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依法治国是坚持

依法治国是坚持

发布时间: 2021-01-20 07:03:06

『壹』 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

依法治国是社会来文明进步自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民.主与法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贰』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什么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依法执政

『叁』 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什么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五个原则”,其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二者共同发挥作用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需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3)依法治国是坚持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肆』 坚持依法治国为什么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内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容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伍』 依法治国新蓝图五个“坚持”是什么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第一基础,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不负众望,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进步,中国强大,中国富强的保障,这也是形成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关键。依法治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法治强国的目标。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法治国为人民,人民需要依法治国,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依法治国就是最大的保障人民权益。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的全过程,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等方面,依法治国为人人,人人参与依法治国的氛围必然形成,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坚守,也是人民主体地位的必然体现。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保证法律神圣、威严、尊严的唯一秘诀。这次全会提出了诸多改革举措,比如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等等,就是为了保证司法独立,取缔权力的干预,就是为了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具体折射。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治是用震慑与惩罚疏导社会,是立规矩,树标准,通道路;德治是用思想与情感疏导社会,是熏陶,是感染,是春风化雨,是潜移默化。两者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两大支柱。法治启迪德治,德治促进法治,两者相辅相成。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这也是建设法治强国的关键,只有求务实,才能获得真发展,研究公报全文的内容,无不体现了务实,是对昨天良好做法的继承,是对昨天问题做法的抛弃,是对中国现实需求的创新,是对中国未来方向的探索,做好中国的事情就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求实才能有真效,真进步,真强大。昨天,我们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建设道路,今天,我们同样需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

『陆』 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应"五个坚持"五个坚持是什么关系

“五个坚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专坚持依法治国和属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五个坚持”是依法治国之本,不能有任何动摇。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第一基础。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依法治国为人民,人民需要依法治国,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依法治国就是最大的保障人民权益。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保证法律神圣、威严、尊严的唯一秘诀。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治是用震慑与惩罚疏导社会,是立规矩,树标准,通道路;德治是用思想与情感疏导社会,是熏陶,是感染,是春风化雨,是潜移默化。两者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两大支柱。法治启迪德治,德治促进法治,两者相辅相成。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这也是建设法治强国的关键。只有求务实,才能获得真发展。

『柒』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既是我国法治的特色,也是我国法治的特有优势。没有党的坚强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就会落空,全面依法治国也难以实现;不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就会失去政治和社会基础;不推进依法治国,党就难以对国家实现有效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就会失去基本保障。

2、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规范公权力与促使公权力机关积极有效履职有机统一

我国法治强调公权力执掌者必须合法、积极、有效履职尽责,确保人民所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福祉,不得消极无为。同时,又强化制约和监督,合理分解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做到控权和促进积极履职双管齐下,防止权力滥用与预防庸政、懒政、怠政同时发力,从而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落到实处。

3、坚持平等、自由、秩序等法治基本价值有机统一

我国法治强调自由与平等、秩序的有机统一。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和遵守宪法法律,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党和政府不断创造物质条件和制度条件,充分保障宪法法律所赋予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各种权利和自由的实现。

4、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有机统一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从而实现执政党依法执政、公权力机关依法行权、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办事三者的有机统一。

(7)依法治国是坚持扩展阅读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路径。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涵和基本载体,已经成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路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必须依靠法治,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全面深化改革基础上由成熟而定型,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不断完善发展。

『捌』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什么治国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依宪治国,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内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容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玖』 坚持什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版本的保证。

必须加强权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完善党的依法治国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加强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

(9)依法治国是坚持扩展阅读: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制度。全面推进法治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指导和理论支撑。

这三个方面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规定和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方向。这些是该决定的上级规定。只有有了这些规定,才能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其他一些新的规定、措施和亮点。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拾』 如何坚持依法治国

1、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2、行政机关回要严格依法行政。

3、司答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4、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

5、要切实做好普法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6、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秩序和风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注:在最新的政治人教大纲课本上只有1、2、3、5点

选自 人教大纲政治课本高三全一册第二课我国的国家制度(下) 此书很稳健

热点内容
广东劳动法孕妇 发布:2025-05-24 16:03:46 浏览:729
缅甸司法审判 发布:2025-05-24 16:03:46 浏览:625
婚姻法只有一个爱字 发布:2025-05-24 16:03:39 浏览:21
法院蔡毅 发布:2025-05-24 16:03:01 浏览:422
新劳动法之前的保险问题 发布:2025-05-24 16:01:32 浏览:841
上海法学 发布:2025-05-24 15:47:12 浏览:571
复印件欠条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4 15:32:22 浏览:519
法院成功拍卖 发布:2025-05-24 15:31:01 浏览:707
交通大学2013年在职法律硕士复试录取 发布:2025-05-24 15:09:40 浏览:281
婚姻法释义17条 发布:2025-05-24 15:06:36 浏览: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