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法治建设工作
Ⅰ 平望至吴江区公安法制科怎么走
在平望这块丰腴的土地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莺豆湖穿平望而过,碧波荡漾了几千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平望人,是平望的母亲湖。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先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并留下了良渚文化和马家浜文化遗址,灿烂的文化造就了富裕的平望,从这里先后走出了周用、朱天麟、殷兆镛、潘柽章等历史名人,也走出了倪征、唐长儒、黄文熙等现代名家。在中国古文明创造者之一烂溪族的后裔中,还走出过鲁迅这样的一代伟人。
平望镇部分历史名人简介:
周用,字行之,吴江平望镇人,宏治壬戌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恭肃,事迹具《明史》本传。
朱天麟,字震青,吴江平望镇人,寄籍昆山。崇祯戊辰进士。由兵部主事改授编修。后桂王由榔僭号,以天麟为大学士,卒於广西。作品《易鼎三然》成於崇祯庚午,以读《易》譬之食味,溯《周易》之旨者曰“庖然”,发《归藏》之义者曰“漱然”阐《连山》首《艮》之蕴者曰“飶然”,已为怪异。其子目有《混沌谱》、《中化逵》、《气穴》、《孙孙》等三十六名,无一非吊诡之辞,於《经》义丝毫无当也。
殷兆镛,字序伯,号谱经,吴江平望镇人。道光庚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有《斋庄中正堂集》。
潘柽章,字力田,吴江平望镇人。明诸生。有《观物草庐焚余稿》。
Ⅱ 省委政法委最新测评结果显示,吴江区公众安全感,法制建设满意率分别是多少
我是一个快乐至上的人。在人生中,只追求快乐。却又常常失去快乐。我常专想,或许,这辈子属,我再也不知道什么是花开的声音了。在我的日子里,尘封的记忆占据了所有的空间。忧愁的记忆。
重庆是三大火炉之一。六月、七月,一连晴了两个月。八月却开始下雨了,大概是为了应和我沮丧的心情吧。我不喜欢下雨的日子。打心眼里不喜欢!在晴朗的夜晚,我可以坐在我家阳台上看星星。漫天的繁星,一闪一闪的。就象萤火虫,好多年以前的晚上,我看到的萤火虫,满世界都是。得意的亮着它们的眼睛,提着灯笼放肆的飞。好漂亮的灯笼。我把这些小生灵小心的捉起,放到瓶子里。瓶子也一亮一亮的。好象天上的繁星,人间找不到的神明!我就那么坐着,看满天星斗在嘲笑我的孤独,寂静无人的夜,热闹非凡的星。周围一个萤火虫也没有,真的什么也没有。
Ⅲ 吴江区自开展"关爱民生法治行"活动以来,共完成多少法治惠民实事
90件。
吴江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苏州市关于政法工作的安排部署,通过公开征集、群众点题、职能部门自荐等方式科学确定各项平安法治实事工程,积极以项目化方式予以推进,取得了良好成效。
自2007年起,该区连续5年组织开展“法治吴江为民办实事”活动,2012年转型升级为“关爱民生法治行”活动,截至2014年,共计实施了90件法治实事项目。
(3)吴江区法治建设工作扩展阅读:
2019年,吴江区将2015年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和“关爱民生法治行”项目有机结合为“平安法治惠民实事”,共计20个项目,从3月起全面启动。2019年吴江区实施启动的20个“平安法治惠民实事”活动项目分别是:
1、实施“村村通”技防工程
2、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
3、建立网上诉讼服务中心
4、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微调查
5、开展新市民积分管理
6、建立虚拟法治宣传教育馆
7、建立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晋位升级制度
8、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
9、建立网络舆情监控大数据平台
10、助推法律服务进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
11、深化校园纠纷调解工作机制
12、建设乡镇社会组织公益坊
13、建立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联动机制
14、建立电梯困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15、依法治理生态环境
16、推进三级行政(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
17、推进系列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
18、打造十分服务
19、开设平安驿站
20、构筑社会治理一体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