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劳动合同法公务员考试

劳动合同法公务员考试

发布时间: 2021-01-30 17:15:53

⑴ 请问签过劳动合同对毕业后继续报考事业单位公务员有影响吗

公司签的是劳动协议而不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版关系,明确双方权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

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1)劳动合同法公务员考试扩展阅读

在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由于我国就业竞争激烈的国情以及《劳动合同法》发展历史,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性,造成了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建立、变更和终止的一种法律形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⑵ 通过公务员考试到单位上班,还用签劳动合同吗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一、那得看你以什么身份报的公务员,你所报内的岗位要是容要求是应届生的话,你就必须得拿报到证和三方协议去学校开证明(不用再开三方协议,原来的协议是去学校证明你是应届生用),来证明你是应届生的身份。如果没有要求的话,就不用证明了。而且公务员报到时用人单位根本不要求看三方协议,只需带着报到证去就行了,有的单位甚至连报到证都不看。
二、得看你报的这个单位在当时职位表上有没有备注最低服务年限,比如说,它要是要求最低服务年限是三年的话,你在去单位报到时就要和单位签一个最低服务三年的协议。如果当时备注上没有要求的话,不用签。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⑶ 签订劳动合同对以应届生身份报考公务员有影响吗

1、对应届生身份审核不会有影响,鉴于签了劳动合同,那么你在次年就不能再视为应届生,若未签劳动合同,毕业后两年内都可视为应届生;

2、没有影响,只要你签过劳动合同,过了今年不管解约与否,以后都不再视为应届生。

报考公务员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2年05月28日至1998年05月28日期间出生),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6年05月28日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3)劳动合同法公务员考试扩展阅读:

招聘和考核的岗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考核人员必须有相应的基层工作经验。基层工作经验是指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组织以及县级以下其他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工作经验。

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参加毕业生实习、实习基地(基地为基层单位)或在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均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部队团或团以下单位的工作经验,可以视为基层工作经验。申请中央机关的候选人,有在地方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验。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截止日期为2012年10月底。

⑷ 公务员考试与新劳动合同法

不用,签定违约金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1)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并双方协议服务期限,违约金不能超过培训的费用;2)保密条款。所以,你只需提前30天通知单位即可。

⑸ 伙伴们,公司劳动合同约定条款不准参加公务员考试怎么办

针对你的问题: 1、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不得报考公务员考试,这是违法的,这样的回条款在法律上是无效的。答限制员工报考公务员考试或者其他事业单位考试,这是属于限制员工担任公职人员的权利,属于限制员工法定权利的条款,是无效的。 2、你弟弟虽与公司签订了三年劳动合同,但是在合同期限内是可以提出辞职的,单位无权限制你辞职的权利。 3、据我所知,现在报考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已经不需要单位开具同意报考的证明了,这是以前的规定。至于针对某些需要基层工作经验的岗位,可能在面试审核的时候,需要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单位证明,这个可能就需要找公司开具工作证明,或者辞职证明了。 4、实际上,针对你弟弟的情况的处理,建议在你弟弟进入面试的时候,可以以个人原因向公司提出辞职(如健康原因或者其他原因),然后要求公司开具辞职证明还是可以的。

⑹ 签订劳动合同是否会影响应届生身份报考公务员

  1. 对应届生身份审核不会有影响,鉴于你签了劳动合同,那么你在次年就不能再视为应届生,若未签劳动合同,毕业后两年内都可视为应届生;

2.没有影响,只要你签过劳动合同,过了今年不管解约与否,以后都不再视为应届生。

⑺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劳动法之劳动合同法定解除情形

解除劳动合同后,法定节假日上班,用人单位应当支付3倍的工资。
1、根据《劳动法》第44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2、如果在单位工作时,单位安排劳动者法定假日加班了。没有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时,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劳动报酬。
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46条,第47条,
因为单位没有及时支付法定假日工资,解除劳动合同时,
应该给劳动者经济补偿。
按劳动者的工龄,每满一年支付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

⑻ 公务员考试:公考常识,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别

  • 主体不同

    劳务合同的主体可以双方都是单位,也可以双方都是自然人,还可以一方是单位,另一方是自然人;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确定的,只能是接受劳动的一方为单位,提供劳动的一方是自然人。劳务合同提供劳动一方主体的多样性与劳动合同提供劳动一方只能是自然人有重大区别。

  • 双方当事人关系不同

    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确立后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须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双方之间具有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的隶属关系;劳务合同的一方无须成为另一方成员即可为需方提供劳动,双方之间的地位自始至终是平等的。

  • 承担劳动风险责任的主体不同

    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由于在劳动关系确立后具有隶属关系,劳动者必须服从用人单位的组织、支配,因此在提供劳动过程中的风险责任须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务合同提供劳动的一方有权自行支配劳动,因此劳动风险责任自行承担。

  • 法律干预程度不同

    因劳动合同支付的劳动报酬称为工资,具有按劳分配性质,工资除当事人自行约定数额外,其他如最低工资、工资支付方式等都要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劳务合同支付的劳动报酬称为劳务费,主要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价格及支付方式等,国家法律不过分干涉。

  • 5

    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方式不同

    劳务合同属于民事合同的一种,受民法及合同法调整,故因劳务合同发生的争议由人民法院审理;而劳动合同纠纷属于劳动法调整,要求采用仲裁前置程序。

⑼ 签了劳动合同 还能考公务员吗

可以的,考公务员的条件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一条 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三条 报考公务员,除应当具备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国家对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实行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9)劳动合同法公务员考试扩展阅读:

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二条 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七)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八)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九)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三条 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四)参加培训;

(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申诉和控告;

(七)申请辞职;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⑽ 签订劳动合同后,还算应届毕业生吗会对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有影响吗

签订劳动合同抄后不算应届毕业生。不影响报考公务员的,但要注意,当事人通过公务员笔试后被录用,那么要与公司提前办理离职手续,就不影响报道了。当然,面试前政审时,要提供公司同意报考证明。

应届毕业当年已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不能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签了合同,公司会到劳动人事部门备案,考事业单位会看出来你曾经就业。

签订劳动合同之后,表示已经拥有工作,不符合择业期要求,所以,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就不能再以应届生的身份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

(10)劳动合同法公务员考试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热点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12 05:59:37 浏览:631
新泰法院继成 发布:2025-09-12 05:46:38 浏览:561
道德逆淘汰 发布:2025-09-12 05:37:24 浏览:516
2014段波民法一 发布:2025-09-12 05:37:21 浏览:870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考妍难吗 发布:2025-09-12 05:31:44 浏览:246
高敏敏法院 发布:2025-09-12 05:22:25 浏览:570
定西找律师 发布:2025-09-12 05:21:42 浏览:335
民刑先修班刑法 发布:2025-09-12 05:15:01 浏览:848
普陀区法院领导 发布:2025-09-12 05:14:31 浏览:217
注销公司的法律依据 发布:2025-09-12 05:09:01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