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上财经济法本科生出路

上财经济法本科生出路

发布时间: 2021-02-05 19:02:25

『壹』 本科是个普通本科 ,研究生是上财的,毕业后找工作会被歧视吗

这种情况,会有一点影响。但“学历看三代”的招聘单位毕竟不多,影响有限。

『贰』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法专业怎么样回答的人看清楚了是经济法,不是经济类专业,不要来回答告诉我上财是财经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财经大学发展法科教育。回1980年设置国际贸易与经济法教研答室;1981年,改设经济法教研室;1987年,设立经济法专业,并于同年招收经济法本科生;1991年设立经济法学系;1998年,设立法学院。
院校现设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含经济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法学理论、法律史、刑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九个法学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设立面向国际学生的全英文LL.M项目及全英文法律金融学博士点。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备案批准,设立法律经济学和法律金融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设立财经法学博士点。
2012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入选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入选上海市“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获上海市重点学科称号;2013年我校法学专业被列入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示范点。
上财经济法专业是个不错的专业,最主要是在于个人学习和努力程度

『叁』 本科生毕业后有哪些出路

大学生毕业出路一:创业
利:不必为人打工,自己的事业自己做主;全方位锻炼人的能力;最大限度激发人的潜质;培养系统性的思维能力;创业成功的成就感无可取代。
弊:目前中国的创业环境并不健全,需要一笔较大开支,需要长远目光和周密规划;毕业生社会经验少,眼高手低,盲目乐观,容易碰壁,创业失败打击巨大。
建议:大学毕业生想要成功创业,不只需要远大的理想,还要有激情、行动力、领导能力、商业信用和超强的适应性,毕业生不论是心智、观察市场的眼光、领导气质都还有一定欠缺。老师建议想创业首先得有一门技能,其次得选对行业,这些都是要在工作中积累的。
大学生毕业出路二:考研
利:延缓就业压力,推迟就业期的到来;有些城市,有些学校能给研究所解决户口的问题提高自身学历,增强竞争力;国家出台了新的研究所扩招政策,考研相对容易,能够拿到更高的文凭;学术上有创见,可以沿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毕业后获得稳定的工作。
弊:研究生毕业后,毕业压力仍在,而且有了更为年轻的竞争者,压力越加沉重。还会遭遇研究生学历贬值的局面。研究生毕业或博士毕业后年龄偏大,失去年龄优势,特别是女生,要面临更多的年龄歧视。
建议:除非你对某个专业有极大的爱好,想在这个行业有所研究,不然选择读研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当你做好了在一个行业研究下去的准备,当你做好了读研然后读博留校的准备,你可以考研,不然还是选择就业吧,不然2到3年的时间会让你丢失很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毕业出路三:考公务员
利: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有良好的保障;公务员收入不是最高,但福利极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权限;职业轨迹确定,工作没有太大的浮动性;国家机构员工,本身带有荣誉性质。
弊:工作枯燥,忙起来极忙,闲起来极闲;考试没完没了,升职总与考试、考核挂钩;有些机关人际关系复杂,勾心斗角;收入稳定,但没有大幅提高的可能,只能保持平均水准;坐在清水衙门、没有晋升可能的人,很没成就感。
建议:有志从政的人、有权利欲望的人、真心想改变国计民生状况的人、想要一个稳定工作的人都可以选择考公务员。在北大青鸟泽雅校区老师看来但是一旦进入官场,除非你淡泊名利,只考虑稳定,不然想要升级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很难,因此有远大抱负的人对于这条路要慎选。
大学生毕业出路四:进入公司
利:公司的发展比较开明,只要你有能力,就能在公司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并且随着你经验的积累,你的晋升是很快的,能够在短期内实现自己的价值。
弊:公司是赢利主体,看个人价值说话,因此需要个人比较辛苦的工作。
建议:公司是大多数大学生就业的地方,只要你具备一定的技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公司创造价值就能得到重用,对于想实现自己价值,喜欢挑战的人来说尤为适合。
大学生毕业出路五:出国
利:目前虽然留学生在中国还非常好(原因是这类人还比较少,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还有就是国人认识度不够.其实很多大家都懂的),。
弊:但是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多,慢慢就会不那么吃香,而一般留学生基本也是在自己国受欢迎,况且留学对一般人是不现实的。
建议:有很好外语基础家里又有钱有势的可以选择,一般的不要选。

『肆』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类的研究生毕业后的出路问题

何不先想清楚为什么要考研?找好工作真的需要高学历吗?倘若用这部分精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如何?

『伍』 一名本科生毕业后都有什么出路可供选择

就业、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留学、待业、创业

『陆』 上海财经大学的就业出路如何在全国排名

看专业吧 上财的就业是比较出名的 但因为是财经类院校 综合排名当然很靠后
南大虽好 但毕竟是学术的地方
咱财大人还是都比较功利一点 以就业为目的

『柒』 上财本科生就业是不是很强

现在上财本科生基本都可以就业,
因为毕竟学校的名气在那里,
但也需要个人的素质要好,业务能力要强。

『捌』 现在上财会计专业的本科生要找工作吗起薪有多少,具体去向有哪些

你有哪些证书,以及是否有学位证书,是否有学生会经历,说清楚一点吧...

『玖』 金融专业本科生就业到底怎么样

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看自己大学层次及能力水平了。
读了金融学,将来做什么?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通常有这些流向: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当然也可以考研。
怎样选择和自己发展相符的专业方向呢?
1、职业导向
从上面的就业流向可以看出,职业方向和报考专业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如何你准备从事基金类工作,报金融工程方向比较好;如果你想到保险公司工作当然要选择保险方向。
2、学校导向
首先,报考时尽量选择名校。现在金融行业都有“名校情结”,企业在选择学生时,比较看重学生就读的院校,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比较知名的,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的学生,因为这些学校已经在企业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其次从人际关系方面考虑你所报考的院校。最好是选择传统上具有优良的金融学教育积淀的学校,比如一些著名财经类专业院校,如上财、中财,或是金融经济类传统较好的综合类大学,比如复旦、南开。这样的院校通常在金融经济界有一定的校友资源,对于未来就业好处颇多。
第三,学校的地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你所要报考的院校,应该在你未来准备发展的地区或附近。因为学校在该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样在你毕业之后会方便你到该地区择业。比如考上海的学校就把目标定在上海发展。2020年,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的情况看,其金融人才都在30万人以上,而目前上海市的金融从业人员在10万人左右,上海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人才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级金融人才更是短缺。
3、专业导向
既然你准备在这个行业发展,那么选择什么专业方向更符合你的发展目标呢?从当前的金融学科专业分布来看,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
目前基金市场最为活跃,而熟练的基金经理人只有3000人左右,人才缺口过万;目前中级基金经理人的年收入已经达到40万元。而担任高级职位的经理人年薪已经突破百万元,可见金融行业是一座未开采的金矿。

『拾』 普通本科毕业的金融生真的没出路

不好简单说值与不值,如果有好的就业单位可以先就业,因人而异:就业可以获取回收入帮父母分担经答济负担,还可以积累工作和社会经验,将来也还可以读全日制或在职研究生,是多数人的选择。读研可以多学知识和获得高一级的学历,为将来就业增加机会,为升职或评定职称提供条件。建议结合自己家庭条件和兴趣(喜欢从事研究或教学则读研好)综合考虑,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婚姻法期货 发布:2025-09-15 15:56:13 浏览:229
保健产品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15 15:37:06 浏览:955
共和国民法典内容 发布:2025-09-15 15:18:00 浏览:704
吴江法院法官电话 发布:2025-09-15 15:10:40 浏览:872
人民法院审理一案件 发布:2025-09-15 13:58:08 浏览:302
耿宝建律师 发布:2025-09-15 13:51:45 浏览:72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发布:2025-09-15 13:17:46 浏览:742
2013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下载 发布:2025-09-15 13:06:06 浏览: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发布:2025-09-15 12:45:50 浏览:396
劳动法十年员工 发布:2025-09-15 12:45:47 浏览: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