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介绍道德经和

介绍道德经和

发布时间: 2021-01-16 18:15:58

『壹』 请大家介绍几个关于讲解老子道德经的博客

我正在看图解《老子》这本书,是毛佩琦教授作序特别推荐。讲的非常好和叶曼先生理解的很相近。因为在北大听了几次叶先生的课,所以才对《道德经》感兴趣的。我是从图书馆借的。市场上应该也有卖吧。

『贰』 道德经包括那些方面,哪位介绍一下。一般说的什么内容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传承典籍,正是因为它的问世,道家才确立了自己的哲学思内想。

《道德经》,又名《容老子》、《五千言》、《道德真经》等,《道德经》全书共81章,其中上篇《道经》37章,下篇《德经》44章,是一部记录者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同时,《道德经》也是古今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世界上除了《圣经》以外被翻译最多的经典。
关于《道德经》国学大师李-冠——论讲解为其以道法自然为核心,告诉人们在个人的修身中如何才能到达少私寡欲。在处世方面告诉人们如何达到以柔克刚、不求而得。在国家的治理方面,提倡无为而治等。

『叁』 赵孟頫道德经的内容简介

这套历代名家小楷临习速成丛帖,正是为了适应广大书法爱好者多方面的需求而回编写的。答每本字帖选择最佳蓝本,充分运用现代电脑技术,保留法帖原貌:在版面处理上,主体版面如实呈现法帖内容,其下巧妙安排与法帖一一对应的简体释文;其次,以法帖中具有代表性的笔画和字形为例,从笔法和结体角度进行详细和独到的分析,有利于读者举一反三;此外,书中还附有小楷作品示例,简要介绍了小楷创作的各种常用格式,对读者具有直接的参考借鉴价值。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编著者对法帖文本的解读花了大量的心血,不仅对法帖的版本、内容和书法艺术特征进行了阐述,而且为读者提供了繁体原文和通俗易懂的译文,对原文中的冷僻疑难字还标注了汉语拼音和同音字,有利于读者通畅地阅读理解文本,从而有效地提高临习功效。
总之,这套丛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实用性和可读性,能给予读者多方面的阅读收益,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小楷提供一片新的阅读天地。

『肆』 道德经介绍~

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 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教悔道徒,并作《老子想尔注》以宗教的观点解释《老子五千年》,自此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
《道德经》为韵文哲理诗体。《庄子 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居神明居。……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其说大体从天人合一之立场出发,穷究作为天地万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则之“道”,以之为宗极,而发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当取法于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则,分无、有二面。道常无,无名无形,先于天地鬼神,而为天地万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万物,具无穷之用。道之理则贯穿于万有,表现为万有皆相对而存,极则必反,终必归,根本之规律。而有之用,常以无为本,“有生于无”。圣人体道之无,法道之自然无为,以之修身,当无欲而静,无心而虚,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怀慈尚俭,处实去华,以之治天下,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还刀兵,离争斗,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民虚心实腹,无知无欲,则无为而治。“反者道知动,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朴,退让谦下,挫锐解纷,和光同坐,以柔弱胜刚强。道教知道之论与政治观、伦理观,大体不出老氏体系。至若经言“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涤除玄觉”,抱一处和等修养之道,更为道教守一、心齐、坐忘、服气、内丹等多种炼养术之所本。而“长生”“死而不亡者专”等说法,道教引为仙学长生说之宗源。“归根”“复命”之说,内丹学则发挥为内炼成真、与道合一之哲学依据。
《道德经》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需要是对于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伍』 道德经的奥秘的内容简介

五千真言《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几回千年来答,关于老子,关于《道德经》,有着无数的传说和猜想。 曾仕强教授认为,《道德经》和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有着密切关系。老子写作《道德经》,就在为高等智慧的人解释《易经》中的“天之道”。老子所提出的“反者道之动”,就是《易经》中所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背后的规律。道德是最高信仰并不遥远,也绝非玄之又玄,它是我们现代生活的源泉。 让我们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感悟道德经的奥秘!

『陆』 求《道德经》简介,200字左右,适合演讲的

《老子》一书也称《道德经》。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老子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上下共五千字。

『柒』 道德经介绍~

“引来车买浆之流”有云:「好话不源在言多」。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 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无 容质疑,当首数老子的《道德经》〔亦或直呼为《老子》〕。其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仅以 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 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影响所及,不但融汇于儒、释铸成三位一体的华夏文明基 本肌骨,随着中华民族的走向世界,《老子》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推崇。

『捌』 老子道德经的现代解读的介绍

内容简介老子《道德经》全文五千余字,文辞简短,深富人生哲理,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早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著作,更是全球被翻译和阅读最广的书之一。这部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典,留给我们的就是“无”的形而上智慧。 《老子道德经的现代解读》的作者王邦雄教授以讲授儒家、道家享誉甚久,对老子的体悟与研究功力无出其右。老子学说的精髓经过他透彻、独到而精辟的解析,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引领读者认?、理解老子的思想内涵,更进一步洞悉生命的真谛。 《老子道德经的现代解读》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玖』 详细的介绍一下老子。以及他的经历 和道德经的背景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涡阳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内471年之 间曾做过容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点内容
以下属于法律效力的范围的是 发布:2025-05-18 04:24:18 浏览:767
执行法律知识包括什么 发布:2025-05-18 04:21:33 浏览:135
山东计划生育条例罚款 发布:2025-05-18 04:14:57 浏览:877
法律服务采购河南 发布:2025-05-18 04:10:37 浏览:956
富宁县律师 发布:2025-05-18 03:56:57 浏览:608
人身侮辱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8 03:56:52 浏览:714
教育局贯彻劳动合同法情况汇报 发布:2025-05-18 03:35:02 浏览:844
法律硕士对英语的要求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916
公司合伙人之间的法律协议有效吗 发布:2025-05-18 03:34:22 浏览:208
抵押司法拍卖 发布:2025-05-18 03:25:11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