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劳动合同法真实案例
㈠ 关于劳动法的真实案例,我该怎么办
保密协议......这个抄和新劳动法袭不违背,因为一旦签订保密协议,虽然不存在违约金等,但是,意味着在保密期内,你不得再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
你们在哪?工资这么低?有无违法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没有的话,很遗憾了,因为开的工资不违法,只要没有如不给办保险,不给加班工资等违规现象,就没办法的说。
这种事,只能和厂方协商解决,如果你觉得待遇太低,那就不做就是了。没有签订合同的话,对方不能约束你,你可以跳槽嘛。
现在因为对方不涉嫌违法行为,到哪投诉和诉讼都没用,只有对方有违法行为才可以处理。
㈡ 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急!!
回答这个问题时需要明抄确一些时间概念,不同时间段通常指08年以后和之前,分析如下:
问题一:
1、2年劳动合同,试工期为6个月违反劳动合同规定;试工期过长;
2、关于乙肝方面,国家有规定,只有在食品、医药等法律规定行业有特别要求,而公司以此为由解除劳工合同违法;
问题二:
关于李某和B公司是否当承担违约责任,需要了解李某在A公司是否签订了保密协议或者竞业限制、或合同中有相应规定,如没有此方面的协议则不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有,则需按照国家和公司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问题三、
1、A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对超出合同法定试用期的薪资应按转正薪资支付给李某;
2、A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理由不充分,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有权追究公司违约解除合同的相应责任。
㈢ 《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
这里分为几点:
1、企业作为用工单位,是否具备经济处罚权的问题。
在《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实行时期,国家通过该条例,明确"给"了企业经济处罚权、行政处罚权,迟到旷工等行为可以被经济处罚,也可以给予警告记过开除等行政处罚;
国家早就意识到了,“给”一个企业经济处罚权是不妥当的,企业不是国家的执法机构,没有经济处罚。所以2008年1月15日,该条例被废止,代之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等劳动法律法规约束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劳动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再给企业经济处罚权,企业所有的经济处罚行为均是违法的,没有法律依据。
2、违约金。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除了两种情形可以约定违约金之外,其他的违约金约定条款均属于无效条款,是违法的。
这两种情形是:专项的技能培训和同业禁止竞业约定。就是单位为员工提供了专项的技能培训,签署了培训协议的,可以在培训协议里约定服务年限,违约可以收取违约金,违约金不得大于培训费,并且应以年限折算。保密竞业禁止,约定了之后,员工须遵守,同时单位应支付保密费,规定员工不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在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寻找工作,否则可以主张违约金。
除这两种情形外,其他的违约金均属于非法的。
启示就是要认真学习劳动相关法律法规,要不然就会出现木然的情形。
被克扣的工资都是可以主张回来的,违约金也不需要理会,而且以此理由辞职也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
㈣ 有关《劳动合同法》的案例
岳某有权要求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㈤ 违反劳动合同法案例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典型案例
【案情介绍】
宋某是一名2012年毕业的大学生,经过应聘于2012年10月13日来到石家庄赢弗外语培训学校做课程顾问工作。宋某在该学校经历了半个月的学校所谓的培训期,之后,学校只是以口头的形式约定了一个月的试用期,工资1000元,没有与宋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未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该学校还向所有员工索要工作服的保证金600元,并且与员工签订了一份有关培训费的协议书,其中约定了培训费用1000元,服务期限6个月,然而宋某只是接受的岗前培训。宋某上班期间,几乎每天都会延长下班时间,少则半个小时,多则两三个小时。一天,宋某因家中有事,向部门经理请假一天,部门经理却一反常态,在11月29日向宋某下达通告,要么再延长一个月试用期,要么于11月30日提前结束试用期辞退宋某。对于部门经理的无理要求,宋某气愤离开学校,并求助于律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件评析】
本案例中,用人单位石家庄赢弗外语培训学校违反劳动合同法,侵害了其员工宋某的合法权益,有证据证明,学校存在以下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自用工之日起不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与员工约定和实际所发工资均低于石家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勒令员工延长试用期;在试用期内,没有对员工说明理由,提前无故辞退;要求员工缴纳保证金;与员工签订实为岗前培训而名为专项培训的培训费协议;经常要求员工加班,但不支付加班费。
第一,学校自用工之日起,不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员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二,学校与员工约定和实际发的工资均低于石家庄月工资最低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0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2011年7月1日河北省人社厅下发《关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石家庄市区及郊区,月最低工资1100元。很显然,学校与员工约定的工资仅为1000元,明显低于石家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补发差额;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拒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学校违反约定试用期。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之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学校与宋某口头约定试用期为一个月,而在试用期即将结束时,提出延长一个月的试用期,明显违反劳动合同法中有关试用期规定。
第四,学校违反劳动合同法,在试用期内,没有正当理由辞退员工。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对新招录的员工进行各方年的考察期限,是一个双方互相了解的过程,在试用期内,一方面可以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给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与录用要求相一致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维护员工的利益,使员工了解一下单位是否符合劳动合同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1项,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员工,用人单位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依据法律,学校需要举证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且录用条件需要在招聘员工时书面告知,然而,学校不给任何理由,不进行任何说明,任意辞退员工,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学校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五,学校违反劳动合同法,要求员工缴纳保证金。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禁止以各种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然而有证据证明,学校要求员工缴纳600元保证金,以担保员工工装费,这显然是违反法律的。
第六,学校与员工约定无效的培训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2条第二款规定的培训费用,包括用人单位为了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支付的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以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然而,宋某在学校接受的是岗前培训,这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学校却移花接木,以岗前必要培训当做是法律规定的专项培训,这些做法都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
第七,学校经常让员工加班,但不支付加班费。学校已经明确约定了具体工作时间,然而学校不严格遵守已经制定的时间制度,经常延长工作时间,员工加班后还不支付加班费,违反了劳动合同法,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㈥ 求解劳动合同法案例
你好,根据你的提问,作如下回答:
1、该机械厂的裁员程序不合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裁员二十人以上,除了向工会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意见之外,裁员方案需要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该机械厂没有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就进行裁员;
2、在被裁减的员工中,何某不应该被裁。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以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2)戴某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如果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也属于不应当被裁的员工。
3、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不合法。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2)楼主没有给出案件的发生年份,但楼主的问题是“劳动合同法案例”,所以该案例的年份应当在08年以后发生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12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都会超过1000元,机械厂支付1000元的经济补偿,明显不合法。
4、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案例中已明确指出“该厂引进先进技术”,吕某等人的技术不符合录用条件,该机械厂可以不录用。如果吕某等人的技术符合录用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主张优先录用权。
以上意见供你参考!
㈦ 劳动合同法的案例
1.劳动合同整体有效,但是关于保密的约定因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相抵触而属于版无效权条款。
2.无效。
3.是的。2008.1.1前适用劳动法,2008.1.1起适用劳动合同法。
顺便说一下,2008.1.1起实施的是劳动合同法,与1995.1.1起实施的劳动法是两部不同的法律,劳动法并没有废止,两部法律同时有效,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一致的,以后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