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中落户人的土地权利
1. 户主的一块土地能不能分给一个户口下面的人
该土地有国有土地证,经过批准可以分割转让(包括赠与)。
2. 离婚土地使用权中女方土地地确权归谁
如果离婚后,在新的居住地没有获得土地,原承包地在土地确权时依然属于女方。理由及相关规定如下:
一【理由】【离婚后的承包地受法律保护】
不论是在《婚姻法》还是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中,都对发生婚姻变化后的土地承包权权属做出了明文规定,依法保护离婚后当事人的土地承包权。但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即离婚后“ 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 ”。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原有承包地,依然属于本人承包,土地确权时,应确权为当事人本人。
二【相关规定之一】【《婚姻法》规定保障离婚当事人土地权利】
第三十九条第二款: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三【相关规定之二】【《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保障离婚当事人土地权利】
第三十条: 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3. 离婚后女方迁走,男方取妻户口迁进,前妻还有土地承包款的权利吗
只要在新居住地没有获得土地,在夫家原有的承包地份额依然是女方的。理由及规定如下:
一◆【离婚情形下的原承包地与户口无关】
按照《婚姻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原则规定,离婚后,不论是女方迁出户口、还是男方迁出户口,只要在新的居住地没有获得承包地,离婚前原有的承包地份额在承包期内依然由其本人承包,发包方不得收回,任何他人也不得擅自占为己有。这个问题与户口无关。
二◆【法律对离婚涉及承包地的规定】
【1】《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
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2】《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上述《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是专门针对离婚情形作出的规定。
4. 婚姻法离婚后女的土地是否可以被强行收去
家庭承包的承包方应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如果离婚后,女方户口迁出,不属于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包方有权收回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如果女方户口还在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其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村土地承包法
第五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
第六条 农村土地承包,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承包中应当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侵害妇女应当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十五条 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
5. 我的城镇户口在前夫农村单独落户的,请问我可以分到村里宅基地吗
宅基地是按照家庭给的,谈不上你分不分
6. 婚姻法男方到女方落户已二十四年,且分有土地,现在因开发需征收村民土地,请问有权分享征收款吗
按法律规定是肯定有权分享征收款,享受村民正常待遇。但很多地方村规民约规定不能享受,有的法院判决了也难执行兑现。
7. 男到女家落户有没有土地使用权
男到女家落户,是没有土地使用权的,根据新的婚姻法规定,婚前的财产都是属于各自各的,因此婚后男家落户到女家也是只能居住但是没有实质的土地使用权力的。
8. 婚姻法有关女方出嫁的权利,房屋拆迁还有农业土地承包或转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条: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之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争议承包地所在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家庭成员资格的人才能对争议地享有完全的权利。我国的国情是土地少、人口多,土地资源有限,因而在两轮土地承包时集体经济组织基本上没有预留机动土地,对此后婚进婚出的人员以及新出生人员均没有多余的土地进行重新分配,一直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即增人不增地的原则,对于出嫁女是否在嫁入地分得土地,应当以出嫁女在嫁入地有土地耕种,就相当于出嫁女在该地分得土地,不能以集体重新另外分配土地作为认定出嫁女重新分得土地。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离婚以后土地所有权可以归女方吗
在中国土地是集体或者国家的,如果你家是楼房你有70年的使用权,如果是农村的平房,宅基地是村里的,离婚后,你可以获得部分房屋财产,至于土地是有承包合同的,是否可以转让请问本村村里
10. 《婚姻法》第39条第2款规定:“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必须遵守“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这款规定,此款规定:夫妻双方在家庭提地承包经营的过程中、经营后的收入分配中都享有平等的权益。而且这种平等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
离婚时的财产分割是离婚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之一。法律允许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就财产问题自行协商处理。对于未达成协议的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此项规定的前提是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不同的财产制下共同财产的范围不同,在分割时首先应对财产的性质作出界定。
(10)婚姻法中落户人的土地权利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根据《土地法》第十六条规定,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