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试题选择题
① 合同法多项选择题
甲房产开发公司在交给购房人张某的某小区平面图和项目说明书中都标明有一个健身馆。张某看中小区健身方便,决定购买一套商品房并与甲公司签订了购房合同。张某收房时发现小区没有健身馆。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 甲公司不守诚信,构成根本违约,张某有权退房
B. 甲公司构成欺诈,张某有权请求甲公司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C. 甲公司恶意误导,张某有权请求甲公司双倍返还购房款
D. 张某不能滥用权利,在退房和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之间只能选择一种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选项A正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第(四)项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亦应当视为合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据此可知,因一方当事人根本违约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承担责任。本题中,张某以健身方便为目的购买甲公司的商品房,但实际收房时发现根本没有小区图纸上及项目说明中标明的健身馆,因甲公司虚假宣传导致张某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张某有权请求解除合同,并予退房。
选项B正确。《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本题中,甲公司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在售房过程中进行虚假宣传,即构成欺诈,张某因此受损,其有权请求甲公司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选项C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该解释第九条规定,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二)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据此可知,本题情形不满足双倍返还购房款的法定条件。
选项D错误。《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据此可知,合同解除与承担违约责任之间并不冲突,可以并用。因此,张某在要求退房的同时,可以一并要求甲公司承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② 合同法选择题
1.B2.A
③ 有关合同法的选择题
对法人超出经营范围经营的行为,在相对人善意时(A)。
A: 对法人无效 B: 对其他人有效 C: 对法人有效 D: 当法人予以追认时有效
4、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后由(B)。
A: 出卖人承担 B: 买受人承担 C: 担保人承担 D: 相关的第三人承担
5、甲有一台旧电脑闲置不用,弃之可惜,遂委托乙商店出售。甲与乙商店的法律关系是(C)。
A: 居间合同 B: 承揽合同 C: 行纪合同 D: 代理合同
6、在合同文字或条款的含义发生歧义时,按照习惯或惯例的含义予以明确的解释的方法属于(D)。
A: 符合合同目的解释 B: 历史解释 C: 体系解释 D: 参照习惯或惯例解释
7、甲乙两公司于某年10月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后因乙公司违约致使该合同的履行对甲公司而言已成为不必要,此时(A)。
A: 甲公司有合同解除权且无须通知乙公司 B: 甲公司有合同解除权但应通知乙公司
C: 甲公司有合同解除权,但在乙公司接到解除合同的通知之前,甲公司不能终止履行合同
D: 甲公司无合同解除权
8、对撤销权的行使首先应审查撤销权的主体、产生条件、行使范围,该审查权由(B)依法行使。
A: 人民法院 B: 仲裁机关 C: 工商管理部门 D: 合同审批机关
9、共同承揽人对定作人(D )。
A: 不承担连带责任 B: 承担连带责任 C: 谁的过错谁承担责任 D: 由法律作出规定
10、 “若帮我去威胁某人,我送你五千元”,对此说法,正确的是(D)
A: 这是一个附条件的赠与合同 B: 这是一个附期限的赠与合同 C: 这是一个附负担的赠与合同 D: 该合同为无效合同,所附条件不合法
④ 几个合同法的选择题
1.采取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若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 )。 A.诚实信用原则 B.格式条款 C.法律法规规定 D.非格式条款 答案:D
解析:这是《合同法》第41条的明文规定。
2.甲和乙合作开办了宏都干洗店,丙将一件皮衣拿到干洗店清洗,交给正在营业中的甲,并向甲交付清洗费100元。该合同关系的主体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丙
C.甲、乙和丙 D.宏都干洗店和丙 答案:D
解析:合同一方主体是丙没问题,关键是另一方当事,干洗店是甲乙合伙开的,虽然是甲具体操作了与丙的交易,但甲代表的是干洗店,而非他自己,因此合同的另一方主体应该是干洗店。
3.应合同当事人的请求,由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的合同( ) A.自人民法院决定撤销之日起不发生法律效力 B.自合同订立时起不发生法律效力
C.自人民法院受理请求之日起不发生法律效力 D.自合同规定的生效日起不发生法律效力 答案:B
解析: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自始不发生效力。(《合同法》第56条),所谓
自始,就是自合同成立时或订立时。
4.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该规定采用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是什么? A.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推定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无过错责任原则 答案:D
解析:无过错责任原则与严格责任原则在中国经常通用,我讲课就用的是无过错
责任原则,教材用的是严格责任原则。
5.甲与乙订立了一份苹果购销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20万公斤苹果,货款为40万元,乙向甲支付定金4万元;如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应支付违约金6万元。甲因将苹果卖与丙而无法向乙交付苹果,乙提出的如下诉讼请求中,既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获得法院支持的诉讼请求是什么?
A、请求甲双倍返还定金8万元
B、请求甲双倍返还定金8万元,同时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
C、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同时请求返还支付的定金4万元 D、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 答案:C
解析:定金罚则与违约金不能同时适用,只能选其一,因此B错误。如果适用定
金罚则,则请求甲双倍返还定金8万元,其中有4万是乙支付给甲的,乙实际只获得4万元的补偿;如果适用违约金,则可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同时由于乙不能再履行合同,只能解除合同,双方返还,甲应将收取的4万元返还给乙,这样乙能获得6万元的补偿。所以C对乙最有利。
6.甲向乙购进一批玉米,双方约定,合同履行地在乙所在城市S市。5月1日乙为甲代办托运运往M县。在运输过程中,5月3日甲与丙签订协议,将将批玉米转让给丙,在M县火车站交货。5月4日由于遇到洪爆发,火车在运输途中出轨,玉米损失。该损失应由谁承担? A、甲承担 B、乙承担 C、丙承担 D、甲与丙分担 答案:C
解析:《合同法》第144条,出卖运输途中的标的物,风险自合同成立时由买受
人承担。甲丙之间的买卖就是出卖运输途中的货物,风险在5月3日合同成立时转移给丙,因此5月4日的损失应由丙承担。
7.甲向乙订购15万元货物,双方约定:“乙收到甲的5万元定金后,即应交付全部货物。”合同订立后,乙在约定时间内只收到甲的2万元定金。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实际交付的定金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定金合同不成立 B.实际交付的定金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定金合同不生效 C.实际交付的定金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定金合同的变更 D.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合同标的额20%,定金合同无效 答案:C
解析:定金合同是实践性合同,交付的金额比约定金额少时,就以交付的金额生
效,视为定金合同变更的,而不是不成立,也不是不生效。双方约定的定金数额太高,超过了合同标的额的20%,超过部分无效,不是整个定金合同无效。
8.教授甲举办学术讲座时,在礼堂外的张贴栏中公告其一部新著的书名及价格,告知有意购买者在门口的签字簿上签名。学生乙未留意该公告,以为签字簿是为签到而设,遂在上面签名。对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A.乙的行为可推定为购买甲新著的意思表示
B.乙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买卖合同可撤销
C.甲的行为属于要约,乙的行为属于附条件承诺,二者之间成立买卖合同,但需乙最后确认 D.乙的行为并非意思表示,在甲乙之间并未成立买卖合同 答案:D
解析:乙并无订立合同之意,不是法律上的意思表示。
3.91题是赠与合同吗?为什么要选C呢?
9.甲欠丙800元到期无力偿还,乙替甲还款,并对甲说:"这800元就算给你了。"甲称将来一定奉还。事后甲还了乙500元。后二人交恶,乙要求甲偿还余款300元,甲则以乙已送自己800元为由要求乙退回500元。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甲应再还300元
B.乙应退回500元
C.乙不必退回甲500元,甲也不必再还乙300元 D.乙应退还甲500元及银行存款同期利息 答案:C
解析:是赠与合同。赠与物交付前,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合同,因此,甲乙交恶
后,尚未交付的300元不必再交付,即甲不必再还乙300元。同时赠与物交付后,没有法定情形,不得随意撤销赠与,因此乙不必退回甲500元。
10.甲将自己收藏的一幅名画卖给乙,乙当场付款,约定5天后取画。丙听说后,表示愿出比乙高的价格购买此画,甲当即决定卖给丙,约定第二天交货。乙得知此事,诱使甲8岁的儿子从家中取出此画给自己。该画在由乙占有期间,被丁盗走。此时该名画的所有权属于下列哪个人?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11.甲将一辆汽车以15万元卖给乙,乙付清全款,双方约定七日后交付该车并办理过户手续。丙知道此交易后,向甲表示愿以18万元购买,甲当即答应并与丙办理了过户手续。乙起诉甲、丙,要求判令汽车归己所有,并赔偿因不能及时使用汽车而发生的损失。关于该汽车的归属,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归乙所有,甲、丙应赔偿乙的损失 B.归乙所有,乙只能请求甲承担赔偿责任 C.归丙所有,但甲、丙应赔偿乙的损失 D.归丙所有,但丙应赔偿乙的损失 答案:A
解析:第106题较简单,就是甲乙的合同有效,乙要求甲履行合同,并承担违
约责任。丙是恶意第三人,不能适用善意取得。汽车的归属不等于汽车的所有权,在甲向乙履行合同前,由于汽车的登记在丙的名下,所以其所有权归丙所有,但汽车的归属应当是归乙的。(善意取得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合法占有的他人财物转让给第三人的,如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的制度。因无权处分签订的合同效力为效力待定,但善意相对人可以取得合同标的物的所有权。) 第99题较复杂,如果只有前面的情节即“甲将自己收藏的一幅名画卖给乙,乙当场付款,约定5天后取画。丙听说后,表示愿出比乙高的价格购买此画,甲当即决定卖给丙,约定第二天交货。” 如果乙在甲交付给丙后得知此事,则结论与第106题相同,即乙可要求甲履行合同,丙是恶意第三人,不适用善意取得。但乙是在甲交付给丙前得知此事的,即使乙诱使甲的儿子把画交给自己,乙也只是取得了画的占有,不享有所有权,所有权依然归甲。画被盗走后,该画的所有权依然属于甲,这是个物权法理论,物权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