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与法之拾金不还惹纷争

社会与法之拾金不还惹纷争

发布时间: 2021-11-15 15:16:54

Ⅰ 李安纲的学术活动

1、太原主持召开“首届西游记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创办并出版《西游记文化学刊》,1996年;
2、天水主持“第二届西游记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考察张掖敦煌等地,1998年;
3、运城主持召开“第三届西游记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建立“全国西游记文化资料中心”,开办“西游文化网”,成立“全国西游记文化学会筹委会”,2000年。
4、任中国宗教学会禅文化艺术中心主任,2001年;
5、北京主持召开“第四届西游记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及李安纲教授《西游记奥义书》首发式”,正式成立“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西游记文化研究委员会”,担任会长,2002年;
6、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美猴王,你我心--推荐美猴王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研讨会”,并正式向北京奥组委提交书面申请。与共青团山西省委、运城市委、市政府、山西运城学院一道,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讲“美猴王打造人文奥运新理念”,2003年;
7、河南开封主持召开“第五届西游记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学者签名申报奥运会吉祥物活动,2003年;
8、参与中央电视台《西游篇》专题片策划与拍摄,2003年;
9、在中国社会新闻出版总社下成立大雷音工作室,任主任,主要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复兴,其宗旨为:立足中华传统,放眼人类文明,对传世经典进行全面梳理、重新校勘、注释评赏、分类集成、陆续出版,其中规模为五百部的《中华万家书》,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文人学者独力运作的巨大文化工程。2003年;
10、连云港参与“世界儿童联欢节”筹划活动,并主持“教育论坛”,起草“儿童教育宣言”,主持“万名儿童签名万米长卷推荐美猴王”活动。2003年;
11、推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复兴”系列报告,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50余场。2004年;
12、推出“国学振兴企业”活动,完成茂华投资控股集团的文化建设,带来空前效应,并合办“北京安纲国学讲习所”。2005年;
13、参与国学网与网络合作、国学备览出版、推举上世纪十大国学大师等活动。2005年;
14、2006年4月26日,团中央组织的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报告《中国传统荣辱观的反思与重建》,引起反响,《文化报》、《紫光阁》等报道消息;
15、5月14-15日,在运城、芮城主持召开吕洞宾道教文化研讨会,并在中国道教论坛上即席演讲,产生反响;
16、加盟“国际儒学联合会”,出任“企业国学堂”专家委员。
17、6月22日,在国际汉学中心学术报告厅,主持网络、国学网、人大国学院之“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评选活动闭幕式和颁奖典礼,主持“百年国学发展论坛”,正式受聘为网络集团国学顾问;
18、7月1日,央视12套“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栏目播讲《拾金不昧话荣耻》,反响强烈;
19、7月13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受邀参与“网络世界大会”,并作国学主题发言《传统文化与互联网新技术的结合》,产生强烈反响;
20、9月1日,在中国人大继续教育学院受邀参加中国职业经理联合会、《世界华商》周报联合举办的中国企业学习节创立庆典,并做主题演讲《西游记与企业管理》
21、9月8日,参加中国国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并主持“首届国学论坛”;
22、10月3日,在芮城参加山西省佛协举办之“佛教文化与和谐社会论坛”,并做主题发言;
23、10月17日,参加央视二套《对话》栏目《品读易中天》,为特邀嘉宾。
24、11月14日,上午为人民大学国学院2005级学生讲《中国国学》,下午为2006 级学生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晚上在人民大学1205教室演讲《西游记的文化价值》。
25、11月23日,在太原参与并主持《中华中医药高端论坛》。
26、11月28日,运城学院隆重举办“李安纲教授学术成果展”。
27、12月1日,太原参加《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
28、12月9日,太原为山西中医药年会作《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报告。
29、12月10日,为“中国职业经理年会”报告《心经的人生智慧》,并荣获“2006年度十大国学金牌导师”称号。

Ⅱ 中国古代拾金不昧的故事

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

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

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

(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2)社会与法之拾金不还惹纷争扩展阅读:

拾金不昧指的是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多用来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金:原指钱财,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昧:隐藏。

典故出处:清·吴炽昌《客窗闲话·义丐》。

原文:

“乃呼里长,为之谋宅于市廛,置货立业且表之以额曰‘拾金不昧’。”

白话文释义:

于是让里长为他在集市中购置了溢出房子,置办货物和产业,并且在门楹处表字“拾金不昧”。

例句:

小刚把拾到的一百元钱交给了民警叔叔,他的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Ⅲ 这样的拾金不昧是履行了道德义务还是法定义务

你选的答案是正确的。具体理由如下:
1、遗失物的法律概念界定。遗失物指非基于遗失人的意志而暂时丧失占有的物,遗失物只能是动产,遗失物的拾得属于事实行为(拾得遗失物行为的法律性质),不以拾得人有行为能力为必要。遗失物只能是动产,不动产不存在遗失的问题。遗失物也不是无主财产,只不过是所有人丧失了对于物的占有,不为任何人占有的物。至于所有人丧失对于物的占有的情况,则有种种不同。一般是所有人自己因某种原因遗失;还有其他的情况,例如直接占有人将物遗丢失,对于间接占有人即所有人来讲,是为遗失物。再如,无行为能力的所有人将物抛弃,因他欠缺意思能力,就不成立所有权的抛弃。
2、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果。我国《物权法》第109~113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请看:有很多和应当,属于法律义务)。
3、拾得人的权利和义务。
(1)报告义务: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保管义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损毁、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3)返还义务:遗失物权利人享有遗失物返还请求权,拾得人应当返还遗失物给权利人。

Ⅳ 古人的美德,中国古代拾金不昧的故事有哪些

古代拾金不昧的故事:

有一卖菜人早起去集市上菜。半路上捡到一沓钱,趁着天黑,就把钱揣了起来。天亮以后,查了一下,好大一笔钱,有十五两银票。拿了一张半两的,买了两贯的肉,三贯的米,放在挑担里,也没有买菜,就回到家中。把事情如实告诉了老母亲。

其母不信,怒说:"你在欺骗我啊,就算是有人丢的,也不会丢这么多,一两张也就罢了。不是你偷的吧?如果真是捡的,就赶紧给人家送回去。

“的确是捡的,但是送给谁,怎么还啊?”

“你在哪里捡到的,就在哪里等着失主回来,然后还给他!”母亲说。

“我们家一辈子都没有过一次买这么多米和肉的时候,你一次买了这么多,一定会招来祸端的。”母亲马上催促儿子回去还钱。

回去,果然看到失主在寻找。卖菜人敦厚,没有追问失主丢失钱物多少,直接就把东西还了。旁边看热闹的人觉得,失主应该拿出一些银两,有所表示。

没成想,事主竟是一个吝啬小人。“我丢了三十两银票,如今只拿回来十五两,怎么奖赏啊。”事主说自己拿回的钱数不对,卖菜人一时语塞,双方争辩不休,告到了衙门。

审案者觉得,卖菜人说得诚恳,于是暗地里叫人请来他的老母亲,了解了情况,果然一致。于是升堂结案:失者失银票三十两,拾金者捡到十五两。

“这样看来,买菜人捡到的十五两,并不是丢钱人所丢的钱。这十五两,看来是老天赏赐给这位慈祥仁义、知书达理的老母亲的。”-审案者把钱给了卖菜人,命其拿回去孝敬贤母。

又对丢钱人说:“你丢的是三十两,应该是丢在了别的地方,自己再去找找吧!”-于是,呵斥他离去。

围观的人无不拍手称快。


(4)社会与法之拾金不还惹纷争扩展阅读

拾金不昧的补偿问题

对于失物复得,一般失主肯定对归还者表达谢意。如果主动要求取得补偿、索要报酬会不会变味,随着不断增多的失物归还索要补偿事件见诸报端,中国人几千年拾金不昧的品质,在今天的社会里反复遭受着“拷问”。

作为规定有形物的归属和法律关系的基本法,物权法草案无法回避拾金不昧这一话题。草案规定:所有权人、遗失人等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遗失物的保管费等必要费用。这是中国首次立法对拾金不昧者进行经济补偿。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兴富就认为,凡是捡到东西了,都要给钱,不给钱就可以留置,这与传统的社会公德是相互矛盾的,还是应该大力提倡拾金不昧。

复旦大学高丽建副教授也认为,从经济学角度讲,遗失物付费也许是合理的;但如果什么事情都用金钱量化,无疑会导致我们整个社会精神世界的失落,也会让一些高尚行为庸俗化。

也有专家认为,现行民法通则没有明文规定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等于把道德要求写进了法律,这显然拔高和夸大了普通人的思想觉悟程度,忽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对利益的要求,这容易导致拾得人失去归还的动力。

北大法学院教授王轶认为,草案写进了归还遗失物有权索取必要费用的新规定,是把公民由假想中的道德圣人恢复为普通人。

拾金不昧补偿标准

物权法草案在规定遗失人须支付保管费等必要费用的同时,还规定若未支付必要费用,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有权留置遗失物。其实,调查发现多数人在自己丢掉东西失而复得后,愿意给返还人适当补偿或者馈赠,但人们经常困惑的是究竟该补偿多少。

补偿究竟包括些什么内容,实际生活中也不是完全依照现行民法通则执行,而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按总额的百分比来支付;有的支付费用的同时适当小额酬谢;有的按照悬赏广告的承诺来支付。

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屈茂辉认为,应大胆借鉴德、日等地民法中关于遗失物拾得者的补偿立法。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律师韩德云则认为,物权法作为基本法只是确定拾金不昧者可以获得赔偿这一原则,具体的操作是很复杂的,不同的物、不同的情形,可以通过法院判例来解决。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对拾金不昧者的补偿,物权法只是规定一个原则,而具体如何补偿主要还是靠当事人之间的约定。

物权法草案最后如何从法律上规范拾金不昧行为,还有待审议。人们期待通过后的法律给“拾金不昧”带来一种适应现代社会、更易于为遗失人和拾得人接受的全新内涵和理念

热点内容
保健产品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15 15:37:06 浏览:955
共和国民法典内容 发布:2025-09-15 15:18:00 浏览:704
吴江法院法官电话 发布:2025-09-15 15:10:40 浏览:872
人民法院审理一案件 发布:2025-09-15 13:58:08 浏览:302
耿宝建律师 发布:2025-09-15 13:51:45 浏览:72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发布:2025-09-15 13:17:46 浏览:742
2013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下载 发布:2025-09-15 13:06:06 浏览: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发布:2025-09-15 12:45:50 浏览:396
劳动法十年员工 发布:2025-09-15 12:45:47 浏览:907
法官黑纱蒙面 发布:2025-09-15 12:28:20 浏览: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