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债权是否可以强制执行

合同法债权是否可以强制执行

发布时间: 2021-02-05 05:32:41

『壹』 法院在强制执行中引适用合同法吗强制执行适用合同法吗

一般情况下,执行解决的是程序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适用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但有时进行执行裁判会涉及到实体问题,适用合同法是完全有可能的。

『贰』 法院可否强制执行债务人的债权怎么申请执行

根据债务人对第三抄方的债权是否到期分两种情况:
1、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尚未到期。则你无权申请执行,只能等到到期后主张。
2、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已到期。你可以以债务人怠于履行已到期债权,已损害你的相关利益为由,向法院申请代为求偿权,要求第三人将对债务人的债务直接支付至你的账户。

『叁』 法院是否能强制执行 签订合同

给的情况不具体,法院怎么会让双签订合同,什么合同,还款吗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事项条件之一是,此项可以被强制执行,我认为不可以。即使申请强制执行成功,法院怎么来执行。

『肆』 合同纠纷是否可以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只能是申请法院的执行局进行,执行的依据是法律文件比如法院的判决书,仲裁内机构的仲裁容书。

至于强制执行的时间,首先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大概是判决出来三个月以后才可以。

强制执行的时间,这个得看执行局啥时候愿意去强制执行了。对于有关系的有本事的人,可能执行局就是假装作为,然后给个执行不能的结论

所以,与其纠结这些没用的,不如涨涨本事,或者找个有本事的人帮忙(国情,你懂的。)

『伍』 合同法规定的不适用强制执行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法规定的不适用强制执行的情形有哪些???合同法对此没有明文规定,

因为新回合同的答签订与就合同的废除都是当事人协议的,

不可能存在硬性规定,这不符合民事法律关系设立、

变更或消灭的意思自治原则。希望能帮到你!!

『陆』 如何理解:债权人的债权经强制执行,禁止向债权人为履行的(合同法)

一、基本案情 2002年11月20日,申请人甲公司因被执行人乙公司没有在法院判决期限内支付货款35万元,向某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调查发现,被执行人乙公司暂无实际履行能力,而在丙公司和丁公司有债权,丙公司和丁公司也认可与被执行人乙公司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但债权到2003年12月31日到期。某区法院遂作出民事裁定书,扣留被执行人乙公司在丙公司享有的债权20万元,在丁公司享有的债权15万元。某区法院向被执行人乙公司送达了民事裁定书,分别向丙公司和丁公司送达了民事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乙公司以及丙公司、丁公司均未提出异议。 2003年12月31日,扣留的上述2款预期债权到期。某区法院向乙公司送达了提取在丙公司到期债权20万元和在丁公司的到期债权15万元的民事裁定书,同时向丙公司和丁公司送达了民事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协助提取到期债权。被执行人乙公司在接到某区法院扣留其到期债权的民事裁定书后,以在丙公司和丁公司没有债权为由提出异议。丙公司和丁公司没有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任何异议,但因担心与被执行人乙公司将来的合作关系受到影响,也不协助执行。 某区法院认为,乙公司在收到第一份扣留债权民事裁定书后没有提出异议,视为认可该债权的存在。债权到期后,丙公司、丁公司均未提出异议,也不主动履行协助执行义务,应当强制执行。遂从丙公司划拨20万元,从丁公司划拨15万元。 二、意见分歧 被执行人乙公司提出的理由能否成立以及对本案债权能否强制执行,有3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债权不能强制执行。执行到期债权必须先向丙公司和乙公司发出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乙公司、丙公司不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又不协助的,法院才能强制执行。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当强制执行。法院经过调查确认存在债权后,因未到期,采取了保全措施,被执行人如果对是否存在债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法院送达第一份民事裁定书时提出异议。在法院作出提取到期债权的民事裁定时,再提出异议的,法院不应审查,应当强制执行。第三种意见认为,本案是否可强制执行,应当视情而定。本案中执行程序不完善,法院应当在被执行人提出异议后,法院应依照《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执行规定》)向丙公司和丁公司发出限期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如果丙公司、丁公司不提异议,即可强制执行,如果提出异议,则应停止执行。 三、评析 市场经济体制下,交易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往往又是"三角"或"多角"债务,债务主体本身可供执行的能力又不强,因此在执行实践中,通过执行债权来实现生效判决的案件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对第三人到期债权的执行,《执行规定》专门设定了"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执行"一章,对执行到期债权的范围、程序、审查作了规定。但是,在执行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岐义,特别是对《执行规定》第63条的不同理解,导致了执行结果不同。 笔者认为,《执行规定》中规定的对债权的执行方法,是基于债权的代位清偿的特点而采取的措施,而不是基于债权的可转让性。①由此,对第三人提出的异议内容如果是关于债权债务关系是否存在,如存在的数额多少,有没有已经清偿、抵消或者免除等,这是实体法上的异议,由执行机构审查的确是不合适的。但在我国代为诉讼制度确立以前,对《执行规定》第63条的理解和适用应在依法保护第三人的前提下,本着有利于执行的原则进行。 对本案中的第一种和第三种意见,笔者认为是对《执行规定》第63条偏于机械化的理解。丙公司和丁公司在法院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和民事裁定书时认可与被执行人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法院已2次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丙公司和乙公司均未提出异议,丙公司与乙公司应当按照协助执行通知书的要求把扣留的债权打到法院指定的账户。丙公司和乙公司因为担心与乙公司将来的合作关系受到影响,不能主动履行协助义务,这不是法定理由,为了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顺利执结本案,区法院应当强制执行。 笔者赞同第三种意见,应当强制执行。 履行通知的范围不仅指执行法院向第三人发出的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执行法院发出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应包括在内。当第三人接到执行法院发出的协助执行被执行人债权(包括预期债权)时,即可提出异议,执行法院也应停止执行。亦即第三人提出异议的期限从接到执行法院发出的第一份法律文书(如协助扣留债权通知书、扣留被执行人债权裁定书以及诉讼阶段作出的保全裁定书等)时开始计算。 执行法院在第三人接到第一份法律文书时提出异议的,执行法院应依照《执行规定》第63条不进行审查,立即停止执行。但如果第三人在直接签收执行法院送达的第一份法律文书后不提异议,仅在接到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后提出的,除非有证据表明,在协助执行期间,债务人和被执行人发生了其他的债权债务关系,第三人需要用被执行人享有的债权实现自身的债权的,执行法院应当停止执行外,而对于以与被执行人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为由提出异议的,执行法院应当驳回,强制执行第三人。 东营区法院

求采纳

『柒』 公司债权人会议的决议是否可以强制执行 可以 还是 由债券人决定

公司债权人会议的决议不可以强制执行,难以显示其合法性,所谓强制执行力,通常是指国家机关所赋予的。
公司债权人可分为主动债权人、被动债权人、社会债权人以及公司债债权人,此分类是依传统民法以及针对公司制度所为的分类。
一、主动债权人
所谓主动债权人,通常指的是与公司发生契约之债的债权人。契约遵守当事人意思自主原则,须由当事人双方台意签署,契约始能成立生效。故公司债权人透过契约而与公司发生债之关系,可谓是基于其意思自主的结果,性质上是主动促成债之关系发生的,故此种公司债权人称为主动债权人。
二、被动债权人
所谓被动债权,顾名思义可以得知,此种债之关系并非出于债权人之自愿,而是被动发生的债权。公司于营利过程,因其与外部之接触,外部人即有可能因公司本身的行为或其雇用人之行为受到损害,从而对公司产生债权,侵权之债即为被动债权,而对公司拥有被动债权的主体即为被动债权人。
三、社会债权人
在公司法中与主动债权人以及被动债权人相并存的,还有另一大类的债权人,他们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主体。举凡对员工以及顾客之保护、对环境与生态之保护、对社会资源之节约利用、甚至税收之缴纳,均为社会债权之一部分,而无因管理及不当得利,因是基于对社会公平和谐所做出的法律调整,亦可视为是社会债权的一部分,基于社会债权而对公司拥有债权的人即为社会债权人,既然此种债权是基于社会公益而生,则政府往往成为此种社会债权人,乃是极容易想象的事了。
四、公司债债权人
公司债债权入是指因购买公司所发行的公司债券而对公司享有公司债权的人。此种债权人属于主动债权人,因其与公司债之关系的发生系基于购买公司债的行为,但债权人本身又是以投资者的角度而购买公司债,此又类似于股东,故而特别划为一类债权人形式。

『捌』 债权是否可申请强制执行

你先要起诉,然后才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友情提醒,不要过了诉讼时效,过了的话就没有专办法了。
首先要看属手上的欠条是否已经过了时效。
其次:如果没有过期的话可以起诉债务人并申请财产保全。
再次:等案件胜诉并生效后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热点内容
人民法院审理一案件 发布:2025-09-15 13:58:08 浏览:302
耿宝建律师 发布:2025-09-15 13:51:45 浏览:72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发布:2025-09-15 13:17:46 浏览:742
2013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下载 发布:2025-09-15 13:06:06 浏览: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发布:2025-09-15 12:45:50 浏览:396
劳动法十年员工 发布:2025-09-15 12:45:47 浏览:907
法官黑纱蒙面 发布:2025-09-15 12:28:20 浏览:56
民法基础题目答案 发布:2025-09-15 11:55:34 浏览:582
最高法院案子 发布:2025-09-15 11:51:42 浏览:791
刑法257条 发布:2025-09-15 11:29:52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