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基金会是不是经济法关系的主体

基金会是不是经济法关系的主体

发布时间: 2021-02-05 22:13:23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组织 是对的还是错的

一、错,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国家机关、社会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个人。
在这里不能说主体主要是组织。就算以数量而言,公民个人都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公民的数量一定比公司等组织数量为多,但仍然不能说主体主要是公民个人。

二、只能针对具体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来判断,而不能笼统地说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什么。
法理如下: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也称经济法主体,是指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法享有权利(权力)和承担义务的社会实体。
由于主体的社会活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同一主体可以参加不同的法律关系。由于法律关系的性质不同,同一主体在不同法律关系中的性质、地位也有所不同。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经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来进行理解。
1.经济法主体一定是被经济法律、法规所规范的社会实体。
社会实体是自觉地、能动地进行社会活动的个人和社会组织,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直接参与者,能够以自身的行为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并对其行为的社会后果承担责任的国家机关、社会经济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当社会实体参加其他社会关系并为有关法所调整时,便成为其他法律关系的主体。
2.经济法主体是可能参加或实际参加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主体。
经济法主体可分为经济活动主体、经济竞争主体、经济管理主体、经济监督主体和经济调控主体五大类。
3.经济法主体是经济权利(权力)义务的主体。
并不是所有的社会主体,法律主体都能成为经济法主体,只有拥有权利(权力)和义务的经济组织、国家经济机关等,才能成为经济法主体。
4.经济法主体之间存在着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不同。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隶属关系。而在经济法律关系中,由于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主要是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因此,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和许多层面上都存在一个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管理者依法行使法律规定的职权,而被管理者应当依法接受管理者的管理。
总之,经济法主体是法律设定的社会实体,是社会主体中的法律主体,是法律主体中的经济权利(权力)义务的主体。如果法律没有规定具体的经济权限,则任何主体都不成为其为经济法主体。社会主体只有依据法律的规定,参加现实经济法律关系,才能达到自身的一定经济目的。我们只能针对具体的经济法律关系来判断其中的主体,以及多寡。

Ⅱ 下列属于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1、A:国家权来力机关 B:审判机关 C:检察源机关 D:国家行政机关2、 以下属于私权介入的调整方法的是A:中央国家机关向国内某著名反病毒软件厂商采购正版软件 B:某年我国财政部发放国债160亿元 C:某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500亿元 D:政府向国家农电公司投资数亿元用于支持农村电网改造 3、被各国法学界公认为现代竞争法标志的是A:匈牙利《反不正当竞争法》 B:美国的《谢尔曼法》 C:德国的1896年《反不正当竞争法》D:我国台湾地区《公平交易法》4、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A:各种经济关系B:特定的经济关系C:经济法律关系 D: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5、 财政法所调整的财政关系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财政收支管理关系 B:财政管理关系 C:财政活动程序关系 D:财政管理体制关系 我来回答匿名

Ⅲ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中的社会组织包括哪些

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包括:经济管理主体、经济活动主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在专一定条属件下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机关和国家作为整体除作为经济管理的主体外,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活动关系的主体。(1)、经济管理主体:主要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2)、经济活动主体:这类主体主要有,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和公民个人。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亦称经济法的主体,是指在经济管理和协调过程中依法独立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享有经济权利的当事人称为权利主体,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称为义务主体,它们是经济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

Ⅳ 经济法的主要主体是什么

经济法主体是抄在国家协调本国经袭济运行过程中,依法享受权力和承担义务的社会实体。

经济法主体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享受经济权利的一方为权利主体,承担经济义务的一方为义务主体。

经济法主体有某市财政局、某研究院、某公司的子公司、公民某某等。经济法主体资格是指当事人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享受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资格或能力。

(4)基金会是不是经济法关系的主体扩展阅读:

经济法主体的分类

1、国家机关。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等。

2、企业。主要包括各类法人企业、公司及其他非法人企业。企业是联系作为经济管理主体的国家机关和作为消费主体的单位和个人的重要纽带。

3、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

4、社会团体。主要包括党团组织、工会、妇联、行业性、职业性协会及公益性、学术性团体等。

Ⅳ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包括哪些


主体:⒈
国家机复关——制税务局、工商行政管理⒉
企业⒊
其他社会组织⒋
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内部单位⒌
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公民⒍
国家——发行国债
公民——国籍
人民——政治
公民(自然人)——外国人、无国籍人

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法人(组织)
公民行为能力:受年龄、智力限制18周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0~18周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10周岁以下——无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权利能力(经营范围):始于登记,终于倒闭与公民的区别:⑴
能力不一致

权利之间不一致

有些公民有,法人则没有
条件:⑴
依法成立⑵
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⑶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⑷
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内容——权利与义务

客体(标的)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注册→
法律事实(原因)
登记

法律关系产生、变更、终止(结果)
四、法律行为五、代委托代理(授权范围)
法定代理
指定代理
六、经济法律责任
过错→
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产生法律后果,但还是希望发生,放任不采取急救措施。

过失——明知自己的行为产生法律后果,由于自己的轻视、忽视。
七、诉讼时效
普通时效——2年~20年
特殊时效——1年
起算→
知道(明示)
国家强制性规定

应当知道(推定)

Ⅵ 经济法关系的主体有哪些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k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要素要掌握)

(一)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及含义

是指在经济管理和协调过程中依法独立享受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

1.能够以自己名义独立地参加经济法律关系。即使是国家机关代表国家参与经济管理、经济协调法律关系,也不是以国家名义,而只能以自己名义独立地进行经济法律行为。

2.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担当者。

3.能够独立地承担经济法律责任。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一定财产权,有相应的财务作为承担责任的物质基础。

(二)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取得方式

1、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国家各级权力机关批准成立;

2、依照法律和法规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批准成立;

3、依照法律、法规或章程由经济组织自身批准成立;

4、依照法律、法规由主体自己向国家有关机关申请并核准登记而成立;

未取得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的组织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不能从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不受法律保护。但是,依法成立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也只能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范围内参加经济法律关系,超越法律规定或认可范围的,则不再具有参加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就是,超越了法律规定范围,就变成不合法的了,就没有资格了)

(三)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范围

1、经济管理主体。其主要为国务院及其承担经济管理职能的部、委、局、会、行和地方政府及其相应机构,也包括各级权力机关,以及国家和法律授权而承担某种经济管理职能的其他组织等。

2、经济活动的主体。

包括:各类企业;职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公民个人。

此外,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虽不具有独立法律人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国家机关和国家作为整体,除作为经济管理的主体之外,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活动关系的主体。如发行国债,国家作为债务人。

Ⅶ 经济法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内部组织,请问:内部组织的定义是怎样的社会组织又有哪些

经济法主体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
内部组织不属于经济法的主体。
社会组织,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保险业协会等等,就属于社会组织。

Ⅷ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亦称经济法的主体,是指在经济管理和协调过程中依法独专立享受经济权利属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享有经济权利的当事人称为权利主体,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称为义务主体,它们是经济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

Ⅸ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

1,经济法律来关系主体包括:经济管理主源体、经济活动主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机关和国家作为整体除作为经济管理的主体外,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活动关系的主体。
(1)、经济管理主体:主要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2)、经济活动主体:这类主体主要有,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和公民个人。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亦称经济法的主体,是指在经济管理和协调过程中依法独立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享有经济权利的当事人称为权利主体,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称为义务主体,它们是经济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

Ⅹ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什么

1,经济法律关系复主体包括:经济管理主制体、经济活动主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机关和国家作为整体除作为经济管理的主体外,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经济活动关系的主体。
(1)、经济管理主体:主要是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2)、经济活动主体:这类主体主要有,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和公民个人。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亦称经济法的主体,是指在经济管理和协调过程中依法独立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享有经济权利的当事人称为权利主体,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称为义务主体,它们是经济法律关系的第一要素。

热点内容
婚姻法期货 发布:2025-09-15 15:56:13 浏览:229
保健产品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15 15:37:06 浏览:955
共和国民法典内容 发布:2025-09-15 15:18:00 浏览:704
吴江法院法官电话 发布:2025-09-15 15:10:40 浏览:872
人民法院审理一案件 发布:2025-09-15 13:58:08 浏览:302
耿宝建律师 发布:2025-09-15 13:51:45 浏览:72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发布:2025-09-15 13:17:46 浏览:742
2013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下载 发布:2025-09-15 13:06:06 浏览: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发布:2025-09-15 12:45:50 浏览:396
劳动法十年员工 发布:2025-09-15 12:45:47 浏览: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