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是经济法主体
Ⅰ 《经济法》每日一练-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11-15)
《经济法》每日一练-2020年注册会计师职称考试
1.【单项选择题】张、王、李、赵共同设立了甲有限合伙企业,张、王为普通合伙人,李、赵为有限合伙人。3月3日,甲企业向建设银行借款10万元。4月4日,刘、马二人分别作为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加入该企业;5月5日,张、李二人分别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6月6日,王、赵二人退伙。7月7日,甲企业欠建设银行的10万元到期。对于该笔债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A.张、王、刘、李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马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赵以其从甲企业分回的财产承担责任
B.张、李、刘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马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王、赵二人不承担责任
C.张、王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李、赵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刘、马不承担责任
D.张、王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李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赵以其从合伙企业分回的财产承担责任,刘、马不承担责任
2.【单项选择题】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经( )同意,甲可以由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A.过半数合伙人
B.半数以上合伙人
C.2/3以上合伙人
D.全体合伙人
3.【多项选择题】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解散事由包括(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A.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
B.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
C.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20天
D.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4.【单项选择题】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下列关于合伙企业的清算说法正确的是(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A.合伙企业解散,清算人必须由合伙人担任
B.清算人自被确定之日起10日内将合伙企业解散事项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C.合伙企业财产依法清偿后仍有剩余时,对剩余财产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
D.合伙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5.【单项选择题】合伙企业解散后,合伙企业的财产支付合伙企业的清算费用后的清偿顺序是( )。(第四章 合同法律制度)
①缴纳所欠税款
②清偿债务
③职工工资
④社会保险费和法定补偿金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 参考答案及解析 】
1.【难度系数】中等
【答案】A。
解析:本案例中(1)刘某是新入伙的普通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马某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对入伙前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2)张某是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普通合伙人期间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李某是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的,对其作为有限合伙人期间有限合伙企业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3)王某是退伙的普通合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赵某是退伙的有限合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有限合伙企业债务,以其退伙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取回的财产为限承担责任。
2.【难度系数】简单
【答案】D。
解析: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普通合伙人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或者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3.【难度系数】中等
【答案】ABD。
解析:合伙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散:(1)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2)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3)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4)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三十天;(5)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6)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因。
4.【难度系数】中等
【答案】D。
解析:(1)选项A:清算人由全体合伙人担任;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可以自合伙企业解散事由出现后15日内指定一个或者数个合伙人,或者委托第三人担任清算人。自合伙企业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未确定清算人的,合伙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因此A选项不正确。(2)选项B:清算人自被确定之日起10日内将合伙企业解散事项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应当是60日而不是30日,因此B选项不正确。(3)选项C:剩余财产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选项C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5.【难度系数】中等
【答案】C。
解析:合伙企业的财产支付合伙企业的清算费用后的清偿顺序如下:合伙企业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债务。
Ⅱ 我国主要经济法律有哪些
我国主要的经济法律有以下几类,
竞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消费者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银行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证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财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土地和房地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为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盲目性而制定的调整全局性的、社会公共性的、需要由国家监管与协调的经济关系的法律。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为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协调经济运行而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调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原则是经济法在其调整特定社会关系时在特定范围内所普遍适用的基本准则。我国经济法原则主要有:一是国家适度干预原则。即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调节经济运行,完善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平衡和协调同时,这种干预必须适度,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来进行,用法律的形式来限定千预的内容和手段。二是效率公平原则。经济法坚持提高效率与维护公平相统一的原则,用法律的形式使公平和效率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以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法必须强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用法律的形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能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