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下列法律中不属于社会法的是什么

下列法律中不属于社会法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03 21:56:39

1. 下列法律中,不属于我国基本诉讼法律的是 [ ] A.刑事诉讼法B.民事诉讼法C.行政诉讼法D

答案选择D,
条例已被治安管理处罚法取代

2. 下列不属于中国经济法形式的是( )。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判例

我国的法律体复系分为制七个法律部门,即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2.民商法、3.行政法、4.经济法、5.社会法、6.刑法、7.诉讼与非讼程序法。
经济法是一个单独的法律部门,在这个法律部门中,既有法律,也有行政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法律,工商登记管理条例是行政法规。
从这题的选项看,宪法肯定不属于经济法,而法律和行政法规不仅经济法部门有,其他法律部门也有,如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法律,属于行政法部门,工伤保险条例是行政法规,属于社会法部门,而判例呢,因为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判例不是正式的法的渊源,且判例也可以是各个部门法方面的判例。该题的四个选项不属于或不单纯属于经济法部门,应该全选。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部门不包括( ) A. 宪法 B. 民法 C. 刑法 D. 社会法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部门是指(1)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专现代化建设需要、属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2)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 构成:中国的法律体系大体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部分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所以说,包括宪法,民法,刑法,社会法。

4. 社会法的性质是什么选择题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B.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C.总目标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

D.通过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保障

2.东部某市是我国获得文明城市称号且犯罪率较低的城市之一,该市某村为了提高村民的道德素养,建有一条“爱心互助街”,使其成为交换和传递爱心的街区。关于对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原则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道德可以滋养法治精神和支撑法治文化

B.通过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能为法治实施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更要强调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D.道德教化可以劝人向善,也可以弘扬公序良俗,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

3.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求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下列哪一做法没有体现这一要求?

A.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中,立法部门就处罚幅度听取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

B.在《种子法》修改中,全国人大农委调研组赴基层调研,征求果农、种子企业的意见

C.甲市人大常委会在某社区建立了立法联系点,推进立法精细化

D.乙市人大常委会在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表决通过后直接由其公布施行

4.建设法治政府必然要求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关于建设法治政府,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A.明晰各级政府事权配置的着力点,强化市县政府宏观管理的职责

B.明确地方事权,必要时可以适当牺牲其他地区利益

C.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是促进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厘清权责、提高效率的有效制度

D.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行政机关摆脱具体行政事务,加强宏观管理

5.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是保证公正司法的重要举措。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任何党政机关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均属于干预司法的行为

B.任何司法机关不接受对司法活动的干预,可以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C.任何领导干部在职务活动中均不得了解案件信息,以免干扰独立办案

D.对非法干预司法机关办案,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推进严格司法,应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规范流程,建立责任制,确保实现司法公正。据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最高法院加强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有利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B.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可以促进法庭审理程序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C.在司法活动中,要严格遵循依法收集、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

D.司法人员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是指司法人员仅在任职期间对所办理的一切错案承担责任

7.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使人民群众内心拥护法律,需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某市的下列哪一做法没有体现这一要求?

A.通过《法在身边》电视节目、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以案释法,进行普法教育

B.印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责任表,把普法工作全部委托给人民团体

C.通过举办法治讲座、警示教育报告会等方式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

D.在暑期组织“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模拟法庭巡演”,向青少年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

8.近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和职务便利收受巨额贿赂,根据党内法规和法律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这表明党员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时要牢记法律底线不可触碰

B.依照党内法规惩治腐败,有利于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办事

C.要注重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进行有效衔接和协调,以作为对党员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法律制裁的依据

D.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对违反者必须严肃处理

9.临产孕妇黄某由于胎盘早剥被送往医院抢救,若不尽快进行剖宫产手术将危及母子生命。当时黄某处于昏迷状态,其家属不在身边,且联系不上。经医院院长批准,医生立即实施了剖宫产手术,挽救

5. 下列社会关系中,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师生关系不是民事关系。共有关系是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对同一财产拥有权利,可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6. 法律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社会作用的是

法律的社会作用
法律的社会作用是相对于法律的规范作用而言的,指法律对社会和人的行为的实际影响。英国法学家拉兹对法的社会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将法的社会作用又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进而把法的直接作用归纳为预防和鼓励行为、为私人安排提供便利、提供服务和分配财富、处理未规定的争端四种第一位的作用和改变法律程序、执行法律程序两种第二位的作用.美国综合法学派学者霍贝尔则将法的基本作用(功能)归之于维护秩序:安排人际关系、设定权力、处理案件、在生活条件变化时重新规定个人和集体间的关系等。国内法学界通常以法律社会作用的领域将社会作用分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我们侧重从法律满足的主体的角度对法的社会作用进行分析,这样可将法的作用分为法对社会整体的作用、法对社会集团的作用、法对个人的作用,这三者相互联系但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法对个人的作用核心就是权利保障,将在相关章节论述,这里略而不论。

1.管理公共事务。任何社会要生存下去,都必须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法律最初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使社会免受赤裸裸暴力的危害。我国古代的许多法律规定与管理公共事务有关。社会越进步,法律对社会整体的作用越重要;法律的科学化、民主化、理性化程度越高,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越明显。法律发展的方向是要从维护一己统治的历史局限性中走出来,成为为全社会谋福利的工具。这方面的主要作用包括安排人际关系,解决纷争,发展生产、水利建设、交通运输、文教卫生,保护环境和资源,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控制或发展人口等等。

现代法律对社会整体起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其任务主要包括:(1)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公共生活秩序,例如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制止各种反社会行为,保障社会安宁,反对恐怖活动,制止侵略战争,维护人类整体利益等;(2)对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予以规划和指引;(3)对经
济和技术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予以控制,例如,对颓废文化的控制、制止吸毒等等;(4)对不测事件的受难者予以救济和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险。例如,对自然灾害
的受难者予以救济和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险。

2.阶级性作用。法律的阶级性作用长期被极端夸大了。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法律作用被极端化、单一化为阶级镇压。改革开放以来,“阶级镇压”逐渐演变为“阶级统治”、“调整阶级关系”,同时开始引入法律的社会作用,这是一大进步。我们认为强化法的阶级统治职能的观念是阶级意志法本质论的演绎结果,是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产物。作为一种观念,它与我国古代以法御民观念一脉相承。它是法方法论的“主客体思维”的产物,也与国人特别的法律经验有关。

将法的作用单纯归结为阶级斗争工具、阶级镇压工具在当今法学界已成苦涩的笑柄,然而在缺乏法学修养的法律匠人和民众中间似乎这还很有市场,在法学界,将阶级性作用作为主要作用,社会作用作为辅助作用的人还不在少数。在法治成为共识的今天,在全球化时代,我们认识法律的阶级性作用应当注意:(1)阶级性作用只与法律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长达数千年的原始法和无阶级社会的法律都没有法的阶级性作用;(2)即使在阶级对抗时代,法的阶级性作用也只与部分法有关,并非与全部法律有关;(3)在法治社会里,法律的阶
级性作用可能还会有遗留,但已经不具有合法性。因为维护阶级特权的法律有违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也违背我国《宪法》第33条的规定。
同时,我国是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应当尊重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我国也已经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应当接受这些世界人
权法的规约。既然如此,人人具有平等的法律人格就应当是我国法律的精神所在,法律为某一阶级谋利的传统在当代中国已经不具备合法性。

7. 下列不属于法的历史类型的是( ) A. 封建制法律 B. 奴隶制法律 C. 社会主义法律 D. 原始社会的习惯

D 原始社会是没有法律的 大家只是为了寻找食物过着群居的生活。这个习惯不是法律。

8. 下列法律中,不属于基本法律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C.

基本法律,即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基本法以外的法律,即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的规范性文件。

9.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的是

c
a是某个单位的规定.
b是一份报告.
d是一份纲要.

任何单位的规定,都不能凌驾与法律之上,不然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原 则
第三条 【立法原则】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
第四条 【法制原则】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第五条 【民主原则】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第六条 【实际与科学原则】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热点内容
民法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发布:2025-09-14 18:34:48 浏览:557
刑法案撤案 发布:2025-09-14 18:27:44 浏览:596
民商法考试案例 发布:2025-09-14 18:08:54 浏览:177
在劳动合同法第九条 发布:2025-09-14 18:06:47 浏览:177
法官法的重要法条 发布:2025-09-14 18:05:04 浏览:321
刺字的刑法 发布:2025-09-14 18:03:37 浏览:706
传统道德的内涵 发布:2025-09-14 18:03:27 浏览:62
郑州法院招聘信息 发布:2025-09-14 17:53:12 浏览:476
民商法不足 发布:2025-09-14 17:53:09 浏览:99
2018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发布:2025-09-14 17:35:47 浏览: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