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不平等条约
⑴ 合同 不平等条约法律
好像民法中的原则有一个是:公平原则。我觉得,这份合同如果有效,也是你回可撤销的且他因该答赔偿,如果无效的话你也可以要求他赔偿,主要过错因该在房东身上。“所发生的一切纠纷所和法律责任,均与甲方无关。”这里的纠纷与法律责任所指的主体因该是你与出房东外的第三人吧,如果与房东都无关了的话那租金都不用给了。如果按照房东的理解的话,那就是霸王条款。我也是刚刚开始学法律,您去律师事务所找专业律师咨询。希望能帮到你。
⑵ 合同中的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是否有效
该条款无效,合同是否成立及有效要看具体情况及必备条款。
⑶ 合同中存在不平等条约,但签订了,是否还能补签
合同约定的内容,如果约定符合法律规定的,当事人必须按约定履行义务。但如果合同版约定的权内容明显显失公平,对当事人一方不公平的,对该条约定,合同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协商解决无效的,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⑷ 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自1840年英国用大炮轰开国门,中国与西方列强签下各种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几十条。
条约名称、签订时间及主要内容
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
①赔款2100万银元。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 ④关税由双方共同协定。
2、《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1843年)
①英国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 ②“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3、《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
除取得《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各种特权外,扩大了领事裁判权和关税协定的规定;还规定美舰可以出入通商口岸,美国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
4、《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
除取得英、美两国条约中规定的权益外,还规定有人触犯法国在通商口岸的教堂,清朝地方官要“严拘重惩”。
5、《中俄爱珲条约》(1858年)
沙俄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还把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两国共管。
6、《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
沙俄取得陆路通商和沿海口岸通商的权利,还取得在通商口岸停泊军舰、内地传教、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7、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③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 ④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经商。
⑤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⑥赔偿英法军费各白银二百万两,赔偿英商损失白银二百万两。
8、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
①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尖沙嘴给英国。 ④赔偿英、法军费各增到800万两。
9、《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给沙俄。
10、《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
割让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给沙俄。
11、《北京专条》(1874年)
清政府付给日本白银五十万两,作为日军撤出台湾的条件。
12、《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
①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广东北海为通商口岸。 ②洋货在“租界”免收厘金,运往内地免收内地税。 ③英国可以调查云南通商情况和自由来往印藏等地。
13、《中俄伊犁条约》(1881年)
①中国收回伊犁,但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割给俄国。 ②赔款九百万卢布。 ③俄商在天山南北路贸易不纳税,货物运至嘉峪关减税三分之一。
14、《科塔界约》(1883年)
割斋桑湖以东和以南大片土地给沙俄。
15、《中法新约》(1885年)
①清政府同意在云南和广西两省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 ②中国任用法国人修筑铁路。
16、《中英会议藏印条约》(1890年)
拟定西藏地方和哲孟雄之间的边界。
17、《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3年
开放西藏的亚东为商埠,西藏和印度、哲孟雄边境五年内免税贸易。
18、《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款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9、中国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辛丑条约》(1901年)
①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 ②惩办曾支持宣战的王公大臣,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活动。
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驻兵京津以及京山铁路沿线。 ④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首。
20、《二十一条》(1915年)
①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②日本享有南满、东蒙一带工商、土地、路矿、顾问、借款的特权。
③中国沿海岛屿和港湾不得租借和转让他国。④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 ⑤中国警政和兵工厂由中日合办。
21、《中俄呼伦条约》(1915年)
呼伦贝尔划为“特别区”,规定中国军队非经俄国允许,不得进入该地区。
22、《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1918年)
中国与日本对苏俄采取共同防敌的行动;日军在战争期间可以驻在中国境内与境外作战,两国军队必须互相“合作”。
⑸ 签完合同发现不平等条约可以解除合同吗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下面对哪些合同无效哪些合同可以解除进行说明:
一、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以下五种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如果具有以上情形之一,合同无效,也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合同有效,最好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当事人依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享有合同解除权,则可以通过行使合同解除权来解除合同。一般的合同都不能反悔,否则要承担违约责任的,但是具有任意解除权的合同除外。
二、哪些情况下可以撤销合同
一是对于委托合同和不定期租赁合同,双方当事人都享有任意解除权。
不定期租赁合同有三种情形:
(a)租赁期限6个月以上的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
(b)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
(c)租赁期间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
所谓任意解除权,即不以违约行为、不可抗力为成立条件的法定解除权。不过,如果行使任意解除权给对方造成了损失,解除权人应当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终上所述,你的合同已经生效,不属于以上情况,无法直接解除合同。而且你还履行了几年。所以如果行使任意解除权给对方造成了损失,解除权人应当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如果当事人单方违约,可能会被要求、支付违约金、定金责任或赔偿损失。
建议你们最好协商解决,找到双方满意的方式。
⑹ 签订不平等条约或合同算不算是有效的法律或合同
看法律规定啦
⑺ 不平等条约的合同有效吗
好像民法中的原则有一个是:公平原则。我觉得,这份合同如果有效,也是你版可撤销的且他因该赔偿,如果权无效的话你也可以要求他赔偿,主要过错因该在房东身上。“所发生的一切纠纷所和法律责任,均与甲方无关。”这里的纠纷与法律责任所指的主体因该是你与出房东外的第三人吧,如果与房东都无关了的话那租金都不用给了。如果按照房东的理解的话,那就是霸王条款。我也是刚刚开始学法律,您去律师事务所找专业律师咨询。希望能帮到你。
⑻ 合同不平等条约法律及赔偿
根据您介绍的情况,简要回答如下:
第一,您可以解除与他的合同,另寻您认版为较为适宜的地方权经营,并可以主张由此造成的损失;
第二,您可以主张房东的违约责任。首先,商场装修在客观上造成了您不能正常在商场的摊位进行营业;其次,合同中并没有约定变更地点经营的条款,而商场现在变更地点让您经营,属违约,当然这个违约责任您不能向商场主张,因为您与商场没有签订合同,您只能向房东主张。
第三,至于官司的胜负,因为没有看到合同文本,我不好给你下一个结论。
⑼ 不平等条约
其中: 清朝政府从1841年5月至1912年2月共70年,签411条;北洋军阀政府从1912年3月至1927年5月共15年,签243条;国民党政府从1927年9月至1949年6月共22年,签91条。
主要的就这些:
一、★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0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巧记口诀为:五亿(议)港元——五口通商、议定关税、割香港岛、赔2100万元。广福宁夏(厦)上——傻瓜广福到内陆省区宁夏去上海。
标志: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从此步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租界)。
三、★ 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美国享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四、★ 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冬):法国享有中美《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五、《上海海关征税规则》(1854年):中国上海道和英、法、美三国各派一名代表组成“税务管理委员会”,上海海关成为中国第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关。
六、★ 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⑤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巧记口诀:公开行贿(贿指钱财)——公使进驻北京、开10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赔款共600万两白银。
七、★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巧记口诀:天天准许陪(赔)酒(九)——《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准许华工出国,赔款共1800万两白银,割九龙给英国。
危害:《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八、《天津条约》附件:规定值百抽五原则,即列强进出中国海关的货物,按其价值,中国最多只能征收5%的关税。
危害:大大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九、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中国割让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十、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中国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十一、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中国割让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十二、中俄《改订条约》(1881年)及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中俄《改订条约》又称《伊犁条约》或《圣彼得堡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中国割让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
危害:俄国通过上述不平等条约侵吞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十三、《中法新约》(1885年):①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②在中越边界开辟商埠;③中国日后在广西、云南修筑铁路应与法国商办;④法国从基隆和澎湖撤军。
危害:法国最先取得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侵略势力从此伸入中国云南、广西。
十四、★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巧记口诀:哥哥(割)开厂赔两亿两——割辽台澎、开放沙重苏杭、口岸设厂,内销免税,赔款两亿两。
危害: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帝国主义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十五、《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势力范围。
十六、《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地区,此后长城以北和新疆成为俄国势力范围。
十七、《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1898年):法国强租广州湾,此后广东、广西和云南成为法国势力范围。
十八、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和《订租威海卫专条》(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威海卫,此后长江流域、云南、广东成为英国势力范围。
十九、★ 中国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匈、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辛丑条约》(1901年9月):①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⑥修订商约。
标志: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十、中日“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又叫《民四条约》,由《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关于山东之条约》及另附的十三件换文组成。①中国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②中国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的期限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及内蒙古东部有特殊权利;③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④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⑤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国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
危害:日本企图把中国变为日本独霸的殖民地。
二十一、《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年):当时人们称它为“新二十一条”,①美国国民在中国领土内享有“居住、旅行及经商”的自由;②美国商品在中国享有与中国商品和第三国商品同等的关税、内地税;③美国船舶包括军舰可在中国自由航行。
危害:条约表面上双方享有对等权利,而实际上由于当时中国的远洋运输不发达及生产落后,根本无法与美国平等地实现其中规定的权利。通过条约,全中国领土均向美国开放。美国企业在华享有种种特许的待遇,使中国部分地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沿海及内河航行权。
⑽ 劳动合同——不平等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2号,公布的《集体合同规定》中有版规定第八条集体协商双权方可以就下列多项或某项内容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
(一)劳动报酬;
(二)工作时间;
(三)休息休假;
(四)劳动安全与卫生;
(五)补充保险和福利;
(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七)职业技能培训;
(八)劳动合同管理;
(九)奖惩;
(十)裁员;
(十一)集体合同期限;
(十二)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
(十三)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
(十四)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
(十五)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
第九条劳动报酬主要包括:
(一)用人单位工资水平、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二)工资支付办法;
(三)加班、加点工资及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分配办法;
(四)工资调整办法;
(五)试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间的工资待遇;
(六)特殊情况下职工工资(生活费)支付办法;
(七)其他劳动报酬分配办法。
根据这些,在更改工作岗位是是有权利与单位协商工资问题的。应同工同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