食的孩子还缺什么呢?于是,我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下,把百元大钞投进了募捐箱,此刻,我感到无比得自豪。
人生,就像马拉松。每位选手都有赢的可能,每个选手都是你的竞争对手。但是,如果你面前突然出现两条路,一条通往回家的小路,而另一条……则意味着你将踏上漫漫征途。又假设你此时已经筋疲力尽了,你会选择哪条?如果你的答案是后者,那么,我想告诉你:当我们面临道德的抉择时,一定要做出正确的决定!请记住这句话:你很优秀,但你在别人眼里,你永远只是个竞技场上的障碍物。
『捌』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出自什么文章
这句话出自于毛泽东年12月21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纪念白求恩》。
题中所引用的句子位于全文最后一段,节选如下: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8)莫让道德成为扩展阅读
文章创作背景:
1938年3月,加拿大共产党党员、医生诺尔曼·白求恩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抵达延安。同年4月,白求恩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边区。他带着战地医疗队转战多个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1939年冬天,白求恩在抗日前线涞源摩天岭抢救伤员时,手指感染中毒医治无效,于1939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延安各界于12月1日为其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下了这篇文章。
白求恩简介
白求恩,全名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