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对出轨一方的经济赔偿
1. 最高法规定婚内出轨方要做出赔偿,你觉得合理吗为什么
个人觉得最高法规定婚内出轨方要作出赔偿是合理的。法律存在的目的是在维持社会的公平和稳定,而婚姻破裂可以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财产纠纷、子女抚养、老人赡养等,这些问题都有可能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在法律上对于离婚问题一直持谨慎态度,并且尽可能的在法律层面上保证离异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
任何法律条款的制定都是经过详实的数据调查,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最后形成的,其存在的意义都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社会事件做出的防范性措施。近些年来,我国的离婚率越来越高,因为离婚财产纠纷问题产生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如果婚姻法更加的宽容,则会导致很多人漠视婚姻的存在,这对于社会的稳定是有害的,所以新的婚姻法依据已经发生的事实情况才会制定这样的条款,除了保证离异双方的经济利益以外,还有限制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不良行为的作用。
2. 新婚姻法夫妻一方出轨有什么赔偿,赔偿的数计
通常意义上的出轨,导致感情破裂的,不影响夫妻财产分割,原则上仍然是一人一半。如果长期出轨与人通奸的,可以适当少分。
婚姻法规定的有过错,只能是《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情形。即,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此时无过错的一方提出财产上的赔偿或者精神上的赔偿,法庭从法律的功能和目的角度来讲应该予以支持。在婚姻关系中如果一方有上述行为,给婚姻的另一方造成的精神上的伤害是无法抚平的,法律规定这样的精神损害的赔偿,正是基于一种对于配偶权的保护。
(2)新婚姻法对出轨一方的经济赔偿扩展阅读:
《婚姻法》第46条规定的损害赔偿范围,太过狭窄,长期出轨通奸被排除在外。
现行《婚姻法》仅仅是列举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五种情形: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足以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长期通奸、吸毒、赌博等等,统统被《婚姻法》排除在外,
比如长期出轨通奸,实际上与重婚、同居的本质区别在于后两者是公开行为,而前者是隐秘行为,从危害程度来看,长期通奸重婚、同居并无较大的区别,也严重侵害了无过错方的配偶权,如果因此而导致双方夫妻关系破裂的,无过错方理应有权请求离婚损害赔偿。
但目前的法律是排除这种情形的,受害者权利就无法得到保护,这无疑助涨过错方的嚣张气焰。这是现有《婚姻法》的一个漏洞,但现实就是如此啊。
不过,后来最高院《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8条第2款的规定,当配偶一方的人格权遭受对方非法侵害,并导致严重的精神后果时,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过错方承担包括交付相应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内的民事责任。
因此,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如果一方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对方长期出轨与人通奸的,在离婚分割财产时,人民法院可以对其少分。
精神损害赔偿,是随着《民法总则》的公布实施而在中国建立的一项新的民事法律制度,是中国公民权益的拓展。
精神损害赔偿是因侵犯人格权致使公民受到精神上的痛苦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侵犯公民的人格权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物质上的损害,如受害人进行治疗的费用,一是精神上的损害,如受害人心理创伤和精神痛苦。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既指对物质损害的赔偿,也包括对精神损害的补偿。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予以赔偿不能弥补受害人名誉,荣誉等损失时,还需要用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来解决。
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在于以物质形式弥补和减轻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和心灵的创伤,慰籍受害人的感情世界,对侵权人予以制裁。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只限于上述法律规定的人格权种类,不能任意扩大。
3. 新婚姻法,女方出轨提出离婚,男方是否可以要求经济赔偿
一方有过错的例如“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另一方可在离婚时要求对方给付赔偿,实践中这种赔偿称为“精神损害抚慰金”,具体数额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法院可以判决。
涉及法律:
《婚姻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4. 新《婚姻法》如果一方出轨,夫妻共同财产怎么分配
对于一方的出轨行为,首先要确定该行为是不是属于法律规定的照顾无过错方中的内过错行为。如容果不是,那么在财产分割上,则与普通的离婚财产分割没有很大区别。如果是过错责任中的重婚、与他人同居两种行为的,则在财产分割时,法院会考虑出轨一方对婚姻的影响,在照顾无过错方的基础上公平分割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