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法专著
① 民商法学的分类
民法学
本方向主要从事传统民法学的研究,其中包括民法总论、物权法、合同法、人格权法、侵权行为法等法律领域的研究工作。民法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本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我国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大法学院最早在全国设立民法专业,编写了第一部民法学教材,并担负起为全国许多大专院校培训师资的任务。人大复校以来,本方向的教师参与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等许多重要法律的起草,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博士生、硕士生和近千名高级法官。本方向在在下列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民法总则。佟柔教授生前曾经确立了民法的地位、调整对象和体系,这些观点一直成为民法学界的主流观点。王利明教授等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民法总则理论,并出版了一系列专著。已完成了民法典体系问题的研究,并已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咨询报告。《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获得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人文社科类)。
2、物权法。早在80年代,本方向即多次组织国有财产权和国有企业经营权的研讨,出版了《国家所有权研究》等一系列专著。近几年来,又出版了《物权法论》、《物权法研究》等著作,并承担全国人大法工委委托的“物权法专家建议稿” 、《国有资产管理法草案建议稿》等重要的立法建议稿的起草工作。本方向还组织全国的专家学者撰写出版《中国物权法疑难问题探讨》一书(共120万字)。在举世瞩目的《物权法》的制定过程中,本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及多名教授全程参与了物权法的制定过程,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极具说服力的说明和论证,并先后组织了10多次国际国内研讨会,对物权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这些学者的许多观点和意见为物权法所吸收,有力地推动了《物权法》这一极其重要法律的制定和出台。
3、合同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本方向便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开设了合同法课程,自90年代以来,在研究生中首先推行案例教学,出版了《合同法新论·总则》、《合同法疑难案件研究》、《违约责任研究》等著作,王利明教授是合同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4、人格权法和侵权行为法。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人格权法的专著和教材,多次承担有关人格权法的疑难问题、人格权的法律保护等研究项目。出版了大量专著。本方向最早开设侵权行为法课程,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侵权法的教材,并承担了司法部统编教材人格权法、侵权行为法的撰写工作。本方向积极参与侵权责任法的起草制订工作,已完成中国侵权责任法专家建议稿并提交全国人大法工委。
5、民事证据法。本方向受全国人大法工委委托,从事我国民事证据法专家建议稿的起草和研究工作。为此,以王利明教授为首,成立了“中国证据立法研究中心民事组”。并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多次举办了“民事证据立法”研讨会,出版了《证据法研究与实用丛书》共四本,近300万字,组织翻译了国外的证据法资料约100万字。
学术带头人王利明教授是新中国第一位民法学博士,1991年被国家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5年被中国法学会评为“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1997年被教育部列入为“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已出版民商法研究(1-6辑)、物权法论等个人著作10余部,合著作品10余部,主编各类教材15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6篇,现为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国家重点文科基地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利明教授作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参与了国家许多法律的起草和研讨工作,是我国民法典和物权法起草小组成员之一。
家庭法学与社会法学
本方向分为婚姻家庭法学和社会法学两个部分。其中婚姻家庭法学主要从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研究,包括婚姻家庭法、收养法、继承法等法律领域的研究工作;社会法学主要从事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学的研究。本方向在50年代就组织撰写了婚姻家庭法和劳动法方面的教材和学术著作,80年代初开始招收婚姻家庭法和劳动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是国内第一个招收婚姻家庭法方向博士研究生的学科点。本方向在下述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婚姻家庭法。最早开设婚姻家庭法学课程,在理论研究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出版了一系列婚姻家庭法学的教材与专著,其中《婚姻法》教材曾获教育部优秀教材奖。本方向的研究人员参加新中国两部《婚姻法》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的起草和立法研究工作,并是第二部《婚姻法》草案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草案的主要执笔人。曾就《婚姻法》的修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交了专家建议稿,并参与了多次立法论证活动;并且承担了《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等大型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2、继承法。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继承法学》教材,并获教育部优秀教材奖。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比较继承法》的专著。本方向研究人员正在展开关于现代财产继承法律制度的研究。
3、劳动法。主编国内第一部《劳动法学》教材,并获得司法部优秀教材奖;还出版了一系列劳动法学的教材及专著。本方向研究人员参与起草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配套法规,并是《劳动法》草案的主要执笔人。本方向研究人员正在就《劳动法》的修订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细则进行相应的研究。
4、社会保障法。出版了《社会保障法》教材和若干学术专著。本方向研究人员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社会保障法的法制讲座。该方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研究的重要机构,举办了“中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等许多重要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目前本方向研究人员参与《社会保险法》的起草工作;承担《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5、社会特殊群体保护法。本方向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专门为残疾人提供权益保障的法学研究与服务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出版了《妇女权益保障法》专著和保护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有关教材。本方向研究人员参与了《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社会特殊群体保护法的立法起草与立法研究工作,并是这些法律草案的主要执笔人。目前本方向研究人员正在进行《妇女权益保障法实证研究》科研项目的研究。
学术带头人龙翼飞教授是国内较早获得民法学博士学位的学者,现任人大法学院副院长,婚姻家庭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个国家部委的专家顾问。曾参与了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的起草与立法研究工作,并是多部法律草案的主要执笔人。曾先后赴法、日、德、英和香港、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发表了婚姻家庭法和社会法方面的个人专著10余部,合作著作10余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并两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作《社会保障与法制建设》的法制讲座。
商法学
本方向主要从事商法学各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包括商法总论、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等部门法内容。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其理论发展与民法学理论发展密不可分。人大法学院自80年代起即在国内率先开设了商法总论、外国民商法、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等课程,90年代又撰写出版了国内第一部中国商法总论著作和第一部关于证券发行与交易法制的著作;本方向的教师参加了《公司法》、《证券法》和有关公司证券的行政法规的起草与立法讨论工作。本方向已被确定为国家文科重点基地(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的主要学科,具有显著的学科基础优势和学科综合优势。
1.商法总论。本方向在国内(及港台受聘教学中)率先开设商法总论课程,本方向研究人员撰写了国内目前仅有的两部关于商法总论的著作和教材,该教材在国内教学科研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并被广泛使用。本方向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进一步深化对于商法基本理论的研究,拟作出适合于我国商法各部门法发展要求的商法总论研究成果。
2.公司法学。本方向90年代初即为人大法学院及港台联合教学的研究生开设公司法课程,本方向研究人员撰写的《中国公司法》著作和相关教材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并长期参与《公司法》和有关法规的立法活动。目前正在进一步深化对于公司法理论的研究,计划于近年来作出具有前瞻性和理论研究性质的公司法研究成果。
3.证券法学。本学科方向在国内证券法教学科研中居于领先地位,在国内(及港台受聘教学中)率先开设了证券法课程,招收证券法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并专门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国内40余家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开办证券法的培训班,讲授相关课程。国内首部证券法著作《证券发行与交易》(该书已再版5版)就是有本方向人员完成的,并进一步编写了首部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编教材《证券发行与承销》与《证券交易》,此外本方向的研究人员撰写的《中国证券法》和有关证券监管制度的著作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
4.票据法学。本方向在国内率先开设了票据法课程,90年代初即出版了中国票据法的专著,在中国票据立法改革后又率先编写出版了票据法教材。本方向的研究人员计划对中国票据制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作出具有前瞻性和符合国际票据交易惯例的研究成果。
5.海商法学与保险法学。本方向人员自80年代中期率先在国内法律院校中开设了海商法及保险法课程,并撰写出版有关于海商法的教材6部、保险法的著作6部。
学术带头人董安生教授是国内较早获得民商法博士学位的学者,博士生导师,是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国家文科重点基地)研究员、金融与财政政策研究中心(国家文科重点基地)研究员、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另担任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法学会理事等职。曾受聘在香港、台湾数所大学讲学。已撰写出版民商法著作12部,主编并撰写教材8部,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撰写的《民事法律行为》、《英国商法》、《证券发行与交易》等书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方向学术骨干叶林教授等在民商法理论、公司法、证券法、外国民商法、仲裁法研究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所撰写的《中国公司法》、《中国证券法》、《商事仲裁法》等教材在国内均有很大影响。
② 民商法学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什么
民商法学和法律体系,这个概念表述不对。
你应该是想问民商法和法律体系,
民商法学和所版有法律学科之间的关权系和地位。
只能这么说,民商法是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
和宪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构成完整的法律体系。
③ 中国劳动保障法律网
中国劳动保障法律网的全称叫: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网。
官方网站:http://www.cnlsslaw.com/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网是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主办的非营利性、非商业性的专业学术网站。其完全的公益性质决定了本网的内容部分由本网原创或学界学者授权使用;部分转载自网络上的优秀文章或根据公开出版的内容摘编整合。基于本网的公益性,本网不向作者支付稿费。
凡本网注明作者为“本站”的所有作品,著作权均属于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网。
本网对内容的使用将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之规定,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我网有权转载或摘编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并按有关规定注明出处。如果作者不希望其文章被本网转载或认为有侵犯其著作权之处,请于该文在本网发布之日三十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尽快删除相关信息。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网会尽最大的努力保持本网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等,但对此不作绝对保证。本网转载文章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学术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利用者因使用本网而遭受损失,本网对其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也不承担任何赔偿义务;利用者由于使用本网而对第三者利益造成损害,本网对此也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对外部链接网站所属个人信息的管理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④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怎么样
作为财大即将大四的学姐来答一下
学校的位置在龙子湖大学城,离地铁口很近,周围都是大学,可以交到很多朋友,交通也很方便。财大在河南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虽然是一个二本院校,但是分数线一点都不低,而且没有几个二本专业,(中外合办除外),在郑州几乎到处都有校友,所以不用怕出了学校会孤单。环境没的说,绿化很好,有大片大片的芍药月季海棠牡丹等,校内有两个湖,里面很多金鱼和鸭子。有三个餐厅,各有三层,包间或民族餐厅都有,还有意大利餐厅也不错。购物的话有两条商业街,基本各种类型的店都有。宿舍有三种,四人间上床下桌六人间上床下桌和六人间上下铺,部分宿舍有浴室和独卫,都挺宽敞的。有两个澡堂,都有隔断,所以南方的小伙伴不用害羞啦。宿舍有暖气,冬天很暖和。教室和图书馆都有空调和暖气,餐厅也有空调,夏天到处都很凉快。
学习氛围也很浓,图书馆采用的是微信订座,不用担心占座。学校还会举行各种活动,社团也会有各种活动,参加几个社团,大学就很充实了,也可以多出去走走。一共有四个操场,西操场每晚都会有很多人玩耍,唱歌弹吉他聚会等,很有意思。
最后欢迎报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⑤ 梁枫的主要著述
专著:《防火墙:人力资源法律风险提示全书》(法律出版社,2010年)
专著:《离职攻略:如何防范解约风险》(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
专著:《劳动合同书:拟制·审查·签订》(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
论文:《股票期权争议探析》(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发言论文,2011年)
论文:《规章制度在执行中的冲突解决》(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奖,2010年)
论文:《论劳动关系中赔偿责任的承担》(第7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奖,2009年)
论文:《论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服务价值》(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2006-2009年优秀论文奖,2009年)
论文:《和谐劳资关系是怎样“炼”成的——从人力资源管理看企业劳资纠纷》(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2006年年会指定主题发言论文、第三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优秀奖,2006年)
⑥ 王全兴的主要著作
※1、《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王全兴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65万字),
※2、《中国经济法原理》/张宏森、王全兴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法学著作大词典》称本书是一本有独特风格的经济法专著。
※3、《经济法学》/漆多俊主编,王全兴、周林彬副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99年被评为教育部推荐教材。
※4、《企业法学》/王全兴、雷兴虎、刘大洪、陈晓星编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市场经济的企业立法观》/漆多俊主编,王全兴、冯果副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企业国有资产法》/王全兴、范士英著/湖北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
※7、《竞争法通论》/王全兴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7年版,
《20世纪中国法学》称本书是一本有影响的经济法理论著作。
※8、《新合同法原理与案例评析》/王全兴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劳动法》,王全兴著,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国家教委列为九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教高[1997]16号),司法部列为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2000年获司法部九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司发通[2000]096号)。
※2、《中国劳动法新论》,王全兴、吴超民、张国文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1995年获湖北省经团联优秀著作三等奖。
※3、《中国劳动法》,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王全兴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劳动法学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教材),王全兴、刘普生编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
※5、《劳动法学》,王全兴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6、《经济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第五篇《社会保障法》,王全兴撰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经济法律通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第六篇《劳动和社会保障篇》,王全兴撰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⑦ 苏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怎么样
苏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个不错的专业。本类专业都有一定的知识及技术含量,主要从事具体业务工作。并且该专业就业面非常广泛,量大面广。
但要找到更好的职位及待遇,就必须在本专业领域处于优秀的领域,比如获得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的资格或职称,这样一来就可以比较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7)社会保障法专著扩展阅读:
苏州大学的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1月,苏州大学全校教职工5221人,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2738人,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发达国家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人。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8人,“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0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
两院院士:阮长耿、王志新、潘君骅、李述汤、柴之芳、刘忠范、李永舫。
外籍院士:John Michael Kosterlitz(美国科学院院士)、凌晓峰(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晓东(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郎建平(欧洲科学院院士)、时玉舫(欧洲科学院院士)、迟力峰(欧洲科学院院士)。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迈克尔·科斯特利茨(学校首位讲席教授,苏州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
⑧ 张新民的论文著作
正式出版个人专著3部,合著1部,主编教材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9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报刊转载,有关社会保障法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人和国家机关的高度评价。
专著(教材)编写
1.《养老金法律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独著。
2.《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所有者、管理者、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博弈构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独著。
3.《公司法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主编。
4.《经济法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参编。
5.《税法学》,清华大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副主编。
6.《民商法专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主编。
7.《21世纪中国法学理论·实务探索与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主编。
8.《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独著。
代表性论文
1.“‘民营管理’养老保险模式及其对我国的立法启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1998年第1期及其他多种报刊全文转载。
2.“西方公司立法的基本趋势及对我国公司法的启示”, 《现代法学》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观点摘登。
3.“中外公司立法比较”,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2000年第1期。
4.“入世对我国税法的影响”,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5.“论独立董事的制度价值”,《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6.“现代经济的社会性与经济法——关于经济法产生原因与性质的思考”,《现代法学》200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7.“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法律制度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8.“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2004年第9期全文转载。
9.“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0.“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监督法律制度比较研究”,《现代法学》2005.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1.“促进就业: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义务”,《红旗文稿》2005年第6期。
12.“养老金管理体制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3期转摘。
13.“养老金法律制度模式比较研究”,《重庆行政》2006年第4期。
14.“商品房交付条件的法律分析”,《长白学刊》2007年第1期。
15.“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立法思考”,《现代法学》2008年第6期。
16.“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物权主体的基础性——兼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物权研究的方法论取向”,《西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7.“公共养老金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载《民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论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构建的多维思考”,《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9.“中国大陆企业年金基金法律监管之完善”,月旦财经法杂志2009年6月,总第十七期。
⑨ 想考人民大学的民商法硕士
我是人大的。希望帮到楼主。
民商法要有前景还是读到博士,似乎除了人大没什么更好选择了吧。
的确最近人大的某些法学学科倒退了,管理上要求也不严格。
但毕竟师资在那里,或者说,别的学校,更差。。。
⑩ 社会保障法的作者简介
王广彬,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政法大学版劳动与社会保障权法研究中心主任。参与和主持过国家级、省部级社科法学类项目十余项。其中,主持了“社会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社会保障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研究”等课题(教育部、司法部社科规划项目)。撰写专著、教材、论文几十余篇(部)。主要专著有:《公平良善之法律规制》(国家社科基金最终成果)、《中国传统保障文化与现代农村社会保障法制》(教育部后期资助成果)等。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有:《论社会保障法的正义基础》、《关于社会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社会法上的社会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