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历史批评法写的论文

社会历史批评法写的论文

发布时间: 2021-02-26 22:37:52

① 社会学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是一样的吗

就我个人理解,社会批评站的角度是现在,社会历史批评是站在历史的那个角度是好是坏!!写论文的话应该是在这两个角度去评论,去写。楼下的两位回答的也不错啊!!具体你是评论什么样的著作,求详解!!

② 批评史论文怎么写

像这类文章的话,一般先引出相关的史实,然后对这个史实作一些理性的分析,然后来据此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看法,这里这里文章啊,你可以有个现象入手,然后分析现象,最后再总结提出你的观点

③ 如何用社会历史批评评《英雄》

2006-12-29 14:06:52

大中小
形式主义害死你,张艺谋

在批评张艺谋之前,我先想,他一定会反驳的,如果要反驳,我认为他最好能引用美国前总统里根的一句话。他说:这就像一座山,山在那儿,有人要爬它,山就是这种感觉,为什么有人要登山,山的感觉就是这样。的确,现今的张艺谋就像电影界的一座山,让人仰止。像我这样无名的嚣小当然也就很想爬上这座高山,来证明一下自己。反正我今天就是要批评张艺谋了。在时下媒体都被红包收买的年代,有许多真实的声音都被掩盖了,于是媒体上都是让人恶心的表扬,没人敢对大师进行批评。

批评张艺谋先从《英雄》说起,《英雄》就是一部对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经典电影《罗生门》的拙劣模仿。张艺谋的想法可以看出是好的,想模仿三角度叙事,但是他只学了皮毛,只是借了《罗生门》的形式,而没有学到《罗生门》的神韵,《罗生门》最终讲的是人性都是自私的,三个人三种不同的解释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自己好,别人不好。张艺谋没有学到这点,因此《英雄》里的故事情节七零八落,最后也没讲明白自己要说什么。这主要和张艺谋的出身有关,张艺谋是学摄影的,因此对文本的把握能力很差。在电视圈里有一个潜规则,(借用一下潜规则这个词,现在潜规则都快变成色情交易的代名词了,悲哀)就是当记者的,当编导的可以转行当摄像,很容易,但是当摄像的想当记者、编导,就很难,很难。因为摄像看到的大多是表面上的东西,写作永远是摄像的一道坎。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张艺谋对讲故事无能为力的情况了。张艺谋拍摄的武侠电影永远都是场面宏大,故事孱弱、苍白。

包括他第二部武侠电影《十面埋伏》,原本以为接受了《英雄》的批评之后,张应该痛下决心,努力写好剧本,没想到《十面埋伏》出来以后,整个是一个古装版的《无间道》,做为大师一点原创都没有,四处抄袭,抄袭完日本人,又抄袭香港同胞,我真替他悲哀。但是抄袭你就好好抄袭,他还不,非得把故事讲得乱七八糟,一点逻辑和道理也没有,官府好像只有两名官差,就是刘德华和金城武,也没有上司,也没有同事,飞刀门倒是一大堆人,我气得自己都说乱了。这两个都是老片子了,少说两句。

接下来说说《黄金甲》,我看了《黄金甲》之后,最大的感觉就是漏洞百出。

张艺谋一直被人诟病的就是剧本,于是这回他干脆就直接喊出来,我就是要翻拍《雷雨》,《雷雨》剧本经典,这回你们大家没话说了吧。岂不知照猫画虎地学,还是把一个的《雷雨》拍得乌烟瘴气。整个电影我就记得两团白肉在我眼前晃来晃去。

首先,整个皇宫就一家五口人,周润发和巩俐就像两公婆,根本不像皇帝和皇后。叫一个没上过小学的人都知道,古代的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后宫里,除了了皇后还应该有其他妃子,我查了一下,什么贵妃啊、嫔妃啊、才人啊、御女啊,皇帝的家里好多人。但是到了《黄金甲》里,这些都没有了,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老外要是看到了,一定会以为中国很早就尊重女权,民主进程一下子就推进了1000多年。过重阳节是全家人聚会,后宫里的妃子也是皇帝的家人,当然有权也应该和皇帝一起过。但是电影里看不见妃子,为什么?因为《雷雨》里面没有,张艺谋也就不知道应该加几个妃子进去。

而且唐朝以降,都设有三省六部,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但是电影里一个宰相、大臣也看不到,48小时里,也没看见皇帝亲临朝政。作乱谋反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不和大臣商量。最起码也应该了解一下大臣们的立场。

还有整个后宫无论皇上、皇后、皇子都住在一栋楼里,感觉这个皇帝太寒酸。怎么着也得一人一个大别墅啊,最起码皇后住慈宁宫,然后去什么乾清宫(我瞎说的)找太子,要穿门过院,结果巩俐一人在楼道跑来跑去,好像从503串到505一样。难道唐朝皇帝也提倡节约型社会,开始住塔楼了。

还有很多,都懒得说了,总之张艺谋缺乏对文本的把握,不知道什么是逻辑,什么是真实,只知道用大色块、大场面来拼凑,完全是形式主义。而且电影里大量的无意义的大场面镜头也打破了故事的叙事。他把《雷雨》的故事生硬地搬到了古代,完全没有改动,一点看不出他对《雷雨》、对电影的诚意。

所以,让张艺谋做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倒很适合,因为那个需要大场面,但是当导演,他就缺点东西,缺什么,思想。

这么大的投资,这么大牌的演员,找谁导演都能卖到这样的票房,因此票房说明不了问题。大导演要有原创精神,有自己的思想。李安能成为国际著名的导演,不是因为他拍的东西场面大,票房高,而是他的电影里一直融入了他自己对文化的思考,对于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的思考。

而张艺谋恰恰缺的就是这一点,这些不是他抄袭一个经典剧本就能改变的。

前几天偶然在电视上看了一部英、德合拍的电影《我爱贝克汉姆》,原以为只是一部追贝克汉姆的烂片子,结果看完才发现,原来这是一部以英国女子足球发展为背景,反映在英国生活的印度人生活状态和追求的电影,片子的主题是这些印度人在英国生活多年,一直不能融入英国的主流社会,但是他们不甘逆来顺受,自强不息,最终靠自己的天分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誉。这样一部小制作的电影我都能看到导演背后的诚意,但是在《黄金甲》,我什么都看不到,只能看到一群无知少女,袒胸露背,在我眼前晃来晃去。

表面上的宏大、奢华掩盖不了电影本身的苍白,虚假的形式主义也挽救不了张艺谋的电影事业。

说了很多,说得比较凌乱,也不成逻辑,慢慢看吧。

最后总结一下,形式主义害死人,不,形式主义害死你,张艺谋。

④ 围城的社会历史批评

1,社会反映的层面 第一层我用比较常见的社会学的批评,也就是常说的反映论。中学语文老师都喜欢让同学概括,这是必要的,是一种训练嘛。概括是“通过什么什么,反映了什么什么”,它的主题是表达了什么什么。这种批评的方法来看,《围城》确实有它写实的一面,就是说它有反映生活的一面,它的生活描写呀,确实能够体现40年代中国战争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情景。确实,我认为通过读《围城》,是可以了解40年代中国的一些情况,比如说教育界的情况,比如说城市里面的情况,知识分子的状态。就是说它描写了现代中国的一些生活的情景。其实呀,钱钟书在他小说的开头序言里面就说了,他写现代中国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那就可以说是世态人情嘛。这是我们读《围城》时应该注意的。有个批评家写过一篇文章,说《围城》所写的是旧社会的一个小小的漩涡,曲折深刻地反映了那个社会的一个角落,是行将崩溃的社会生动的写照,是对那个腐朽社会的抗议。对这种说法现在有的年轻的评论家可能不以为然。其实我认为《围城》是有这层意思,就是说《围城》它有揭露性的一面,就是写4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特别是对社会上那种陋习,精神上的落后,有些描写呢,是非常真实的。 如果我们从社会学批评这个层面理解,《围城》确实是有认识的作用,这个层面叫生活描写的层面。生活描写层面可以帮助了解现代中国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东西,有认识历史的价值。通常我们说“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比如通过这个描写反映了40年代中国的一些情况,这个话大家不要一听就讨厌,它还是有它的道理。这种批评以前是主流批评,有它的功能、特色,比较重教化,重意识形态,把作品看成是一个镜子,就是社会学批评经常容易导致的一种状态。它有它的功能,刚才说的,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这是这类批评的一个常见的公式,第一个层面可以用社会学的批评来认识。这个《围城》确实有对中国社会40年代那种落后、闭塞、混乱的提示,这是读的时候我们比较容易注意到的。但是这个生活描写的层面,一般小说都有,是比较浅层的。比较好的小说,比较深的小说,可能还有第二层,第三层,甚至是无数的层。《围城》起码还有二层,那么第二层是什么呢?是文化批判的层面。 温儒敏 从不同层面理解作品的丰富意蕴——怎样读钱钟书的《围城 段С恰返娜

⑤ 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解读分析一部文学作品

《西游记》一书,仙佛同源之书也。……而仙佛之道,又总不离乎一心,此心果能了悟,则万法归一,亦万法皆空,故未有悟能、悟净,而先有悟空。所谓成佛作祖,皆在乎此。此全 部《西游》之大旨也。世人未能参透此旨,请勿浪读《西游》。花果者,木也;水 帘者,水也;铁板桥者,金也;山石福地,则皆土也;心猿以火居其中,可谓五行俱备,故曰“天造地设的家当”。即此便是金丹大旨.咄咄此棒,能大能小,能长能短,倏而铁柱子,倏而绣花针,倏而针复为柱,倏而柱复为针,神明变化,若似乎一一与心猿相配而成者。则知天地之间,无此棒即无此猴,有此猴即有此棒。此猴既称天生圣人,则此棒亦可 称天生圣物.今人说到八戒,辄以伧佣相待,即传中亦明呼为呆子矣。夫以长嘴大耳、脑后生鬃之状貌,而又贪饕口腹,谓之呆子,其谁曰不宜?方才月貌花容,顷刻骷髅 白骨。世间呆男子鉴此,固益通身汗下,知骷髅白骨之不可着迷;世间美妇人鉴此,亦宜急早回头,知月貌花容之不可常保。 西游记一书,自始至终,皆言诚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学,并无半字涉于仙佛邪淫之事。或问《西游记》果为何书?曰实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清代学者)张书绅 吴承恩撰写的幽默小说《西游记》,里面写到儒、释、道三教,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统治意义的神话作品。吴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鲁迅 《西游记》其想像情节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极为鲜明,而且读者面最宽,老少咸宜。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部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北大教授)白化文 没读过《西游记》,就像没读过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一样,这种人侈谈小说理论,可谓大胆。——(法国当代比较文学家)艾登堡 《西游记》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法国大网络全书》

⑥ 社会历史批评的常用手段

社会历史批评注重对文学作品社会历史内容的具体阐释。在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时,社会历史批评通常都从内容出发来评判作品的价值。对抒情性作品,主要分析的是与现实相关的情感表达,对叙述作品,则主要通过人物形象和环境的分析来揭示主题及思想意义。
. 社会历史批评认为,作者的生平际遇对作品的产生有直接影响,作者往往在作品中熔铸了他的生活经历和他对生活的理解以及他所意识到的使命感。通过对作者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生活、创作及其社会理想、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研究,将能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作品。
其一是把握作家所生活的时代、环境对其创作的影响。首先要注意作家所处的社会政治条件对作家的制约,以便于从更广阔的背景上探讨作家的创作动机。其次作家批评还应注意到作家生活的艺术环境及文学思潮对其创作的作用。
其二是通过作品本身去发掘作者的风格和个性。批评家通过作者对题材的选择、对人物的爱憎及结构布局等可以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和艺术追求。
对作家的评价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因此对作家的研究首先要尽可能详尽地掌握作家的生活经历。其次,对作家的研究还应重视作家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发展的历史材料,这些显示作家人生十字路口的材料将是作家研究中的关键的部分。第三,对作家的研究还应注意收集作家的创作自白和文学见解。这方面的材料将表明作家的艺术追求和具体创作过程中的个性特征,成为了解和研究作家创作道路和具体作品的有力证据。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作家的创作谈未必能真实地说明作品情况,这或是由于作家自身表达能力的限制,或是有意讳饰。因此,对于作家的创作谈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做具体细致的分析,切不可盲从或轻信。 社会历史批评的局限与其基本特征是相关的,主要表现在:其一,由于社会历史批评十分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注重对作家生平际遇的研究,因而相对忽略了文学作品的独立价值、它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它的形式因素。由此导致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性研究不够。其二,由于社会历史批评赋予了文学作品太重的社会功用,而使文学作品处于一种尴尬的位置,它必须担负起训导读者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的自主性、创造性未得到应有的尊重。
社会历史批评的这些缺憾在一定程度上为庸俗社会学提供了可乘之机。庸俗社会学的鼻祖是前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和拉普派。他们习惯从政治观念出发来评判文学作品,用阶级分析代替艺术分析,政治标准成了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正常的文学批评变成了政治斗争。 文化因素的渗入使社会历史批评得以深化。它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一方面把文学活动、文学现象作为人类的或民族的文化系统中的组成因素来考察,另一方面又对文学现象中的各种文化因素做全面的、整体的观照。这种批评方法一方面分析作家、作品、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一方面揭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文化构成,阐释其文化意义。可以说,文化与社会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文化的内涵较之社会、历史的内涵更为丰富,更具有纵深感。它不是把文学作品仅仅作为一定社会的反映或时代的产物,而是当做人类经验的一部分。它超越了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更大的自由。
从文化学角度观照文学,主要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文学进行整体观照。不仅全面考察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科技诸方面的关系,而且还须对文学做历史的综合追溯。这种文化视野与社会、道德的角度不尽相同,它更多地是着眼于作品的文献价值,而不做善恶判断。
其次,是对文学做比较观照。这是一种跨越文化的研究。
各民族的文学,既有其相似的经验和形式,又有各自的特点,由此构成比较的基础。通过对不同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借助他国文学和文化的参照,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本国文学的特点,而且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国的文学传统和文化背景。
第三,对文学作品进行文化阐释。如果说从文化角度观照文学是侧重于对文学作品外部联系的考察的话,那么,文学作品的文化阐释则是对文学作品的内部研究,批评家要阐发的是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因素。
其一,探寻文学现象中特定民族的文化心理
其二,揭示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征。
其三,剖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冲突与变迁。
从文化学角度进行文学批评,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这种批评对文学作品的整体、综合的研究打开了人们的思路,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在人类文化的纵横交错的参照系中把握文学作品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更为宏阔的时空构架中重新审视和整合人类文学经验的钥匙,而且顺应了当代世界文化和文学日益走向交流与汇通的大趋势,这将给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以切实有效的指导。但它较多地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文化意义和文献价值,忽略或不够重视文学作品本身的审美追求,因而未能很好地分辨作品艺术上的良莠。

⑦ 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评论平凡的世界

“所复有的理解与解释行为,都是或制公开或隐蔽地在理解历史、文化、传统或现实中去谋求理解和解释人自身,理解因而同时是人的自我理解。在解释与理解历史中,人展开了他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也使传统获得了进入现代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解也是构成作品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作品只有在读者的理解中才可以获得生命力的延续与再生。所以,对《平凡的世界》进行历史的阐释,对其主要人物的历史命运进行深刻的剖析,既使作品的生命力得到延续,也使笔者得到了丰富的历史体验。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种说法在文学的领域尤其得到了充分体现——作家们只是寄根于历史的母体,用自己的人生观、历史观构建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以《平凡的世界》为例,基本的时间顺序是真实性的坐标,剩下的只是阐释的角度与方法的问题。《平凡的世界》这部鸿篇巨制中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无疑成为了路遥历史观的代言人。在黄土高原那片土地上奋斗的人们,用自己的一套生命哲学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历史,这种历史感深刻地表现在书中人物对命运的承当,对苦难的承担上。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151 发布:2025-09-18 08:38:36 浏览:510
经济法中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2025-09-18 08:36:20 浏览:447
法官工作瑕疵 发布:2025-09-18 08:19:56 浏览:599
法院执行电汇 发布:2025-09-18 08:05:13 浏览:321
电大商法2015期末考试 发布:2025-09-18 08:02:04 浏览:931
合同法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发布:2025-09-18 07:55:33 浏览:62
劳动法不经通知可辞退 发布:2025-09-18 07:53:32 浏览:684
做律师的人的性格特点 发布:2025-09-18 07:53:21 浏览:222
举办残疾人法律知识讲座的意思 发布:2025-09-18 07:52:35 浏览:366
道德理想概念 发布:2025-09-18 07:51:57 浏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