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与合同法的效力
1. 合同效力和民事法律行为效力
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
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这个"法律效力"不是说合同本身是法律,而是说由于合同当事人的意志符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国家赋予当事人的意志以拘束力,要求合同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否则即依靠国家强制力,要当事人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的效力可分为四大类,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合国效力的表现。
民事法律行为,一般称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了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行为,按不同标准可以进行不同分类,在我国,民事立法确认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的形式包括明示形式和默示两大类。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具体包括:行为人合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和形式合法。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过程中,约定某种客观情况作为所附条件或所附期限而影响其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约定条件的叫做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而约定期限的即为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
认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因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而实施的民事行为称为“无效民事行为”;(2)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针对欠缺有效条件而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称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3)法律行为虽已成立,但是否生效尚不确定,有待享有形成权的第三人作出追认或者拒绝的意思表示使之有效或无效的法律行为,这种法律行为称为“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
2. 《合同法》对<民法通则>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作了哪些调整有何意义
楼上意思自治和鼓励抄交易都是正解的。前者更重要一些和宏观些,绝对无效相比之下否定了交易方的意思自治权,由当事人自行决定合同是否无效更符合当事人自身的利益,也更符合现实经济生活。
举例更容易理解一些。如甲本向乙定A标准货品,但乙欺诈以B标准货品充抵(B低于A),而甲实际以B标准货品使用可以满足要求,这时确定绝对无效则不利于交易双方的利益,由甲来决定是变更或是撤销更符合实际情况。
而损害国家利益时,因为国家利益存在主主张主体的问题,不宜由具体行为人决定变更或撤销,所以确定绝对无效。
这种变化可以看作是立法的技术性进步和人性化体现。
3. 民法问题:关于合同的效力
大哥,这是合同法的问题不是民法的问题好不好?
只要内容真实,双方认可的合同都是有效的
4. 论民法通则与合同法效力比较
专门法优于一般法,这是意思一致的时候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这是意思抵触的时候
5. 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关于民事行为效力规定的不同
民法通来则与合同法关于民事自行为的效力的规定有重大修改:
1.取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全部无效的规定,改为在民事合同方面的部分有效。
2.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的行为改为效力待定。
3.将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行为,只有侵害国家利益才为无效。
4.增加了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强制性、和限制性规定的行为无效。
5.二者不仅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和新法优于旧法的问题而是合同法已将民法通则做了相应的修改。这是非常关键的。
6. 民法通则与合同法的区别
《民法通则》是我国民法立法过程中的里程碑,同时也是妥协之作。因专为,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不属适合进行大的民法典的立法,于是先出来一个通则性质的民事立法,以为救急。
《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按照传统的民法体系,都是民法典的组成部分。《民法通则》类似于民法典的总则和各编的总则,是原则性很强的规定,《合同法》相当于民法典债编的合同部分,是很具体的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合同法是合同领域的主要调整法律,现行法条件下,相对于《民法通则》属于特别法,依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的原则,只要是合同领域的案件都优先适用合同法,合同法没有规定的,才上溯至民法通则。
至于两法的效力位阶,都是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效力上没有区别。
7. 民法与合同法的区别
合同法是民法的范畴。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内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容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在学术上有两种观点,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我国现行立法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观点,认为《民法通则》是民法这个法律部门的基本法,《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等民事、商事法律均属于大民法的范畴。
8. 解读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关于合同效力的不同规定
1、民法通则中民事行为的效力是通用规定,适用于单方民事行为及多方(含双方)民事行为。
2、后来颁布的合同法关于合同效力的部分仅适用于合同,单方单方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仍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9. 民法通则大于合同法
《民法通则》是我国民法立法过程中的里程碑,同时也是妥协之作。因内为,当时的社会经济容政治条件不适合进行大的民法典的立法,于是先出来一个通则性质的民事立法,以为救急。
《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按照传统的民法体系,都是民法典的组成部分。《民法通则》类似于民法典的总则和各编的总则,是原则性很强的规定,《合同法》相当于民法典债编的合同部分,是很具体的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合同法是合同领域的主要调整法律,现行法条件下,相对于《民法通则》属于特别法,依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的原则,只要是合同领域的案件都优先适用合同法,合同法没有规定的,才上溯至民法通则。
至于两法的效力位阶,都是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效力上没有区别。
10. 《合同法》对合同行为的效力与《民法通则》的规定的差异
合同的效力分来为,有效自 ,无效,待定,可撤销可变更
民法中是法律行为的效力
合同行为的效力也应该符合民法通则的规定,但是他是特别法,应该优于民法,所以在做题时碰到合同就用合同法,其他法律行为的效力就参照民法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