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法治即评

道德法治即评

发布时间: 2021-01-20 23:26:36

㈠ 肖申克的救赎法治道德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从监狱里逃出,并且很快乐的生活在没有回忆的太平洋岸边,这就说明了某些东西就只能在艺术里存在,在现实的世界里,如果谁越狱了,能“逍遥法外”吗?有了道德这根标杠,有个人能承认这种做法呢?而第二种也是不准确的,如果说表现道德内容就一定会损害艺术的话,那么这世界上还会有艺术作品存在吗?一切能带给人美的享受的东西都是艺术,比如电影,音乐、建筑等等,而每个东西也是对道德的反映和挑战。电影里关于价值观念,婚姻家庭的都是表现道德的,而它本身却没有损害艺术,它只能说是一种不太高雅的艺术的表现方式,或者是通过艺术表现出来引起人的反思,最终起到用道德这条底线来规划人的行动的作用。电影里安迪因为家庭关系走进监狱,而在狱中狱长得用安迪在理财方面的才能洗钱,利用自己的权利收别人的贿赂等,都是对道德的一种反映,相反的,我们是通过这部艺术作品,更贴切、更形象的理解了道德。
艺术与道德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具有紧密的关系是没错的,并且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道德影响艺术,二是艺术影响道德。
道德影响艺术,这主要表现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主要是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等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也表现在作家、艺术家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有重大的影响。《肖申克的救赎》中监狱中的长官们要安迪利用他的理财能力帮他们赚钱,反映了那些人的贪婪,安迪被冤枉入狱,说明了那个年代的黑暗与腐朽;以及肖申克里的犯人们的生活,监狱长的横行霸道,反映了一种非正义的行为的存在。用布鲁斯出狱后的孤独与恐慌说明了那是一个缺乏温情的社会,用他的自杀来表达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抗争。对道德的挑战在影片中更集中的体现在监狱长的身上,他对安迪说最喜欢《圣经》中的“我是世上光茫之源,跟随我就不会步入黑暗,面能得到生命的光辉”这句话其实表达了他对自己在肖申克的定位。而他利用监狱的犯人作为无报酬的劳动力,帮他工作,以盈取暴利。他胁迫安迪为他洗钱,他怕汤姆威廉斯出狱后泄露了安迪是被冤枉入狱的消息,最终危害到自己的利益,而残忍的杀害了汤姆。他的种种行径都是现实中具有权利的人的一种缩影而已,这一系例的行为都表现了那个时代中那个社会上低下的伦理道德观。
艺术影响道德,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艺术作为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由于艺术具有生动,感人的形象和特殊的魅力,因此,它对道德观念的评价和道德行为的选择都具有很在影响。每一部影片都会对人民群众起一定的教育作用,《肖申克的救赎》中,只要人们看见了监狱长最后的结局,都知道违犯道德伦理的行为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而且肖申克作为一个监狱的名称,更有代表性的说明了那里面的人都是曾做过违背道德的事的,这一点是艺术影响道德的主要方面。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一处说法是起源于巫术,不管客观它是不是有科学依据的,但这正好说明了艺术从起源开始就和宗教有密切的关系。贝尔认为,艺术与宗教同属于幻想领域,情感领域。艺术与宗教都属于主观的思想,是人类情感的一种寄托。人们习惯的把自己的未来、命运上万能的主来掌握,或把自己的罪恶与成功都归功于上帝,喜欢用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或高兴,或悲伤;或压抑,或绝望。如影片中监狱长要求每个进入肖申克的囚徒都得背《圣经》,而《圣经》则是西方最具宗教色彩的代表作品。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监狱长就是想要他们在其中找到麻痹自己精神的东西,然后乖乖的待在肖申克里听从他的安排,就如同在古代的中国一样,自从有了佛教,帝王都会宣扬佛教思想来麻痹他的臣民,达到自己统治的目的。
艺术与宗教之间的这种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宗教与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联系。宗教影响艺术,首先表现在利用各种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电影中履次出现的《圣经》,是对犹太教诉一各宣传,而又刚好因为《圣经》更充实了电影的内容。监狱长在亲自到安迪的牢房做审查的时候,他指着圣经对安迪说“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和最后安迪和监狱长换的那本书上写的“得救之道,就在其中”相互响应,这体现出利用宗教推动艺术作品情节的发展,使宗教与艺术相互融合。
艺术影响宗教,表现在强化在宗教氛围上。影片名为《肖申克的救赎》,“救赎”一词多用于宗教上,包含着一种虔诚的态度。其次影片用《圣经》贯穿整个故事情节,多次出现的“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和“主的审判迅速来临”这些语句都有利于营造一些宗教氛围。
故事的结局,安迪成功出逃,瑞德被假释,监狱长被掇穿后无奈的自杀既表现了艺术戏剧化的一面,又与宗教宣扬的因果论相吻合。
整部影片集宗教,道德,艺术于一体,宗教宣扬的真善美与道德是统一的。宗教信仰的是一种寄托的思想感情,而道德是一个社会的伦理体系,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底线,而艺术则是对这两种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三者不可能统一,却也并不矛盾,有很大差别。却彼此相互联系。

㈡ 《道德与法治》“道德”和“法冶"分别是什么意思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

《道德与法治》共18册,其中小学12册,教材内容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领域,同一生活领域内,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初中6册,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展开编排。

(2)道德法治即评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才是真正的法治。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谓先行者,对于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说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㈢ 道德与法制的区别是什么

道德与法制的区别:

1、从形成上看,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之中。即具有自发性。法律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要求,由国家制定的认可。即具有阶级意志性。

2、从实施上看,二者的实现手段不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的信念的力量来维护。即具有理念性。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即具有强制性。

3、从约束力上看,阶段社会的道德规则,不能约束每一个社会成员,而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4、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是靠人们的自觉来衡量的。不道德不一定触犯法律。而触犯法律的一定是道德不允许的。

5、法律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与调整机制各不相同。许多道德规范表现为一种抽象的原则与信念,违反道德规范的后果是行为人要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以及行为人自身的自责、内疚、忏悔。而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行为规范。违反法律规范的后果,是由相应的国家机关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6、法律与道德产生的条件与消亡各不相同。法律的产生以国家的形成为前提条件,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行为规范。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法律的性质。

而道德则不以国家的产生为前提,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道德的存在。如在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以前,少数先进人物与革命导师就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的道德理念和道德品质。法律既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然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在法律消亡之后,道德依然存在。

(3)道德法治即评扩展阅读: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

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

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一些道德,随社会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道德调整。

网络-法律

网络-道德

㈣ 道德与法治的关系,二者应如何相互促进

道德与法律相互渗透、相互依赖。道德与法律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都可以成为指引、评价人们行为的尺度,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法律侧重对人们的外部行为进行调整,道德则更多的规范人们的内心世界,二者从不同角度作为人们社会行为的调节者,维持社会的公秩良序,使之和谐、文明、健康地发展。

道德与法律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法律是人们共同生活下所必需的社会秩序保障系统,是调整当今社会经济、文化、道德、思想等各种社会关系的巨大整合器,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但是法律功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完全覆盖所有生活空间,一般说,违反法律的行为也违反了社会道德,但违反道德的行为却不一定违反法律,法律作为一种成文的规范,有相对稳定性,不可能频繁变动,因此法律对于社会具有滞后性,单纯依靠法律是不充分的,道德在此时的作用就显而易见。

(4)道德法治即评扩展阅读:

道德对于人们的约束机制,是它能够在不良行为发生前阻止其发生,具有前倾性,则重治本;而法律则适应实际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良行为,后发制人,侧重治标,二者紧密联系,相和益彰。法律离不开道德的支持、配合,道德也需要法制的保障和辅导,既要发挥教育的感化育人作用,又要同法制的强制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一手抓道德,一手抓法制,才能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保证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健康快速有效地发展。

㈤ 怎样评价一堂好的道德与法治课

一堂好的道德与法治课,不仅仅是授课的生动与活泼,最主要的是能够很好吸引听课的学生,让他们心灵受到震撼和感动!受到良好教育!

㈥ 道德与法治自我评价的方法有什么

公民与道德
一、在公交车上,我为老年人让座
二、在平时同事的纠纷中,我回积极的讲解道理答
三、不说脏话,尽量与他人少争执
四、作为一个公民,不忘公民职责,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五、平时简单朴素,遵纪守法,穿着整洁
六、不犯原则性的错误

照这几个方面写吧。

㈦ 什么是法治,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法治?英国思想家洛克说:个人可以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禁止;政府不能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许可。法治,是给公民以最充分的自由,是给政府以尽可能小的权力。法治社会的真谛在于:公民的权利必须保护,政府的权力必须限制,与此背离的就不是法治社会。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对于现代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才是真正的法治。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谓先行者,对于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说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道德,是由思想行为所表现的,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称之为得;合起来解释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会中的一切。丑德不成其为德,所以,道德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属于中性。
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方向、方法、技术的总称;德是素养、品性、品质。道德双修是人生的哲学。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以仁义为基础的道德。

㈧ 道德与法治是什么意思

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

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诸手段。

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

(8)道德法治即评扩展阅读:

法治实际上包含了许多层面的含义,它是指一种治国的方略、社会调控方式,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法治强调以法治国、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亚里士多德就明确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法治还是指一种法律价值、法律精神,一种社会理想,指通过这种治国的方式、原则和制度的实现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状态。

总的来说就是法治包括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和形式意义上的法治,也就是强调两者的统一,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热点内容
湖北入额法官有大专学历的吗 发布:2025-05-25 20:51:21 浏览:750
学生自我评价思想道德 发布:2025-05-25 20:42:35 浏览:458
刑法修正案税 发布:2025-05-25 20:20:54 浏览:420
海底捞状告河底捞商标侵权一审被法院驳回 发布:2025-05-25 20:13:50 浏览:781
委托承包合同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5 19:49:02 浏览:700
法律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发布:2025-05-25 19:44:18 浏览:283
入职登记表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5 19:44:05 浏览:400
人力资源公章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5 19:37:04 浏览:851
论虚假广告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5 19:37:02 浏览:685
海淀法院主任 发布:2025-05-25 19:35:36 浏览: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