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素质法
❶ 《社会保险法》六十三条中
第六十复三条用人单位未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这里【有关行政部门】是指县级以上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社会保险征缴机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下属机构,下属机构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决定,不独立行使财产执行权。
❷ 请问深圳市考中的社会保险执法素质测试怎么准备谢谢,在线等
今年刚改革的,好像没多少资料吧!你考哪个职位的?基础知识部分准备跟以前差不多,回资料也不少,可以答用官方出的书,倒是专业知识部分的资料比较少…淘宝上有《社会保险执法素质测试》专业部分的书,但不知怎么样,可以参考下,望采纳!加油,好运!
❸ 社会保险法制度是什么啊
社会保险法总则里面,已经明确写明了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制度。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 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第六条 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第七条 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第八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第九条 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
❹ 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区别
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普遍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国家、用人单位、个人责任分担的原回则;基本社会保障答与提高生活质量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保障水平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主要分为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优抚安置法。
我国社会保险法包括医疗、疾病、失业、老年、工伤、生育、伤残和遗属八个项目。
优抚安置是优待、抚恤、安置三种待遇的总称。优待是指对义务兵家属和抚恤补助对象发给由群众负担的优待金;抚恤是国家对伤残人员和牺牲、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物质抚慰形式,包括伤残抚恤和死亡抚恤;安置是提对复员退休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及其随军家属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安置。
❺ 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是什么
社会保险法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拒不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处理。
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七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属于社会保险服务机构的,解除服务协议;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执业资格的,依法吊销其执业资格。
第八十八条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九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社会保险基金、用人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履行社会保险法定职责的;
(二)未将社会保险基金存入财政专户的;
(三)克扣或者拒不按时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
(四)丢失或者篡改缴费记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记录等社会保险数据、个人权益记录的;
(五)有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的。
第九十条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擅自更改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费率,导致少收或者多收社会保险费的,由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其追缴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或者退还不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九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或者违规投资运营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责令追回;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九十二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泄露用人单位和个人信息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给用人单位或者个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三条国家工作人员在社会保险管理、监督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九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❻ 中国社会保险法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及其他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的情况下,失业和生育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坚持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广,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式,社会保险水平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应该是兼容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有权查询缴费记录,记录中的个人利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服务。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有权监督其支付的保险费的单位,个人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条严格监督社会保险基金。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中央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和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有效的操作。
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第七条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社会保险的社会保险。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保险管理,或与其他相关部门负责社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保险在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第八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记录的个人利益,社会保险待遇支付工作。
9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的重要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监察事项有关雇员“社会保险权益。
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
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缴纳的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
员工的个体工商户,雇主的员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费应由个人支付。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养老保险由国务院的工作人员。
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雇主和个人的贡献,以及政府补贴。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雇员的薪金总的比例。
工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他们的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帐户。
员工,而不是雇主的个体工商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员工,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按照国家规定,表示在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应支付年内视同缴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政府补贴。
14个个人账户可能不收回他们的计费率不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15个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支付工资,本地员工的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因素。
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法定退休年龄达到累计支付满15年,每月基本养老金。
个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法定退休年龄,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至少15年,每月的基本养老金;也可能被转移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的规定享受退休福利。
第十七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疾病或者非因工死亡家属可领取丧葬补助和退休金;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因病或非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接收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根据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第十九条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我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计项统一发放。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条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第二十一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接受每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二条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中央政府的实际情况,按照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
基本医疗保险
第23条员工应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按照国家规定的第三章。
员工的个体工商户,不能参与雇主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和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二十四条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
第二十五条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有能力的人,残疾人,低收入家庭60岁以上和未成年人的个人捐款的一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的损失。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第26条。
第二十七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达到国家规定的累计年的,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退休后支付,应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期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的长度。
第28条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医疗咨询,标准,以及紧急医疗服务,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第29条被保险人的医疗费用,应支付的部分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向资产负债表。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远程医疗,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30条以下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二)应当由第三人承担;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
(d)在国外就医。
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医疗费用,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的第一个实例,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第三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应当向第三人有权收回相同的。
31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管理服务的需要,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医疗机构应当提供被保险人的合理且必要的医疗服务。
第三十二,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我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章工伤保险
第33名员工参加与工作有关的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34条的基础上,不同部门的风险程度的伤害,以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在各行业确定保险费率。差别费率和保险费率按行业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和颁布。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工伤保险基金根据损伤的发病率和工业的的雇主保险费率的,确定用人单位缴费率。
第35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利率。
第36条在事故中受伤的工人由于工作原因或者患职业病和工伤鉴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识别能力,工作无行为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有关的伤害,和工作能力的评估应该是简单和方便。
第37条因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人我的工作造成人员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醉酒或吸毒
(B);
(三)自伤或自杀;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的处理与工作有关的伤害;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统筹外医疗交通住宿费用;
>
(d)安装成本配置残疾辅助器具;
(五)生活不能自理,护理,生活工作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至四个工伤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器械补助金;
<BR /(八)死亡的葬礼,他的家属接受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
(九)工作能力鉴定费。
第三十九条因工伤发生以下费用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和福利;
(二)五,六个残疾工人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c)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享有一时间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40条受伤的工人的基本养老金条件,暂停发放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从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第41条规定的雇主是不合法的工伤保险,工伤,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工人。雇主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第一个实例。
工伤保险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按照本法第63条的规定中恢复过来。
第四十二条造成工伤由于第三人,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应当向第三人有权收回相同的。
第43条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
(b)拒绝接受鉴定的工作能力;
(三)拒绝治疗。
❼ 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是进行保险活动,解释和执行《保险法》的基本依据,主要版有:
①遵守法权律与行政法规的原则
保险活动属于民事活动,因此保险当事人必须遵守法律与行政法规。因为只有守法,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违法就就受到制裁。保险活动的当事人,不但要遵守《保险法》及有关的行政法规,而且要遵守国家所有的法律与行政法规。
②自愿原则
③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是,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民事主体在保险活动中,要维持双方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平衡的立法意志,即立法者要实现以上三方利益平衡的要求。
④境内投保的原则
⑤
公平竞争的原则
⑥专业经营的原则
❽ 社会保险法
2016最新社会保险法(全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第六条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第七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第八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第九条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第十四条 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第二十一条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按月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第二十二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
第三章 基本医疗保险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三十条 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
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三十一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管理服务的需要,可以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签订服务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医疗机构应当为参保人员提供合理、必要的医疗服务。
第三十二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第四章 工伤保险
第三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十四条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和行业内费率档次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和所属行业费率档次等情况,确定用人单位缴费费率。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
(二)醉酒或者吸毒;
(三)自残或者自杀;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三十九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❾ 简述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1、强制性原则
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原则是社会保险基金三方负担筹集的原则的保证。一方面,受到利益的驱使,很难保证雇主自愿为其雇员加入社会保险并承担相应的保险费用;另一方面,尽管参加社会保险的直接受益者是广大劳动者,但劳动者的个体差异很大,其具体情况纷繁复杂,使其自愿地加入社会保险体系并按期如实地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在实践推广中也是非常困难的。在社会保险的参预与费用的缴纳等方面必须实行强制性原则,这样才可以有力地保证社会保险的推广和运作。
2、保险基金征用法定原则
保险基金征用法定原则可以说是强制性的派生原则。它包含着两层基本含义:一是保险基金的征收法定;二是保险基金的用途法定。保费征收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保险费用征收的种类和费率的确定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任何社会保险机构和其他机构不得未经法律授权而擅自改变。如果对保费征收的权限不加以严格限制,就可能出现保险费率和种类变动失控,加重投保人负担,促成社会不安因素。另一方面,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用途对基金进行妥善的管理和运用。通过对保险基金征用进行严格的法律限制,可以更好地防止相关机构对权力的滥用,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作。只有保证社会保险基金按照法定用途使用,社会保险才能正常运行。
3、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给付和具体纠纷的处理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要求社会保险体系中每一个成员承受的负担与其自身的经济状况保持一致;而相同社会经济区域条件下的投保人所获得的基本保障也应当是相同的,不论其最初缴纳的保险费用的多少。在出现社会保险纠纷时,应以此项公平原则作为处理事务的指导精神。社会保险实际上是一种收入的再分配,使收入在不同年龄、健康状况、时期以及就业机会的人们之间发生转移,虽然它在缩小贫富差距上的作用不尽人意,但却可以改善整个社会的福利状况,符合实质公平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