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传统道德的内涵

传统道德的内涵

发布时间: 2025-09-14 18:03:27

① 中国传统道德有哪些介绍

我国传统道德,一般说来,指的是从先秦至辛亥革命时期,以儒墨道法各家伦理道德传统为内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总和。对此,有必要了解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长期存在于我国的封建社会。我国传统道德所赖以存在的历史时代,主要是我国的封建社会,即从秦始皇统一中国至1840年的鸦片战争。在此之前的春秋战国,属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由于这个时期产生了我国古代的伦理学说,这些学说对以后的封建社会产生了直接的、深远的影响,所以我国传统道德当从先秦始。

在鸦片战争之后,我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始终没有摧毁源远流长的我国传统道德的堡垒。在辛亥革命之前,我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文化仍然是我国传统道德。所以,我国传统道德当以辛亥革命为止。

2.儒墨道法各家思想有机融合。我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是儒墨道法各家思想的有机融合,但儒家思想在其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从影响层面的广度还是从思想渗透的深度上来说,儒家道德的魅力是首当其冲的。

3.道德理论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我国传统道德是由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行为规范构成的有机体系。伦理思想作为反映和概括道德生活实践的理论,是整个体系的灵魂和核心,它是建立道德规范的理论基础,也是人们道德思想和行为的指导依据。

4.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所在。我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之所在,它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又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

上述对于我国传统道德的解说,有助于我们从内涵和外延上把握我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从而认识它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

② 在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中,仁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自古号称礼义之邦,礼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尚仁的同时又重礼,认为仁应以礼为表现形式。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与礼互为表里。孟子将仁义礼智并列,荀子则主张“隆礼”。在儒家的伦理道德中,仁虽然始终居于首位,但儒家的仁爱是以“爱有差等”为原则的,而规定、反映这种差等的就是礼。儒家重礼,是为了维护、稳定等级秩序。这是因为,礼的根本精神和原则是“分”、“别”、“序”,礼的功能作用在于辨明等级区分、严格等级界限、规定等级权益与责任,使等级关弊型系森然而有序。
尚公是贯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条主线。首先,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仁是四德、五常之首。而仁的根本精神就是爱人利他,其着手处是“克己”,即克服自己的私心、私欲。到后来,宋儒直接以公释仁,如“公而无私便是仁”,以去私作为为仁之方。其次,从先秦起,中国古人就特别重视义利之辨,将它看做是应事接物、处理关系、实践道德的头等大事。在义利这对范畴中,义即公,利即私。正如宋明儒者所说,“义与利,只是个公与私也”,“义也者,天下之公也;利也者,一己之私也”。这就是说,明义利即别公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即正确处理公私关系,重义即尚公。古人所说的“见利思义”、“义以导利”,实际上是教导人们在重视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谋求个人利益的满足。“去人欲,存天理”是宋明租歼猜理学各派的共同宗旨。在这里,天理为公、人欲为私,所以这一宗旨的基改颂本精神依然是尚公去私。直到1906年清朝学部颁布五项教育宗旨,其中一项还是“尚公”。可见,尚公是贯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条主线。

热点内容
行政法学热门冷门 发布:2025-09-14 20:11:32 浏览:398
欠薪按劳动法处罚程序 发布:2025-09-14 20:10:39 浏览:961
诉讼法一百五十六 发布:2025-09-14 20:09:37 浏览:175
苏州吴江基层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9-14 19:55:41 浏览:869
中国刑法起源 发布:2025-09-14 19:28:36 浏览:660
我自愿遵守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4 19:05:50 浏览:586
柳城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14 19:02:22 浏览:385
公司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发布:2025-09-14 18:47:22 浏览:637
民法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发布:2025-09-14 18:34:48 浏览:557
刑法案撤案 发布:2025-09-14 18:27:44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