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国家婚姻法第一次作业
1. 2015电大网上婚姻家庭法学形考作业一答案
【案例分析题(20分)】
张某(男)和李某(女)1990年结婚,并于1992年生育一子。1994年,张某所在单位因经营不景气,由3月份开始发不出职工工资,全家依靠李某一个人的收入维持生活。同年8月,双方协议离婚。按照协议,孩子归李某抚养,夫妻共同财产也归李某所有。1995年3月,张某辞去原来工作,得到单位补发的一年基本工资12000元,以此为本钱与他人合伙经营水果,规模不断扩大,1997年张某已经存款20万元并经营了一家果品商店。1997年5月,张某和李某协商复婚。1997年7月,张某用10万元从赵某处购买了小货车一辆,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此事遭到李某强烈反对,认为由1994年3月开始全家就依靠自己一个人的收入生活,离婚后孩子也归自己抚养,以后张某使用本属于夫妻共有的补发工资经营,才能够有所发展,现在双方已经复婚,张某购买汽车的行为属于擅自动用夫妻共同财产,因未经财产共有人同意,这一汽车交易行为应该无效。张某则坚持自己对复婚前的个人财产享有处分权,不仅购买汽车是正当行为,而且汽车也属于自己所有,今后使用汽车经营的收益也应算作个人财产。请回答:(1)哪些财产属于张某和李某的共有财产?(2)张某购买汽车的行为是否属于擅自处分夫妻共有财产?是否有效?(3)张某购买的汽车所有权归谁?以后使用这辆汽车经营的收益归谁所有?
2. 电大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属于什么规范
你好,我国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版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权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这属于效力性管理性规范,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当事人双方可以自由协商,依据个人意思自治的。
谢谢采纳,有疑惑可以追问
3. 电大婚姻法47条论文答辩一般会问什么问题
可要学位?要是要学位的话就好好准备,电大学位很坑的,要是不要学位,只要人去了就行,其他的没多少关系。
4. 广州08电大婚姻法半开卷资料.
案例一:
甲与乙均系中专学生,学习期间来往密切,后甲向乙表示了爱慕之心,并要求乙发生两性关系。乙不同意,甲便劝说:“发生两性关系就是结婚的标志”。乙半信半疑,但还是与甲发生了关系。毕业前夕,甲告知乙回家准备结婚的事,十月初来接乙。甲走后乙一直没得到甲的消息。待赶到甲家中后才发现甲早已与他原来的女朋友结婚了。乙起诉到了法院,要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除甲的婚姻。问:甲与乙的关系是否构成事实婚姻,应不应该予以保护,为什么?
案例二:
赵X(男)和李X(女)是S市技工学校毕业的同班同学,读书期间建立了恋爱关系,并于1965年毕业时,一同赴边疆工作。文革开始后,因为李X看不惯赵X在政治上的积极,二人分歧很大,双方恋爱关系终止。1972年,李X经人介绍与S市中学教师王X结了婚,虽然两地分居,但来我往,夫妻关系仍较为融洽。1975年,李X与赵X同路回S市探亲,赵得知李正愁于夫妻分居,无法调回S市,便劝李X与丈夫离婚,与他重归于好并一同努力调回离S市较近的N市去工作,以便回S市方便。李X调回S市心切听信了赵X的一番劝言,回到家中便向丈夫提出离婚,丈夫不同意,她就故意制造夫妻感情破裂的事实,并拒不回家,公开住在赵X家中,迫使丈夫起诉离婚,1976年调解离婚。
李X离婚后,与赵X在边疆的工厂里以恋爱关系公开往来,经常同居,李两次做人工流产手术,李摧赵尽快办结婚手续,赵以双职工一起调动不方便为由进行推托。1981年赵接到了调往N市的调令,临行前要求去登记,赵又推托说要赶去报道,让她自己去办结婚证。
赵走后,李在单位开了双方的结婚证明去登记,登记人员问起男方为何不亲自来时,她说公务出差,等她前去举行仪式。登记员看他们是一个单位的,又有组织证明,便发给了结婚证。
李写信给赵,告知已领结婚证,赵却信说不承认他俩已结婚,十年前就终止了恋爱关系。这使李受到强大的打击,不得已向法院起诉。法院一部分人认为:赵插足李的家庭,使之关系破裂,后在长达六年多的时间里,双方一直同居,形成事实婚姻关系,因此,李X补办结婚登记应视为有效,双方发生纠纷按离婚处理,也有人认为赵X与李X的婚姻关系无效。
问:你认为哪种认定对呢?依据是什么?
案例三:
林X(男)25岁。1962年刚满1岁时,因父亲去世,母亲与外乡的林平X结婚,他便随母亲与继父一起生活,改名林X。二十多年来与老家的亲友断绝了来往。
1979年林x考入县高中,与同班女同学陈X关系较好,高中毕业后,二人确立恋爱关系,双方父母也积极支持。
1985年,陈同其父母到林家作客,聊起家常,方知林的母亲与陈的祖母是同胞妹,林与陈是表叔与表侄女关系。二人能否结婚,双方家长都认为不同辈份不能结婚。
问:请你想想他们能不能结婚?是否属于婚姻法所规定的三代以内的亲属。
案例四:
甲(男)和乙(女)自由恋爱并准备结婚。婚礼临近,乙却误食农药而住院。为不改变婚期,甲家决定让甲的嫂子丙代替乙。于是甲和丙登记,并举行了婚礼。
乙病愈后就与甲共同生活,不曾想,一次偶然的机会乙发现丙投身甲的怀抱,便与丙争吵,丙声称自己是和甲登了记、拜了天地的夫妻,虽然结婚证上的名字是乙,但实际上自己是甲的妻子,乙愤怒之下向婚姻登记机关投诉,要求维护她与甲的婚姻关系。
问:冒名项替领取结婚证是否有效?合法夫妻应该是谁?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主要内容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结婚第三章家庭关系第四章离婚第五章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第六童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二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实行计划生育。
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第二章结婚第五条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
(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第八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九条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第十一条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十二条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第三章家 庭 关 系第十三条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条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第十五条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条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第二十条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
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第二十一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抚助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第二十三条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第二十四条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七条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
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问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第二十九条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扶养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抚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长大的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第三十条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第四章离婚第三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第三十三条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条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
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不管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四十条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第四十一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四十二条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五章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第四十三条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第四十四条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对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
第四十五条对重婚的,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第四十七条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人民法院对前款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制裁。
第四十八条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
第四十九条其他法律对有关婚姻家庭的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六章附则第五十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变通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区制定的变通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第五十一条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废止。
6. 电大婚姻法简答题 收养有哪些特征
(1)收养是可以引起亲属关系变更的民事法律行为。收养是变更亲属身份和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行为,能够引起父母子女身份和权利义务关系的转移和变更。收养一旦产生,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便发生亲属关系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产生相当于亲生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被收养人与其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随之消除,但被收养人与其生父母及其亲属间的血缘关系依然存在。
(2)收养只能发生在非直系血亲关系的长辈对晚辈之间。所谓直系血亲是指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如曾祖父母与曾孙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父母与子女等均属直系血亲。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可以没有亲属关系,也可以有亲属关系,但有亲属关系的一定不能是直系血亲关系。因为收养的目的是为了建立父母子女关系,有直系血亲的人之间发生收养将失去法律上的意义,所以,收养应当发生在非直系血亲之间。收养还应当是发生在非直系血亲的长辈对晚辈之间,收养人应限于长辈,被收养人应当限于晚辈,否则会违背亲子关系的秩序。
(3)收养关系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可依法产生,也可依法解除。作为拟制血亲的收养关系与自然血亲有所不同。所谓自然血亲是指有直接或间接血缘的亲属,它以出生为发生的唯一原因,收养行为不能使被收养人与其生父母的血缘关系消灭。所谓拟制血亲是指本无血缘关系的人之间,法律确认他们具有与自然血亲同等的权利义务关系,可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产生,也可以因收养关系的解除而消灭。
(4)收养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收养不仅涉及当事人的人身和财产关系,而且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所以收养法将收养行为规定为要式行为,收养关系的成立应当办理收养登记手续。
7. 电大网上形考形法学1一4答案
去大象找答案小程序上可以下载呀,也可以搜答案,
之前是叫电大题酷的,现在改名了。
和市面上其他题库不一样,里面收纳的都是电大的题目答案,电大学生用起来美滋滋
帮你顺便搜了几道
一、不定项选择题
1. 我国婚姻法调整的对象包括( )。
A.婚姻关系 B.情侣关系
C.家庭关系 D.朋友关系
2.中国古代依“六礼”程序成立的婚姻,被称为
A.法律婚 B.宗教婚 C.事实婚 D.聘娶婚
3.结婚登记时,一方隐瞒其未达到法定婚龄的事实,应依法由( )。
A. 人民法院宣布该项婚姻无效 B.人民法院判决离婚
C. 婚姻登记机关宣布该项婚姻无效 D.婚姻登记机关调解离婚
4.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婚姻法》第21条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
A尚在校接受高中教育的子女
B.尚在校接受大学教育的子女
C.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D没有生活来源的成年子女
5.某甲与某乙已登记结婚,但未同居,也未举行婚礼。之后某甲后悔与某乙结婚,进行下列哪种行为后,婚姻关系才能解除?( )
A.调解 B.宣布婚姻无效
C.离婚 D.撤销结婚登记
6.我国《婚姻法》第10条规定:下列属于无效婚姻的是( )。
A.李某已经结婚,仍与刘某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而结婚
B.王某与陈某是表兄弟
C.蔡某患有某种不宜结婚的疾病,婚后被治愈
D.何某男21周岁,与梁某女20周岁结婚
7.为了保障一夫一妻制原则的贯彻实施,必须反对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 )。
A.重婚 B.买卖婚姻
C.有配偶而与他人同居 D.借婚姻索取财物
8.我国现行《婚姻法》第32条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并例示性规定了判断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理由,根据这一规定,下列几则离婚案中所涉问题,足以判断为“确已破裂”的是( )。
A.赵某(女)诉丈夫周某离婚案中,提出丈夫与一女网友发生过性行为
B.林某(男)诉妻子顾某离婚案中,提出妻子出国留学导致两人分居三年之久
C.朱某(女)诉丈夫董某离婚案中,提出不堪忍受并不能原谅丈夫的经常打骂
D.曹某(男)诉妻子余某离婚案中,提出妻子偶尔和男同事打麻将,参与赌博
9.收养孤儿和残疾儿童,可以不受( )的限制。
A.收养人无子女 B.收养人年满30周岁
C.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 D.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