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嫁给武警
1. 与武警结婚的弊处
还没结婚就想着离啊..一般军婚都有保障
这是相关规定::①关于结婚年龄,要求未婚的军队干部、战士和职工,响应晚婚的号召,不要过早结婚。②关于军队干部配偶的条件,比一般公民严格,必须是历史清楚、思想进步、政治可靠、作风正派的无严重传染病的公民;现役军人一律不准与外国人或居住在香港、澳门的人员结婚。③营以下的干部结婚,必须申请团级政治机关审查同意,团以上干部结婚,必须申请上一级政治机关审查同意,然后由所在单位团以上政治机关出具证明,才能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中国刑法规定了破坏军婚罪,对军婚予以特别保护。破坏军婚罪是指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结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1条规定:“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在离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6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对此规定作出司法解释,指出:双方都是军人的离婚案件或者军人一方提出离婚的,应先经当事人所在部队政治机关审查、调解,无效时再由部队政治机关提出处理意见,然后由人民法院审理判决。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的,须经军人同意;如军人不同意,而且原婚姻基础和婚后感情较好,非军人一方又无重要、正当理由的,应对非军人一方进行说服,教育其珍惜与军人的婚姻关系,调解或判决不准离婚;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或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婚姻已不能继续维持的,经调解和好无效,应当通过军人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向军人做好思想工作,调解或判决准予离婚。
2. 武警干部结婚有要求吗
一楼朋友介绍的都是士兵和士官对婚姻法的规定,但是大学毕业到部队就是特招入版伍,到权了部队都是军官。军官的话如果结婚一般是要年满二十五周岁,因为部队提倡的是晚婚晚育,别的到没有什么,就是不允许和外国人结婚等这样的规定了。你可以看看《军队关于贯彻婚姻法的规定》这样的文件。
3. 警察、人民武装警察的婚姻算不算军婚
两说来,警察应该不算军婚。
武警,是源军队任务中军事警戒内容的军人,是军队中的军事行为部分,是国土境界内部军事武装警察的简称。
军人与警察,是分属于两种不同职责意义的类型概念。
概念通则:
1,军人,是担负国土安全防卫和保护国家境内外利益责任与义务的军事行为执行者。
体现的是,以生命做为义务捍卫着的国家意志。
2,警察,是政府职能部门行使政府职能的职业工作者。
体现的是,政府职能的岗位工作职业能动责任。
结论:
因此,军人的婚姻,涉及了国家层面安全的意义,在法律上除了适用一般的民事婚姻法通则,还应给予该有的特别规范,用以防范动摇军人战斗意志、防止泄泻国防机密等项内容的司法解释。
警察的婚姻,在法律上,则仅适用于基本的民事婚姻法通则。
4. 我国现在的婚姻法对军婚有特别的规定吗嫁给军人,女方是不是不能不能随便提出离婚
婚姻法》第三十三条 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专除外。属
最高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婚姻法第三十三条所称的“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可以依据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前三项规定及军人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予以判断。
还有在刑法中,如果军人的和其配偶感情破裂,是因为配偶有第三者,该第三者根据情况是可以被判为“破坏军婚罪”的。
5. 婚姻法中现役军人包含哪些军人
提前一复个月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或制政治机关提出书面的结婚申请,经审查同意后,由政治机关出具《婚姻状况证明》,作为登记结婚的依据。其次,选择婚姻登记机关。民政部公布的《关于贯彻执行〈婚姻登记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其第9条规定:“办理现役军人婚姻登记的机关,可以是现役军人部队驻地所在地,或户口注销前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也可以是非现役军人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
6. 武警上尉能结婚吗
在部队只要在《婚姻法》允许年龄的军官都可以结婚。
7. 武警军官的恋爱规定
总政颁来发了一个《军队执行<婚姻法源>若干规定》,属于部队内部文件,里面规定:军人应当模范遵守婚姻法,有不正常男女关系的,要批评教育,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给予处分.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正常的谈恋爱,发生性关系,并非违法,因为双方都是成年人,都是出于自愿,都应当知道事情的后果.所以你的情况从法律规定上没有什么不对.如果是以谈恋爱的名义进行骗财骗色活动,一则说明你品德有问题,二则会受到部队的处罚.
8. 嫁给军人有什么限制
一、我国军人婚姻制度概述
196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破坏军人婚姻案件的意见的报告》将军人婚姻定义如下:“系指军人同已经结婚的妻子和已经订婚的未婚妻的婚姻关系而言。已订婚的未婚妻,一般是指群众和亲属都已公认的同军人有婚约关系的人。”在80年婚姻法颁布以前一直采用这种观点。就目前我国婚姻家庭法领域不认可订婚的法律效力,将军人的婚约关系排除在军婚之外,没有军籍的在部队的工作人员也不适用军婚的规定。
军人婚姻制度是我国婚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下,仍有可能发生局部军事冲突的可能。而军人婚姻质量影响到我们军队的稳定和战斗力的提高,因此,一直将军人婚姻予以特殊保护。军人婚姻制度的调整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是军人和军人,军人和非军人之间的婚姻关系,以及非军人与军人配偶之间的不正当关系等。军人婚姻制度主要包括军人的结婚制度、离婚制度、和军婚的保护制度。
就我国军人婚姻制度,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存在如下缺陷:一是涉及军人婚姻方面的制度立法层次过低。在法律层面,仅能找到两个法条,如《刑法》关于破坏军婚罪的规定和《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时军人同意权的规定。其他关于军人婚姻方面的规定,只能散见于各司法解释、回复、批复中。这严重影响到了公民知法,又如何守法?甚至于有些规定在实践中使用,对外公布范围有限,如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在全国人大的法律数据库里都检索不到《军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本身,而只能查到关于该规定的《解疑》和《答记者问》。本人相信在军队系统内必定进行了适当的普法教育,但是,军人婚姻并非只是军人的事情,还涉及到军人配偶及军人婚恋对象,因此,应当以适当的形式向社会公开。二是专制色彩过于明显,有些规定明显侵犯了人权。如绝对禁止军人与外国人结婚,及剥夺了军人配偶的离婚自由权。三是,对有些没必要保护的,过分保护,而对有些需要保护的,又没有进行特殊保护等。下文中详细论述。
二、我国军人结婚制度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结婚可以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下面分别对军人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进行论述。
(一)军人结婚的实质要件
军人结婚除了需要满足一般人结婚的条件,即婚姻法第5条,第6条,第7条的规定:结婚双方必须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
根据《军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下面简称《规定》)和总政治部就对该规定的释疑(下面简称《释疑》要求,对军人婚配对象和结婚时间限制较一般婚姻严格。
对军人婚配对象限制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主要限制军人在驻地,部队内部和单位内部找婚配对象,具体根据军人身份不同而限制不相同。义务兵不能在部队内部或驻地找对象。士官原则上不得在部队驻地或本部队内部找对象结婚,但也有例外。孤儿、伤残人员和个别年龄超过三十周岁回原籍找对象确有困难的士官,要求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的,应当从严掌握,由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在边缘地区服役的中级以上的士官,驻地找对象的要签订转业安置协议方可在驻地找对象。具体条件和程序如下:在边疆国境县(市)、沙漠区、国家划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区和总部确定的一、二类岛屿部队服役的个别中级以上士官,本人提出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的,必须符合当地民族政策,由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与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协商同意,经师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并签订转业军人就地安置协议书的,方可允许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结婚。另一方面,禁止军人与外国人、中国国籍的但在国外或境外从事分裂祖国和破坏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活动的人通婚。
对军人结婚时间限制适当放宽,但仍较一般人限制严格。《规定》提倡军人晚婚,规定义务兵和地方应届的高中生毕业学员(即生长干部学员),禁止在校学习期间结婚。对干部本科学员、研究生学员和年龄较大的士官学员,采纳了院校的意见,学习期间准许其申请结婚。
我们认为,对军人的婚配对象限制过于严格。
1、为了方便军队管理而限制军人婚配对象,应该说是舍本求末。第一,出于方便军队管理的需要,缩小军人的通婚圈,使某些军人婚配困难。俗语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婚姻是爱情的结晶,往往需要双方的长时间的接触和双方的相互关爱、了解、磨合。而军人与军人、军人与驻地的异性青年在长期一起工作或交往,为相互了解提供了便利。共同的生活背景和共同的职业,能够相互理解,有共同语言,容易迸发爱情的火花。而规定限制这些异性青年的婚配,军人岂不失去地利,增加婚配难度。第二、该规定扼杀了军人与心爱之人的爱慕之心,为将来的婚姻生活带来了不幸的瞒下了隐患,不利于军人长期安心为国效劳,同时也徒增部队今后对军人婚姻的管理难度。
2、为了维护当地居民的婚配比例的平衡,而限制军人与当地姑娘,特别是边缘山区的姑娘的婚配,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军民关系和国防安全。笔者认为,该种限制在目前的背景下,仍应该坚持。但是一概不允许,义务兵和士官与当地军民婚姻,则过于绝对。在驻军比较少的地方,军人与当地异性(主要是女性)的婚配,不会使当地居民的婚配关系失衡,则不应当予以禁止。因此,规定应当做一个更加灵活的规定,具体是否应当禁止,应由各军区具体规定,哪些地区应当予以限制,限制强度如何。
3、为了维护国家和军队利益的需要,限制军人的婚配对象是确有必要的,但过于宽泛。将所有的外国人排除在军人婚配对象之外,笔者认为值得商榷。第一,将所有的外国人排除在军人婚配对象之外的潜在思维是所有其他国家和外国人均是我国的假想敌,且都会参与对中国的间谍和破坏活动。随着国际交往的加快,跨国恋情和跨国婚姻将会越来越多的涌现,而我国军人人数众多,也难免会发生,而绝大多数 国家和公民与我国并没有军事上的利益冲突,限制似无必要。以台湾《军人婚姻条例》[台湾“立法院”认为现在台军军人的婚姻生活与安全保障没有必然关系,于2005年9月27日废除“军人婚姻条例”,现役军人婚姻事项回归“民法”规范。我们认为国防利益无小事,且该条例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为例:认为对军人婚配对象的限制仅以危害国家安全者为限,且实行严格的“无罪推定原则”。其中第四条规定:“军人遇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结婚:一、因犯内乱、外患罪经判决确定者。二、外籍人士有事实足认有危害国家安全者。”我们认为,虽然台湾之规定,衡量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安全利益,不可全盘吸收。因为外籍人士是否有危害我国国家安全之事实,很难调查取证。因此,我们采用折衷的方法,使其既具有可行性,又最大限度的保护军人的婚姻自由。(1)应当规定,与军人结婚之对象经判决确认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制犯罪的,禁止结婚。(2)对于欲与外籍人士结婚之军人,可以分为掌握国家绝密、国家机密、国家秘密和无国家秘密四等。对于掌握国家绝密和国家机密之军人,应当限制其与外国人通婚,但是如果属于华裔或外籍华人,且经我国驻所在国使领馆详细调查的,没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可以特许结婚。对于掌握国家秘密和没有掌握国家秘密的军人,原则上可与外籍人士通婚,有危害国家安全之嫌的可作例外处理。如果其结婚后,则应当加强军人对配偶的保密工作教育,并尽量说服军人之配偶等结婚以后放弃原有国籍到中国加入到我国居住,对其出入境采用审批制。
关于军人结婚的时间限制,我们认为现行的规定比较合理的。一是限制低龄女人结婚,与宪法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倡的晚婚倡导想符合,也能体现军人崇高的政治觉悟。另外也考虑到大龄学员的实际情况,允许其结婚,比较务实应值赞赏。台湾《军人婚姻条例》规定,接战地域直接参加作战,或担任紧急防务者,不得结婚。规定较为合理,应予以引进。
(二)军人结婚的程序要件。
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大大简化了结婚的程序,普通人结婚在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前提下,只需要提供: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即可到一方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免除了原先需要提供的婚检和单位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军人婚姻仍然不适用新的婚姻登记条例,且军人有不同于一般婚姻的程序要件,简单介绍如下:
1、军人应当向单位提供恋爱报告,单位对恋爱对象负责政治审查。
根据《规定》要求,军人应当慎重选择恋爱对象,军官和文职干部确立恋爱关系以后,应当主动向所在的党组织报告,由团级以上的单位政治机关对其恋爱对象进行政治审查。
2、军人应当在结婚前一个月向单位提交申请,单位负责审查。
现役军人结婚须提前一个月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和政治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后,填写《申请结婚报告表》作为归档材料;由政治机关出具《婚姻状况证明》,作为登记结婚的依据。审查内容还包括军人配偶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军人配偶应当是政治可靠,思想进步、品行端正。
9. 你知道嫁给军人有什么限制吗
一、我国军人婚姻制度概述
196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破坏军人婚姻案件的意见的报告》将军人婚姻定义如下:“系指军人同已经结婚的妻子和已经订婚的未婚妻的婚姻关系而言。已订婚的未婚妻,一般是指群众和亲属都已公认的同军人有婚约关系的人。”在80年婚姻法颁布以前一直采用这种观点。就目前我国婚姻家庭法领域不认可订婚的法律效力,将军人的婚约关系排除在军婚之外,没有军籍的在部队的工作人员也不适用军婚的规定。
军人婚姻制度是我国婚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下,仍有可能发生局部军事冲突的可能。而军人婚姻质量影响到我们军队的稳定和战斗力的提高,因此,一直将军人婚姻予以特殊保护。军人婚姻制度的调整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是军人和军人,军人和非军人之间的婚姻关系,以及非军人与军人配偶之间的不正当关系等。军人婚姻制度主要包括军人的结婚制度、离婚制度、和军婚的保护制度。
就我国军人婚姻制度,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存在如下缺陷:一是涉及军人婚姻方面的制度立法层次过低。在法律层面,仅能找到两个法条,如《刑法》关于破坏军婚罪的规定和《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时军人同意权的规定。其他关于军人婚姻方面的规定,只能散见于各司法解释、回复、批复中。这严重影响到了公民知法,又如何守法?甚至于有些规定在实践中使用,对外公布范围有限,如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在全国人大的法律数据库里都检索不到《军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本身,而只能查到关于该规定的《解疑》和《答记者问》。本人相信在军队系统内必定进行了适当的普法教育,但是,军人婚姻并非只是军人的事情,还涉及到军人配偶及军人婚恋对象,因此,应当以适当的形式向社会公开。二是专制色彩过于明显,有些规定明显侵犯了人权。如绝对禁止军人与外国人结婚,及剥夺了军人配偶的离婚自由权。三是,对有些没必要保护的,过分保护,而对有些需要保护的,又没有进行特殊保护等。下文中详细论述。
二、我国军人结婚制度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结婚可以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下面分别对军人结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进行论述。
(一)军人结婚的实质要件
军人结婚除了需要满足一般人结婚的条件,即婚姻法第5条,第6条,第7条的规定:结婚双方必须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
根据《军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下面简称《规定》)和总政治部就对该规定的释疑(下面简称《释疑》要求,对军人婚配对象和结婚时间限制较一般婚姻严格。
对军人婚配对象限制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主要限制军人在驻地,部队内部和单位内部找婚配对象,具体根据军人身份不同而限制不相同。义务兵不能在部队内部或驻地找对象。士官原则上不得在部队驻地或本部队内部找对象结婚,但也有例外。孤儿、伤残人员和个别年龄超过三十周岁回原籍找对象确有困难的士官,要求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的,应当从严掌握,由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在边缘地区服役的中级以上的士官,驻地找对象的要签订转业安置协议方可在驻地找对象。具体条件和程序如下:在边疆国境县(市)、沙漠区、国家划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区和总部确定的一、二类岛屿部队服役的个别中级以上士官,本人提出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的,必须符合当地民族政策,由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与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协商同意,经师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并签订转业军人就地安置协议书的,方可允许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结婚。另一方面,禁止军人与外国人、中国国籍的但在国外或境外从事分裂祖国和破坏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活动的人通婚。
对军人结婚时间限制适当放宽,但仍较一般人限制严格。《规定》提倡军人晚婚,规定义务兵和地方应届的高中生毕业学员(即生长干部学员),禁止在校学习期间结婚。对干部本科学员、研究生学员和年龄较大的士官学员,采纳了院校的意见,学习期间准许其申请结婚。
我们认为,对军人的婚配对象限制过于严格。
1、为了方便军队管理而限制军人婚配对象,应该说是舍本求末。第一,出于方便军队管理的需要,缩小军人的通婚圈,使某些军人婚配困难。俗语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婚姻是爱情的结晶,往往需要双方的长时间的接触和双方的相互关爱、了解、磨合。而军人与军人、军人与驻地的异性青年在长期一起工作或交往,为相互了解提供了便利。共同的生活背景和共同的职业,能够相互理解,有共同语言,容易迸发爱情的火花。而规定限制这些异性青年的婚配,军人岂不失去地利,增加婚配难度。第二、该规定扼杀了军人与心爱之人的爱慕之心,为将来的婚姻生活带来了不幸的瞒下了隐患,不利于军人长期安心为国效劳,同时也徒增部队今后对军人婚姻的管理难度。
2、为了维护当地居民的婚配比例的平衡,而限制军人与当地姑娘,特别是边缘山区的姑娘的婚配,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军民关系和国防安全。笔者认为,该种限制在目前的背景下,仍应该坚持。但是一概不允许,义务兵和士官与当地军民婚姻,则过于绝对。在驻军比较少的地方,军人与当地异性(主要是女性)的婚配,不会使当地居民的婚配关系失衡,则不应当予以禁止。因此,规定应当做一个更加灵活的规定,具体是否应当禁止,应由各军区具体规定,哪些地区应当予以限制,限制强度如何。
3、为了维护国家和军队利益的需要,限制军人的婚配对象是确有必要的,但过于宽泛。将所有的外国人排除在军人婚配对象之外,笔者认为值得商榷。第一,将所有的外国人排除在军人婚配对象之外的潜在思维是所有其他国家和外国人均是我国的假想敌,且都会参与对中国的间谍和破坏活动。随着国际交往的加快,跨国恋情和跨国婚姻将会越来越多的涌现,而我国军人人数众多,也难免会发生,而绝大多数 国家和公民与我国并没有军事上的利益冲突,限制似无必要。以台湾《军人婚姻条例》[台湾“立法院”认为现在台军军人的婚姻生活与安全保障没有必然关系,于2005年9月27日废除“军人婚姻条例”,现役军人婚姻事项回归“民法”规范。我们认为国防利益无小事,且该条例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为例:认为对军人婚配对象的限制仅以危害国家安全者为限,且实行严格的“无罪推定原则”。其中第四条规定:“军人遇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结婚:一、因犯内乱、外患罪经判决确定者。二、外籍人士有事实足认有危害国家安全者。”我们认为,虽然台湾之规定,衡量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安全利益,不可全盘吸收。因为外籍人士是否有危害我国国家安全之事实,很难调查取证。因此,我们采用折衷的方法,使其既具有可行性,又最大限度的保护军人的婚姻自由。(1)应当规定,与军人结婚之对象经判决确认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制犯罪的,禁止结婚。(2)对于欲与外籍人士结婚之军人,可以分为掌握国家绝密、国家机密、国家秘密和无国家秘密四等。对于掌握国家绝密和国家机密之军人,应当限制其与外国人通婚,但是如果属于华裔或外籍华人,且经我国驻所在国使领馆详细调查的,没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可以特许结婚。对于掌握国家秘密和没有掌握国家秘密的军人,原则上可与外籍人士通婚,有危害国家安全之嫌的可作例外处理。如果其结婚后,则应当加强军人对配偶的保密工作教育,并尽量说服军人之配偶等结婚以后放弃原有国籍到中国加入到我国居住,对其出入境采用审批制。
关于军人结婚的时间限制,我们认为现行的规定比较合理的。一是限制低龄女人结婚,与宪法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倡的晚婚倡导想符合,也能体现军人崇高的政治觉悟。另外也考虑到大龄学员的实际情况,允许其结婚,比较务实应值赞赏。台湾《军人婚姻条例》规定,接战地域直接参加作战,或担任紧急防务者,不得结婚。规定较为合理,应予以引进。
(二)军人结婚的程序要件。
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大大简化了结婚的程序,普通人结婚在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前提下,只需要提供: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即可到一方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结婚。免除了原先需要提供的婚检和单位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军人婚姻仍然不适用新的婚姻登记条例,且军人有不同于一般婚姻的程序要件,简单介绍如下:
1、军人应当向单位提供恋爱报告,单位对恋爱对象负责政治审查。
根据《规定》要求,军人应当慎重选择恋爱对象,军官和文职干部确立恋爱关系以后,应当主动向所在的党组织报告,由团级以上的单位政治机关对其恋爱对象进行政治审查。
2、军人应当在结婚前一个月向单位提交申请,单位负责审查。
现役军人结婚须提前一个月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和政治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后,填写《申请结婚报告表》作为归档材料;由政治机关出具《婚姻状况证明》,作为登记结婚的依据。审查内容还包括军人配偶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军人配偶应当是政治可靠,思想进步、品行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