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雇员劳动合同法
㈠ 中国政府雇员制度有什么明确的法律规定吗
你好,对于政府公务人员(公务员)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后勤工作人员(比如清洁工)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㈡ 什么是政府雇员
“政府雇员”指的是政府机关根据工作的特殊需要,从社会上雇用的法律、金融、经贸、城建、规划、信息、外语及高新技术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他们不占用行政编制,不具有行政职务,不行使行政权力,完全按契约化管理,只从事某项专业性工作。
此外,雇员不执行公务员的工资标准,薪酬待遇相对较高。
在我国,一般来说政府雇员不具有行政职务,不行使行政权力,不占用政府行政编制,且服务于政府某项工作或某一政府工作部门,招聘政府雇员也是有条件的。
例如2002年6月《吉林省人民政府雇员管理试行办法》提出政府雇员的基本条件是:“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和人民,愿意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遵守政府工作纪律和有关的规章制度,能够完成政府雇佣工作任务。”
(2)政府雇员劳动合同法扩展阅读
政府雇员的背景:
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我国政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以及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政府管理过程中,而中国目前的公务员普遍水平难以胜任相应的技术支持工作。
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任建明介绍,中国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在政府机关,国际金融、信息技术、国际贸易、高新技术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严重短缺,而且政府机关在高端人才的争夺战中处于劣势。
另外,我国正朝着“服务型”政府改革,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非“划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出政府雇员制来完善现有的公务员制度,充分利用社会现有的优势资源,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很正常的。
西方国家在推行政府雇员制带来的示范作用。上个世界中叶,已有欧洲国家在实施政府雇员制。目前,政府雇员制在发达国家并不少见,如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政府雇员在政府工作人员中的比例占到20%至40%;在日本,政府中也有11.9%的人是政府雇员。
㈢ 政府部门单位与员工签订的是什么形式的合同
政府部门单位与员工的用工形式有三种:
1、编制外劳动合同工
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政法机关在编制外采取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方式招用的部分从事辅助性,临时性或替代性特殊工作,但又未纳入行政编制,事业单位编制,政法专项编制内管理的劳动合同用工人员(俗称临时工或编外人员)。
如机关的保安、学校工勤辅助人员、基层公安机关的辅警、协警等。
2、聘用合同用工
聘用合同亦称聘任合同。是事业单位与职工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政策,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的关于履行有关工作职责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聘用合同一般适用于招聘有技术业务专长的特定劳动者。
3、公务员(不签合同,属于编制内)
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公务员职位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具职位特殊性,需单独管理的,可增设其他职位类别。
一般通过招聘,政府单位直接员工签订的是属于聘用合同用工,如果是劳务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属于编制外劳动合同工。
实际应该看工资是谁发,单位发就是合同工,劳务公司发就是编制外劳动合同工。
(3)政府雇员劳动合同法扩展阅读:
劳务派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1、期限方面的区别
劳务派遣合同的期限为两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其中固定期限的长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自由约定。
2、解除劳动合同方面的区别,关于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做了相应的规定,其中关于劳务派遣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的特别规定如下:
(1)因劳动者有过错、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 工负伤、不胜任工作等原因,用工单位可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由劳务派遣单位依法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2)用工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三项“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的”及第41条有关经济性裁员的规定来解除劳动合同。
㈣ 政府雇员是怎样的。待遇如何
签订劳动合同,无正式编制,不能享受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工资低、福利不好、工作量挺大。
㈤ 派遣公司可以解除政府雇员的劳动合同吗
可以的,劳务派遣法律关系就是如此。
㈥ 同一个事业单位,雇员制和合同聘用制有什么不同
一、主体不同
1、雇员制:又称为政府雇员制,是指政府以契约形式聘用、管理某些专门技术人才及承担部分临时性、勤务性工作的人员的公共人力资源制度。
2、合同聘用制:是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确立聘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制度。
二、特点不同
1、雇员制:以劳动合同为主要手段,来界定、规范和调整政府与雇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合同聘用制: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目的不同
1、雇员制:是通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优化和组织形式的完善,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社会发展提供多样化和高品质的公共产品。
2、合同聘用制:是为了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为了保障学校和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㈦ 政府机关编外人员劳动合同是和谁签,是政府机关还是人力资源公司
和谁签订劳动合同,要看录用方式。
政府机关编外人员,直接由政府机关录用的,政府机关是用人单位,应当与政府机关订立劳动合同;经劳务派遣到政府机关的,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政府机关是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㈧ 政府雇员离职后悔怎么办可重新入职吗
政府雇员离职后悔了,公务员编制的岗位,劳动者只有重新报考,合格后方可重新入职,如果属于劳动关系,劳动者需要和用人单位协商,用人单位同意的,劳动者可以重新办理入职手续。
《劳动合同法》
第九十六条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十七条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按照当时有关规定执行。
㈨ 现在政府机关的普通雇员和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一、编制不同。
政府雇员不占用行政编制,完全按契约化管理。
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制。
二、权力不同。
政府雇员不具有行政职务,不行使行政权力,完全按契约化管理,只从事某项专业性工作。
公务员具有行政权力,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相关义务。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级序列分为: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一级主任科员、二级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四级主任科员、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三、岗位不同。
政府雇员是政府部门根据全局性工作的特殊需要,从社会上雇佣的为政府工作的法律、金融、经贸、信息、高新技术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公务员则一般从事公共事务管理。
四、薪酬不同。
雇员不执行公务员的工资标准,薪酬待遇相对较高。
公务员工资待遇按标准执行,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