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㈠ 新劳动法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条 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第七条 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第八条 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
第九条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主管全国劳动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工作。
㈡ 劳动法最新版本是哪一年
劳动法最新版本是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的版本。该法律调整了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涵盖了劳动就业、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与卫生、女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劳动纪律与奖惩、社会保险与劳动保险、职工培训、工会和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以及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和检查等多个方面。
劳动法起源于民法范围,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劳动监察员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共同构成了广义上的劳动法体系。狭义上的劳动法则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㈢ 根据劳动法规定,广东省东莞市劳动人员,2018劳动法新规定员工每月工资底薪标准是多少
2018年7月起,广东省东莞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720元/月,非全日制职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16.4元/小时。
加班工资标准:
1.工作日加班工资不能低于14.84元/小时;
2.休息日(不能安排补休的)加班工资不能低于19.78元/小时;
3.法定休假日加班工资不能低于29.67元/小时。
最低工资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东莞市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基金会等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最低工资标准包括的内容:
适用于我市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基金会等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3)2018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参考资料:东莞信息-东莞市实施2018年最低工资标准解读
㈣ 2018劳动法辞退新规
1. 劳动者可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根据2018年2月1日起实施的新规,我国劳动者在达到退休年龄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有权选择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领取方式可以是按月、分期或一次性,且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的余额可作为遗产继承。
2. 增加对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的处罚规定:2018年劳动法明确了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义务,并增设了对不履行该义务的用人单位的处罚。未购买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将面临罚款,具体为应缴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直接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负责人也将受到罚款,且未缴纳的社会保险须由用人单位补足。
3. 缺席扣除工资应与缺席时间相对应:2018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因缺席而扣除的工资应与其缺席时间成比例。例如,迟到1小时则只能扣除1小时的工资,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4. 明确的带薪年假规定:劳动法明确了不同工作年限劳动者的带薪年假天数。工作满一年至不满十年的劳动者享有5天带薪年假;工作满十年至不满二十年的享有10天;工作满二十年的享有15天带薪年假。
5. 非自身原因导致离职的劳动者可主张经济补偿金:若劳动者因非自身原因离职,如用人单位采用威胁、欺诈手段或规章制度不合法等,劳动者有权主张经济补偿金。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用人单位不当辞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