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立法语言中

立法语言中

发布时间: 2021-01-20 23:23:15

❶ 什么是立法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点吗

行政立法是行政主体根据法定权限并按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❷ 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民法典是什么,具有什么意义

作为1789年法兰西大革命的产物,《法国民法典》的最初名称为“法兰西人的民法典”,先后在1807年和年两次被命名为《拿破仑法典》,它的颁布实施,结束了法国南部受罗马法影响的成文法地区和北部习惯法地区之间的法律冲突,更为重要的是,其在立法原则、编制体例乃至法律语言上的杰出成就,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法典。



概言之,《法国民法典》之所以被称为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法典,原因有三个:

其一,《法国民法典》体现的自由平等、契约自由、人权思想被誉为人权宣言,“意思自治”原则贯彻始终;

其二,《法国民法典》在编制体例上承袭并突破《法学阶梯》,采取罗马编制,并将诉讼分离出原先的三编内容;

其三,《法国民法典》在语言上完美明晰,生活生动,浅显易懂,堪称语言上的杰作,为后世民法典编纂依据。

❸ 啥时候国家能立法规定在任何场合下均禁止使用诸如“人艰不拆”之类的网络语言

目前不可能,以后也极不可能。因为:

  1.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公民具有言论自由权。当然,诽谤、造谣之类具有对社会一定不良影响的言论是已立法禁止的。这里不讨论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仅涉及“网络语言”本身,所以,除了“f**k”等等侮辱性(通常涉及性)的言辞,“人艰不拆”这样的网络流行语是没有影响的。

  2. 个人的好恶不能左右法律,可能有些人听到某些网络用语,结合自己的情感、好恶,甚至亲身经历,觉得不舒服、或者感到侮辱从而极度厌恶。但就像之前所说,语言本身没有问题。并且通常人们也公认这样的网络语言没有危害。张三很丑,性格又不好,你能立法囚禁张三吗?或者,某些传统的老人受不了现代的开放:人们见面的拥抱、情侣公开的热吻……他们能申请立法禁止吗?

  3. 网络语之所以流行,必定有培养它的土壤。“人艰不拆”本身便是一例:人生艰难啊,难得有些拿得出手的资本,还请大家不要拆穿 >﹏< 这就体现劳苦大众生活的艰辛啊。总之,网络用语是slang,不是taboo。甚至有时它也能升格为正式的词汇:“给力”这些词不是入选《现代汉语词典》了吗?

  4. 作为我们自身,大可不必去计较这些。网络更新很快的,说不定过不久你就见不到这些词了。若是像“给力”这样愈用愈熟以至于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那也是好事,为中华辞海再添朵浪花。作为题主自身还是静观其变吧~

❹ 法律语言与普通语言的区别

目前,在立法实践中,对法律语言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法律语言的专业化和法律表述的通俗化的关系。从毛主席主持制定第一部宪法,到改革开放以后,老一代革命家领导立法工作,都特别强调,我们的法律是给人民群众看的,要适应人民群众的理解能力。就是说我们的法律,除了必须用特定的法言法语以外,应尽量通俗化,让人民群众一看就能理解、能够明白。为此,在立法当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特定法律规范的法律语言,不用专业语言,不可能有对应的替代用语,而这些词,老百姓又很生疏。过去,常委会审议草案时,有些新的委员对“处分”这个词,一般都理解成行政处分,再说“处分权利”,“处分财产”,都觉得这个词很别扭。所以在立法工作当中,怎么使专业语言的使用和语言的通俗化结合得更好,也是一大难点。 第二,立法规范的特定性和语法规范性的关系。大家可能发现,有些法律条文读起来很别扭,语言学家认为根本不符合语法。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立法本意的特定性和语言语法的规范性之间有矛盾,我们请语言学家把关时,他们经常说,你们这些人也不是等闲之辈,肯定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背后肯定有原因。而作为语言学家,按照通常的语法规范来考察这个问题,只能挑那些文字上的毛病,这样做可能正好改变立法本意。他们认为,对法律条文的表述不能用通行的语言规范来考察某一句话是不是符合语言规范的问题,需要结合立法的本意来考察。 第三,法律语言表述的逻辑与法律内容结构的关系。法律有它整体的内在逻辑。有些法律不分章、不分节;有的一定要分编、章、节、条、款、目,这涉及到立法技术,但立法技术要体现语言逻辑规范的要求。国外立法,开篇多数先讲定义,把通篇里一些特定表述的定义罗列出来。我国不采用这个模式,而是把定义融合在某一个规范的表述中。我国法律中的名词解释,一般都放在附则里面。 第四,法律语言的风格与地域的关系。有的法律文本特别好翻译,首先是它的中文语法比较严谨,但有的法律文本翻译起来很费劲,就不能严格按照它的中文语序来翻译,要按照它的内涵来翻译。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在表述同样一个事情的时候,有不同语言风格。南方人使用语言,被动语态比较多,北方人使用语言,主动语态比较多。北京人说话语法结构比较严谨,各项要素比较齐全。南方人讲话,严格按照语法来说,有一些没有表现出来,但意思说出来了。所以,法律语言的使用也有一个语言风格,我只有感性的体会,没有精确的比较。 此外,还有标点符号的使用。我国的法律,“但书”很多。“但书”的前面到底是用逗号,句号,还是分号?有的同志说,“但是”后面要加逗号,有的同志说不要加。有的同志说,用“但是”和“但”,前面的标点符号可以不同。“但是”前面应该用句号,“但”前面必须用逗号。在法律语言使用上,语言学家可能觉得不规范,我们觉得不断开可能连接得更紧密一点。再如“除外”、“不在此限”,这些表述和语言的使用,在法律中都经常遇到,都有各自的说法,使用哪一个更好,也需要研究。

❺ 跪求法律英语九百句文本

你好。

法律基础英语九百句

是一个软件,你下载使版用权即可。

http://soft.zhaosheng.com/downinfo/4417.shtml

❻ 网络立法是什么意思,立法以后我们都会实名制么。

网络立法在后来台就是在办自理入网的时候需要提供身份证及其他证明身份真实的有效证件,在前台不会有影响,监控,引入国内的网络,经过国家允许的,正常情况下,看不了国外网站。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行为人明知传播内容会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却希望和放任结果发生为故意。



(6)立法语言中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规定:

中国最新司法《解释》规定,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

一般来说,中国有关网络诽谤的民事侵权成立,须具备以下两个要件:要有损害行为。就是指行为人为通过网络传播了有损特定人名誉的文字、图片或语言。

❼ 如何学习刑法

我认为你可以把张明楷的书 全部找过来
然后从刑法学教科书开始看
由浅入深的看
一定有所成功的

❽ 为什么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不是职权性立法主体

你说的职权性立法主体,应该是指能制定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实体机构。

行政法规需要国务院制定,一般以国务院令的形式,由总理签名发布。

部门规章需要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一般以部令(委员会令、中国人民银行令、局令、署令)的形式,由部长(主任、行长、局长、署长)签发。这个立法法有规定:

第七十一条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指国务院组成部门。

直属机构指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务院参事室、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还有一个国资委,是直属特设机构,是特设机构,但也是直属机构。

你说的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已该更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只是在教育部加挂牌子。其不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也不属于国务院直属机构,严格的来说,属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不过这个有点特殊,是委员会。

❾ 什么是法律英语

所谓的法律英语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法律方向的英语,涉及面最广的都是法律知识、条文。就如同英语又分为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等。
法律英语(Legal English),在英语国家中被称为Legal Language或Language of theLaw,即法律语言,在英语中指表述法律科学概念以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所用的语种或某一语种的部分用语。从此概念可以看出,法律英语所使用的语言不仅是英语本身,还包括其它语种,如法语、拉丁文等。
学好法律英语需要需要学会一些基本的词汇,笔者此处描绘的是关于一些基本的法律词汇,他们分别在法律英语中充当主语、谓语及宾语的比重很高,需要在本系列的经验中首先描述。
关于主语,由于笔者擅长的是经济法,在经济法中常见的主语有这些主语。买主the buyer 卖主 the seller 以及第三方,the third party这里需要注意的是party不是派对的意思,是第三方的意思。
关于谓语,在法律英语中谓语比较多,就用delivered来描述,这个词是交付的意思,什么warrant保证与claim声称都不如他,在以后的考试中很经常见到,当然笔者此处描绘的不仅是如何学习英语,更为大家描绘如何在以后的应试中有更好的筹码。
关于法律宾语中需要注意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就是权利与义务了,因此需要注意的便是right和obligation。法律中最常见的宾语,权利与义务。

❿ 我国于2001年颁布实施了什么,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推行普通话的重要性

我国于2001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推行普通话的重要性。

热点内容
湖北入额法官有大专学历的吗 发布:2025-05-25 20:51:21 浏览:750
学生自我评价思想道德 发布:2025-05-25 20:42:35 浏览:458
刑法修正案税 发布:2025-05-25 20:20:54 浏览:420
海底捞状告河底捞商标侵权一审被法院驳回 发布:2025-05-25 20:13:50 浏览:781
委托承包合同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5 19:49:02 浏览:700
法律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发布:2025-05-25 19:44:18 浏览:283
入职登记表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5 19:44:05 浏览:400
人力资源公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5 19:37:04 浏览:851
论虚假广告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5 19:37:02 浏览:685
海淀法院主任 发布:2025-05-25 19:35:36 浏览: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