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供应商质量问题合同法

供应商质量问题合同法

发布时间: 2022-01-17 06:51:09

A. 关于合同法,产品和样品不一致,合同纠纷的问题,高分等候

想维权,有点难,这个合同供货商有很大的供货活动空间,他提供四塑料若确实是PC材料,但回不达标你答也没法,因为合同已经明文规定了。若他提供的材质和样品一样,而不是PC,你也拿他没法,合同上也明文规定了。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先弄清楚他提供的产品是不是真的符合质量要求,若产品质量没话说,你也没必要过多的要求“维权"。若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那就对不起了,你在合同上再写得天衣无缝,这官司也吃定了,我花钱总不能买残次品吧!我估计法律也不会容你生产伪劣产品害人的

B. 供应商分批交货,其中有一批货质量有问题,能不能解除整个合同

按照《合同法》第166条规定,出卖人分批交付标的物的,出卖人对其中一批标的物不交付或者交付不符合约定的,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就该批标的物解除。出卖人不交付其中一批标的物或者交付不符合约定,致使今后其他各批标的物的交付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就该批以及今后其他各批标的物解除。出卖人已经就其中一批标的物解除,该批标的物与其他各批标的物相互依存的,买受人可以就已经交付和未交付的各批标的物解除。 这些规定表明,在分批交付标的物的合同中,一批标的物不交付或者交付不符合约定的,是否影响其他各批合同的效力,取决于是否影响实现目的,如果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说明数批履行之间具有不可分性,一批标的物的不履行影响到其他标的物的履行,其解除效力也及于其他标的物。

C. 供应商在履行合同时违约~是应该追究合同法的责任还是政府采购法中的虚假投标

1、“供应商抄在履行合同时违约(袭供货的型号不符)”
采购人可以根据供应商违约,要求供应商承担违约责任,这是民事纠纷,应当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还是政府采购法中的虚假投标~~~还是都应该追究??”
政府采购招标时,一般都会要求投标方提供相关资质证明。供应商是否“虚假投标”取决于竞标当时,供应商所提供的文件,所表现的履行能力是否真实,如果真实,则不存在“虚假投标”的问题。即便供应商在后续履约过程中违约,也不能据此认定此前的投标行为是“虚假投标”。虚假投标,是可以作出行政处罚的,一般的处罚措施是取消该公司本次中标资格;将该公司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X年内禁止该公司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等等。

D. 请问有没有关于供应商管理方面的法律出现质量问题怎么追究赔偿

应当依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来进行赔偿。

《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 质量专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属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 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第六十一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E. 签订合同后,供应商出现违约情况,是否可以终止合同,与第二中标供应商签订合同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采购合同后,成交供应商放弃中标的,是属于合同违约的情形,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如保证金不退还、赔偿损失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第四十六条 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中标、成交通知书对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均具有法律效力。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采购人改变中标、成交结果的,或者中标、成交供应商放弃中标、成交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条 【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中标人放弃中标,招标人可以要求赔偿吗

中标人弃标招标人可要求赔偿

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的,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因而,当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中标人弃标的,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如赔偿损失、继续履行合同等。所以,此时招标人可以要求中标人赔偿损失。

F. 没有和供应商签订合同,卖假货造成损失通过法律途径要求退货加经济赔偿,能胜诉么

一、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一般情况下就要提供有关买卖关系的其它证据证明,比如:发货票、提货单,以及可以证明供需双方该法律关系的一切证据。销售单也是证据,检测报告结果是货品品质的依据,证据确实充分,买到假货当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供货方退货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合同有多种,书面合同只是其中一种。即便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也是一种合同。
二、 如果供货方明知出卖的货物是假货,会给需方造成损失,却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将假货出售给需方,就构成合同欺诈的民事侵权责任,根据《民法通则》规定,要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三、就提出问题的具体案例,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适用于《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民法通则》122条 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合同法》第155条规定:“出卖人交付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可以依照本法第111条的规定要求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111条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四、至于供货方的“提货后概不负责”的霸王条款是违法条款。法院不会支持。

G. 物资采购合同中,各条款可能发生哪些问题

您好,您可以详细描述您的问题。一般合同主要包含以下要素:1、主体,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合同解除、中止、终止,8、违约任,9、争议解决方法。

法律顾问主要的审查任务应该是:1、主体,2、合同解除、中止、终止,3、违约责任,4、争议解决方法,以及合同其它风险的防范如所有权转移的时间、标的物灭失风险问题。

像标的、数量、质量等一般应属采购所要审查事项,因为标的的规格、数量是比较专业和细致的,法律顾问接触的机会少,不够专业,由公司采购审查对方的货物,则有利于工作效能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公司交易风险。

物资采购合同常见问题解析

合同是明确供需双方权利和义务,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一、合同主体

问题:合同主体不明确,导致合同当事人在寻求法律保护时,被法院驳回。

解析:合同主体必须是具有独立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同应由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亲笔签字或盖章,并加盖公章;公章不得用业务、计划、财务专用章代替;户名应用全称,且与公章名称一致。

二、价格约定

问题:对货物价格约定不明确,在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纠纷。

解析:市场价格呈上涨趋势时,合同应注明:“供方严格按合同约定价格供货,不随市场变化而调整。供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迟供货,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和需方由此而产生的损失”。在价格变化趋势不明显时,合同中可注明:“供方按合同约定价格供货,如遇特殊情况需做调整,必须经需方书面确认同意。供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迟供货,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和需方由此产生的损失”。

货物所对应的计量单位应准确,合同金额应明确是否含税金和运费等、运费及卸车费用的承担方、运输过程和运输方式的责任方。

三、质量验收标准

问题:质量验收标准栏中填写“按国家标准执行”。实际上很多材料的验收标准是根据使用范围来进行规定的。例如,无缝钢管的标准有四种,《结构用无缝钢管》、《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如果没有约定明确,供货商可能以低标准供货。

解析:合同中应明确物资质量验收标准。由于标准更新较快,合同中还应注明“质量验收不限于以上标准,其中未包括的内容,执行现行的适用于该物资的国家和行业最高标准。”

四、货物验收

问题:合同中不注明货物的材质和生产厂家,供方可能以次充好。

解析:货物验收时间、地点应明确。货物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单价、材质、生产厂家、单位及总价格在合同中应准确、详细。对技术性能参数较多、较广的货物,应另外签订技术协议作为本合同附件,避免型号不详或材质不清等因素造成发错、用错材料,影响工程进展和工程质量。

五、验收方式

问题:忽视验收方式的约定。特别是钢材,容易给供应商钻空子:如果按理论重量计算,则供应负偏差材料;如果按重量验收,则供应正偏差的材料。

解析:验收应按合同中明确的数量,由双方在现场共同清点计量。如签订钢材采购合同,则须约定是过磅验收还是检尺验收。

六、交货日期

问题:“合同生效后一个月交货”,这种约定比较模糊,交货日期缺乏限制性,存在因材料供应不及时而影响进度的风险。

解析:对交货日期作出明确约定。如需方有特殊要求,则应在合同中注明“按需方电话或书面通知交货”,供方不按时按量供货时,应承担相应违约责任。

七、质保期限和质保金

解析:工程合同中,业主一般扣留施工方一定额度的进度款作为质保金,为了转移和分担风险,供应商应向需方按同等比例留出质保金。质保期的约定应与工程合同保持一致或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质保金的额度应不低于合同总额的5%,质保金的支付应注明“无息支付”。签订大额、重要的采购合同(特别是与初次合作的供应商签合同)时,为了更有效的督促供方完成履约责任,双方有必要在合同中约定“供方在签订合同后*日内,必须向需方提交*万元的银行履行保函,如不按时提交,需方有权拒付预付款或解除合同,且需方不必承担任何违约责任。*****后,需方将银行履约保函原封退还给供方。”

八、结算方式及期限

问题:提货前全额付款。这样的条款增加了需方风险,降低了对供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违约责任的约束,不易维权。

解析:预付款的支付比例,一般应控制在30%之内。双方确定预付款、进度款、提货款、验收合格款和质保金的支付条件和比例后,还应明确货款支付方式(如转帐、承兑汇票、现金、支票等)。付款时应谨慎:如帐号、户名等与合同上的信息不相符时,应要求供方出具相关证明,经确认无误后,再办理付款手续。供方提供发票的时间、开具的发票种类(如普通税务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每次分期付款前,应要求供方开具与收款额度相等的单位财务专用收据,不得用白纸条代替。

九、违约责任

问题:有些合同的“违约责任”为“按《合同法》执行”,这样过于笼统,不便执行;另有一些合同只对单方违约责任进行了约定,这是不公平的。

解析:供方的违约责任主要体现在货物质量、数量、交货时间和售后服务是否完全履行合同;需方的违约责任主要体现在付款、提货和验收是否完全履行合同。合同中明确违约金标准,应能有效维护守约方利益,降低违约行为的发生概率。如材料供应商在价格波动频繁的时候签订供货合同,而合同对迟延供货或不供货的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那么,供方可能在材料价格上涨时停止供货。

十、争议解决

问题:有些合同对争议的解决只是“双方友好协商解决”,而当双方真正发生纠纷时,往往因为解决方式和地点的争议而变得难以协商。

解析:①明确合同签订的时间和地点。②提出异议的期限:对外观验收,可约定到货后几天内提出异议;对需安装调试的设备,则要约定试运转正常、整体验收合格后几天内提出异议。③解决争议的办法有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4种方式,但是,仲裁和诉讼是采取或裁或讼的原则。合同中应尽量约定纠纷解决地为我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员会,这样便于我方处理法律事务,降低维权成本。

十一、合同生效与失效期限

问题:一份合同同时约定了合同生效或失效的多项条件,无法确定合同的真正有效期限。

解析:合同生效有以下几种约定:①双方签字盖章后合同生效。②预付款付出之日起合同生效。③合同自签订之日起开始生效。④合同有效期:****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此期限必须大于工程承包合同中的质保期限)。

合同失效有以下几种约定:①货、款两清后合同失效,但不免除供方的质保期责任。②在特殊情况下,合同无法继续履约时,经双方协商,书面签字盖章确认后,合同失效。③当一方拒不履约或毁约,也不积极协商解决问题,给另一方造成重大损失时,守约方可书面通知违约方,提出终止合同的要求。此时,守约方可以不继续履约,且不必承担此期间的责任,但违约方并不能消除其违约责任。④合同有效期(****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满后。

十二、其他约定

1、质量证明资料的约定:货物的材质证明书(或产品合格证)必须随货同行,供方不能提供生产厂家的材质证书原件时,应在复印件上加盖供方公章。

2、售后服务承诺:应要求供方在合同中承诺接受问题的响应速度和处理问题的最长等待时间。如:接到客户投诉后两小时之内予以回复,如需现场维修,*天之内安排工作人员上门解决问题等。

3、合同中信息的填写应真实、准确、全面。如单位名称、委托代理人、电话、帐号、税号、开户行等。

4、对合同双方的简称应统一标准。如供方与需方、卖方与买方、甲方与乙方,在一个合同中只能体现其中一组。

5、合同一式*份,双方各执*份;合同的传真件、复印件均有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必要时,还可将供方的投标资料及其他书面承诺等资料作为合同附件,约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技术协议(或补充协议)作为合同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7、在合同中应注明“供方确保所供货物的性能、原材料等在安全、环保方面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和规定”,需方在采购时,应优先选择通过了安全、环保资质认证的供应厂(商),倡导健康环保,安全生产。

8、当需方驻厂监造或供方工作人员到需方施工现场进行作业时,应在合同中明确双方各自应承担的安全责任、费用和应尽的义务。

十三、其他注意事项

1、在签订合同前,必须对供方的资质进行评审:供方是否具有所供货物的资质;供货范围是否在其营业许可范围内;代理人是否持有法人授权委托书;提供的评审资料是否在有效期内;所签合同金额是否低于其注册资本等。若采购特种设备等特殊物资,供方还必须提供相应的专业生产资格许可证。

2、采购合同必须经会签后才能正式盖章签订。大宗材料采购必须实行招标,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选择性价比最优的供应商。

3、物资管理人员应了解材料的性能、规格和质量标准等,熟悉《合同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条款。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H. 在合同法里对供应商的索赔有哪些规定

合同法无此规定,发包人在合同中指定一家产品供应商不违法。但在招投标阶段,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招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五)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原产地或者供应商。

I. 没有和供应商签合同,但原材料出问题了,我可以起诉对方吗

1、请问我们可以起诉对方,挽回经济损失吗?
可以起诉对方,但要掌握充足的证据,该证据包括供应商原材料存在的质量问题,必要的时候可以要求对该原材料作出鉴定。还收与供货商货物接受的证据,已经曾经存在的资金往来等。

2、请问我可以起诉对方挽回损失吗,有没有胜算啊?
计算损失是你们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该损失包括原材料的损失,加工成本,以及可逾期利润等。但要得出一个准确的数额需要提供的资料可能很多。

3、胜算的几率有多大?
如果证据充足,应该获得法院支持的可能性大些,但现在左右法院判决的因素很多,在作出诉讼前,应有充足的思想准备。

热点内容
中国政法大学案例研习经济法 发布:2025-08-16 02:14:36 浏览:456
合同法中的明显不合理低价 发布:2025-08-16 01:57:10 浏览:431
海港区法院 发布:2025-08-16 01:56:15 浏览:78
行政法公益慈善 发布:2025-08-16 01:54:05 浏览:572
单位法律知识考试简报 发布:2025-08-16 01:53:56 浏览:226
民法扣工资 发布:2025-08-16 01:27:54 浏览:386
司法考试6 发布:2025-08-16 01:27:04 浏览:772
存款保险条例是行政法规 发布:2025-08-16 01:07:04 浏览:214
蒂法官方cp 发布:2025-08-16 00:55:05 浏览:313
交通法规的英文 发布:2025-08-16 00:47:07 浏览: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