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与法推诿的肇事者后续

社会与法推诿的肇事者后续

发布时间: 2021-12-19 15:09:24

1. 交通事故受害者躺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肇事者没钱垫付,保险公司一分钱不出,作为受害家属,怎么办

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规定肇事方必须垫付医药费,但已经确定肇事方全责的,伤者一方可以到法院起诉肇事方,要求法院判决肇事方和肇事车辆的保险公司先行垫付医药费,法院判决后还是不垫付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查封肇事者的财产来支付医药费,肇事车辆有保险的也会判决保险公司先行支付医药费。
再就是伤者家属先垫付医药费,等伤者痊愈一块算账。

2. 求救,车祸后续处理程序,对方肇事者全责,但一直找不到他们,联系不上。咋办

一、可以

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 逃逸交通事故尚未侦破,受害一方当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当事人书面申请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受害一方当事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的责任;无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无责任。

三、参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章第3节http://ke..com/view/1824552.htm#8

四、交强险不可以,商业险可以
没必要55开,对方全责 + 逃逸 情况下,己方商业险可以代位求偿。
大概意思就是保险公司先赔给你,然后保险公司代你向对方追讨。
具体网上搜索“代位求偿” 我就不抄了

五、打官司是麻烦不假。
邓建国的新闻听说过吗?
法院有权到飞机上把欠债不还的邓建国抓去拘留
个人行吗?

3. 交通事故不结案会有什么后果

交通事故不结案,会造成车辆无法驾驶上路和年审等。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定,交通事故拖着不结案,受害人可以凭交警裁定到法院提起诉讼,上法院进行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定,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应当妥善保管。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押与事故有关的物品,并开具扣押物品清单一式两份,一份交给被扣押物品的持有人,一份附卷。扣押的物品应当妥善保管。扣押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事故车辆、机动车行驶证以及扣押的物品。对驾驶人逃逸的无主车辆或者经通知当事人三十日后仍不领取的车辆,经公告三个月仍不来接受处理的,对扣留的车辆依法处理。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八条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事故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并开具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的车辆及机动车行驶证应当妥善保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扣留事故车辆所载货物。对所载货物在核实重量、体积及货物损失后,通知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货物所有人自行处理。无法通知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不自行处理的,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办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九条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押与事故有关的物品,并开具扣押物品清单一式两份,一份交给被扣押物品的持有人,一份附卷。扣押的物品应当妥善保管。扣押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本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4. 交通肇事者不理赔,我去法院起诉,程序怎么怎么走 涉及后续治疗费用,怎么算

以交警队出具的责任认定书和你医疗费单据,聘请律师写一份起诉书,去法院立案。后续医疗费可以申请鉴定,后续的费用由鉴定部门出具,具体数额会在鉴定里,法院会采纳的。

5. 法律强制执行后续

审请法院实施强制执行!

6. 交通事故至人死亡,但是肇事者逃跑了至今没有找见,现在该怎么办

向公安机关交通警察大队报案,目前,公路上到处是监控装置,只要你提供发生事故的时间和地点,基本上能查到的。你只能等公安机关找到肇事逃逸者,由他来承担责任,其他人只能是道义上的帮忙和救助。请多向公安机关反应情况。

7. 后续协议如果肇事者不执行,再起诉有时间和其他方面的限制

调解协议生效后,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一、法院的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1、第二百三十四条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的执行,适用本编的规定。
2、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3、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热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工作人员侵权 发布:2025-08-27 08:25:20 浏览:269
二级建造师法规哪个老师讲的好 发布:2025-08-27 08:16:31 浏览:898
国有事业用房出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7 08:12:45 浏览:210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44条 发布:2025-08-27 08:12:44 浏览:707
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 发布:2025-08-27 08:11:25 浏览:477
浅谈食品安全法律和法规的现状 发布:2025-08-27 08:10:44 浏览:813
二手房交易补充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7 08:04:53 浏览:896
宜川县人民法院中标 发布:2025-08-27 07:57:09 浏览:140
共同观看民法典 发布:2025-08-27 07:55:42 浏览:761
新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背景 发布:2025-08-27 07:50:03 浏览: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