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立法
㈠ 如何查询河南省地方法律法规,工程类的。
建议去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查询。
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专会第五次会议于2016年1月属31日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地方立法条例》,现予公布。《河南省地方立法条例》于2016年1月31日起施行。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河南省地方立法条例
发布部门
河南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
2016.01.31
实施日期
2016.01.31
时效性
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
省级地方性法规
法规类别
人大立法
㈡ 中国著名律师前10名
中国著名律师有:朱树英、田文昌、宋中清、彭雪峰、曹树昌。
1、朱树英,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创始主任。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任上海市第十、十一届政协常务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兼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
上海、北京等九城市以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建设专业仲裁员。担任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八所大学法学客座教授。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首届“东方大律师”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全国优秀律师称号。
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有一百多篇论文在国内外专题会议上发表,有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三本共130余万字的专著《建设工程法律实务》、《房地产开发法律实务》、《建设工程实务问答》,以及与他人合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建设工程合同与索赔管理》。
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住宅商品房交易与物业管理案例评析及法律实务》均深得业内人士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5、曹树昌律师至今从事专职律师工作已经三十多年,具有深厚的法学功底和社会经验,曾经从事企业管理、法学教学和法律研究工作。
曹树昌律师的法律知识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具有融法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于一身的综合素质和全面的知识结构。
曹树昌律师致力于经济犯罪的研究和各类刑事案件的辩护,以自己的综合实力和敬业精神最大限度地维护可能受到刑事追究或已经受到刑事追究的委托人的合法权利。
㈢ 韩非子怎么死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韩非子。
韩非子原名韩非,韩非身世显赫,是韩国的贵族,当时六国战乱纷飞,为了躲避霍乱,他们一家只好逃到了驻马店的一个村落中。作为贵族子弟的韩非从小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振兴家族,富强韩国,因此,小小年纪就单独一人周游列国,一路上努力地学习各家的思想。因为韩非特殊的身世以及经历,使得韩非无法继承孔子这样大仁大义的儒家思想,相反的,与以儒家学说继承者自居的荀子的思想中“人性本恶”论不谋而合,所以,拜入荀子门下。
研究过韩非生平的人都知道,韩非是个结巴。春秋末年,正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候,游说君王,各种纵横捭阖之术,都要凭借一口流利的说辞。韩非说话不流畅,与秦王想象中的大思想家相差甚远,秦王心中不满。韩非的思想与秦王嬴政不谋而合,李斯告诉秦王,韩非子乃是自己昔日同窗,韩国贵公子。秦王为了得到韩非子这个人才,出兵攻打韩国,韩王无能无远见,为保残国,交出韩非。然而韩非没有纵横捭阖的口才,无法讨得秦王的开心。李斯害怕秦王终有一天看到韩非的才华而重用他,怕韩非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毫不犹豫的设计陷害了韩非子,李斯以一篇《存韩》设计韩非入狱,最后以毒药害死韩非。
㈣ 《河南省地方立法条例》实施后,有哪些地方性法规获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回定:(一答)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二)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除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生效后,地方性法规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定无效,制定机关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设区的市、自治州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性法规,限于本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对上位法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一般不作重复性规定。”
㈤ 刘姓家谱辈分排列
1、江苏徐州铜山刘氏:梅、玺、泰、山、守、德、传、正、文、光、振、西、继、世、宏、昌。
2、陕西安康刘氏:金祥治(志)家邦,定国显名扬。
3、辽宁北镇满族刘氏:汝应学养,名显文登,清时懋树,维国兴宗
4、江苏兴化市安丰镇刘邹村刘氏:步忠堂学新,德厚传桂芳,龙政万年树,则守焕金银。
5、睢宁王集林庙刘氏:金华开启,福庆勋宣,忠桢崇祥,百世其昌,贵坤献锦,新建久远,学奎武扬,宇元安长。
(5)河南立法扩展阅读:
刘姓人口分布:
刘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刘姓在北方和中原地区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刘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辽吉黑大部、内蒙古东部、河北、山东西北、新疆喀什地区,刘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2.1%;
在青海以东、浙江以西的大批南北地区,刘姓分布频率在4.2%—7%,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8.6%;
在浙江、江苏南部、福建大部、台湾、广东中部、海南南部、云南西南、四川西端、青海东部、新疆西地区,刘姓分布频率在1.4%—4.2%,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1.5%;在其他地区,刘姓分布频率不足1.4%,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7.8%。
㈥ 河南省的新农合立法了吗谁知道
几年前就出台了。详细文件问一下当地新农合管理部门。
㈦ 立法法中河南省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办法属哪种法规
你说的是《河南省实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办法》吧,《河南省实施〈粮食流内通管理条例〉办法 》于容 2006年5月18日省政府第14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河南省人民政府令 第100号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属于立法法中的规章,准确的说是政府规章,不是法规。
㈧ 河南许昌立法规定21点后不准跳广场舞,具体是怎样规定的
不管走到哪个城市,也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无论是天刚蒙蒙亮的早晨,还是已经是11点多的晚上,人们总是会发现跳广场舞的人。广场舞的流行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烦恼,因为很多跳广场舞的人将音乐的声音放的很大,对周边的居民产生了很大影响,有的周边居民甚至反应严重影响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而且晚上还经常会出现一些广场舞的妈跟年轻人抢篮球场的事件。面对广场舞扰民的现象,很多人都很无奈,而且一般情况下,对这些广场舞也没有什么规定。即便是报警之后,民警也是只能劝导,更不能采取什么强制措施,因为这些跳广场舞的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了老人。但是河南许昌去立法规定21点之后不准跳广场舞,那么具体是怎样规定的呢?
关于“河南许昌立法规定21点后不准跳广场舞,具体是怎样规定的?”这个话题各位有什么观点,欢迎在论留言。
㈨ 法家创始人是谁
法家创始人是李悝。
李悝,魏国安邑人。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
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据传,李悝在变法过程中,还身兼国家的大法官,因判错了一桩案件,导致别人冤死。办了冤假错案,依照他自己定下来的《法经》,这是死罪。李悝为了法治的严肃性,写好遗书,自杀了。当然这是不是史实已无从考证,但这反映出李悝对变法的坚定与执着。
(9)河南立法扩展阅读:
李悝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提出“尽地力”的“重农政策”。要求尽可能地开垦荒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调动人民种田的积极性。李悝把国家掌握的一部分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使一些没有土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转为自耕农,而国家也得到什一之税(农民收入的十分之一)。
实行“平籴法”。提出“常平仓”的政策,在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余粮食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限制商人的投机活动,保护农民利益。
破除旧制,论功行赏。李悝提出整顿吏治,剥夺无功受禄的所谓淫民的特权,把禄位和奖赏赐给对魏国发展有功的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魏国大力提拔和重用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用新的封建官僚制度代替旧的世卿世禄制度,这是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一大变革。
实行法治。建立完备的魏国法律,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为了推行“法治”,李悝总结了新兴地主阶级在各国的立法经验,编了一部《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制度下的法律。
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对军队的士兵进行考核,奖励其中的优秀者,并且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战特点,重新将他们进行队伍编排,发挥军队的作战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