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解释第二十条

合同法解释第二十条

发布时间: 2021-01-30 16:41:30

1. 最高院关于如何理解与适用合同法解释第24条问题的答复

《最高法院关于如何理解与适用合同法解释第24条问题的答复》应该是指《最高法院关于如何理解与适用合同法解释(二)第24条问题的答复》。
《最高法院关于如何理解与适用合同法解释(二)第24条问题的答复》
一、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九十九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债务抵销虽有异议,但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在解除合同或者债务抵销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如果合同当事人一方在不具有解除权的情况下,向对方发出了解除通知,对方在本条规定的异议期经过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是否支持,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各地法院的审判实践中均存在争议。肯定的观点主张,本条适用的前提是主张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具有解除权,否则,对方提出异议的权利不受异议期的限制,本条不适用,人民法院对解除异议的诉讼请求仍应支持;否定的观点主张,异议期限经过,异议权不再受法律保护,此时无论解除合同的一方是否具有解除权,对方当事人均无权再对合同解除提出异议,故对此种情形下的异议诉请,人民法院不应支持。以上两种观点,均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根本差别在于对异议权的性质、异议期限经过的后果等认识不同。对此,最高法院将在进一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以司法解释、司法政策或典型案例等形式,明确提出相应的意见,以统一裁判尺度。
二、发出解除通知的一方自己在三个月内起诉,请求法院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属于解除方通过提起确认之诉,对合同已经解除的法律事实进一步予以确认,而非对自己主张的合同解除提出异议。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无效依法解除的司法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版)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权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2)合同法解释第二十条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3. 合同法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 (一)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这个怎么解释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订立合同的条件.希望对方能完全接受此条版件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权的一方称为要约人,受领要约的一方称为受要约人.
要约实际上就是一个要求与人签订合同的通知,而没有法律上的要约通知的概念,二者也可理解为一个意思.
合同法第二十条(一)款的意思是:当要约发出人收到对方拒绝该要约的书面通知那么,该要约就失效了.

4. 关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理解!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注意“或者”“的”字之位置,80%显然是框定“或者”前后2项的内容。同时应当注意“并”字的位置,也就是说必须同时满足2个条件。
(1)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
或者: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2)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其中(1)中的2项是选择关系,或者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这里所说的“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和“劳动合同约定工资”都是指正式员工的工资水平。

最直接的权威解释就是国务院的条例“第十五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结合《劳动合同法》第18条“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原来的《劳动法》第48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所以:
(1)无论如何都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这个是先决条件;
(2)单位最低档工资的80%和劳动合同约定工资80%这2个可以任意选择。
你所述的“实践中可能存在劳动合同约定的80%可能还低于最低档工资以什么作为标准”没有问题的,因为只要高出最低工资标准,这2个是可以随意选择的。

5.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0条内容

第二十条债务人的给付不足以清偿其对同一债权人所负的数笔相同种类的全部债务,应当优版先抵充已到期的债务权;几项债务均到期的,优先抵充对债权人缺乏担保或者担保数额最少的债务;担保数额相同的,优先抵充债务负担较重的债务;负担相同的,按照债务到期的先后顺序抵充;到期时间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债权人与债务人对清偿的债务或者清偿抵充顺序有约定的除外。

6. 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八条在实践中怎么运用

例如:甲与乙签订一买卖合同,约定违约金50万元,随后甲违约,因此给乙造成实际损失版80万元。乙向人民法院权请求增加30万元违约金,人民法院予以支持增加30万元违约金后,乙又向人民法院请求甲赔偿其实际损失80万元,此时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乙主张的80万元赔偿,因为甲已经向其支付80万元违约金。
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八条:当事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增加违约金的,增加后的违约金数额以不超过实际损失额为限。增加违约金以后,当事人又请求对方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适用于只有劳动关系的员工吗

你说得对劳动合同法地第二十条只适用于具有劳动关系的员工因为二十条已经明确写了本条适用于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确定了劳动关系的员工

8. 最高人民法院对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

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培训费用,包内括用人单位为了对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支付的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以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

9. 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条到期时间相同的是指同一时段还是某时点

“……负担相同的,按照债务到期的先后顺序抵充;到期时间相同的,按比例抵充版。”从上下文理解,债务权到期有先后顺序,所以这个到期时间指的是时间点,即一笔1月10日到期,另一笔1月15日到期,则先抵充1月10日的债务,但前提是这两笔均已到期,且都有或都无担保,且债务金额相同。
以上 为个人理解,如有不同观点欢迎共同探讨。

10. 如何理解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六条适用仲裁条款吗

《最高院关于如何理解与适用合同法解释(二)第24条问题的答复》:
一、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九十九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债务抵销虽有异议,但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在解除合同或者债务抵销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如果合同当事人一方在不具有解除权的情况下,向对方发出了解除通知,对方在本条规定的异议期经过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是否支持,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各地法院的审判实践中均存在争议。肯定的观点主张,本条适用的前提是主张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具有解除权,否则,对方提出异议的权利不受异议期的限制,本条不适用,人民法院对解除异议的诉讼请求仍应支持;否定的观点主张,异议期限经过,异议权不再受法律保护,此时无论解除合同的一方是否具有解除权,对方当事人均无权再对合同解除提出异议,故对此种情形下的异议诉请,人民法院不应支持。以上两种观点,均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根本差别在于对异议权的性质、异议期限经过的后果等认识不同。对此,最高法院将在进一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以司法解释、司法政策或典型案例等形式,明确提出相应的意见,以统一裁判尺度。
二、发出解除通知的一方自己在三个月内起诉,请求法院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属于解除方通过提起确认之诉,对合同已经解除的法律事实进一步予以确认,而非对自己主张的合同解除提出异议。

热点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12 05:59:37 浏览:631
新泰法院继成 发布:2025-09-12 05:46:38 浏览:561
道德逆淘汰 发布:2025-09-12 05:37:24 浏览:516
2014段波民法一 发布:2025-09-12 05:37:21 浏览:870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考妍难吗 发布:2025-09-12 05:31:44 浏览:246
高敏敏法院 发布:2025-09-12 05:22:25 浏览:570
定西找律师 发布:2025-09-12 05:21:42 浏览:335
民刑先修班刑法 发布:2025-09-12 05:15:01 浏览:848
普陀区法院领导 发布:2025-09-12 05:14:31 浏览:217
注销公司的法律依据 发布:2025-09-12 05:09:01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