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保险合同法司法解释三

保险合同法司法解释三

发布时间: 2022-01-22 18:26:30

① 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16条怎么理解

被保险人要求退还保险现金价值的,法院不予支持,因为需要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进行退还,不是按保险现金价值进行退还。

② 保险法司法解释三什么时候出来的

您好复,2015年11月26日上午10时,制最高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刘竹梅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2015年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61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三》)。该司法解释将于2015年12月1日起施行。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③ 保险法司法解释一二三是什么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09年9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是2013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于2015年12月1日起施行。该版司法解释着重解决保险法保险合同章人身保险部分在适用中存在的争议,以防范道德风险。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保险法施行后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适用保险法的规定。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除本解释另有规定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的法律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保险法的有关规定。认定保险合同是否成立,适用合同订立时的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 财产保险中,不同投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分别投保,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在其保险利益范围内依据保险合同主张保险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 当事人订立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根据保险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被保险人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可以在合同订立时作出,也可以在合同订立后追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保险合同并认可保险金额:(一)被保险人明知他人代其签名同意而未表示异议的;(二)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指定的受益人的;(三)有证据足以认定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投保的其他情形。

④ 保险法司法解释三为什么只到26条

第十六条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版情况提出询问的权,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第四十三条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其他权利人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⑤ 《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四合理不合理

司法解释三第十四条说明了,被保险人的继承人持有保险单的情况下保险人给付的保险金法院予以支持。这条应该是参考了国外保单持有人可以认定为保险财产的持有人的说法,从道德上讲,保单在某一继承人手中,说明被保险人生前某种程度上有指定此人为受益人的可能性的。所以这个解释还是比较说的通的。

⑥ 保险法司法解释三全文

第十六条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第四十三条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其他权利人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⑦ 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六条

现行保险法的司法解释没有单独就第八十九条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2009年9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3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9〕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09年9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就人民法院适用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保险法施行后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适用保险法的规定。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除本解释另有规定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的法律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保险法的有关规定。
认定保险合同是否成立,适用合同订立时的法律。
第二条对于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认定无效而适用保险法认定有效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三条保险合同成立于保险法施行前而保险标的转让、保险事故、理赔、代位求偿等行为或事件,发生于保险法施行后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四条保险合同成立于保险法施行前,保险法施行后,保险人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申报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为由,主张解除合同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第五条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下列情形下的期间自2009年10月1日起计算:
(一)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收到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保险法施行后,适用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二)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知道解除事由,保险法施行后,按照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行使解除权,适用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三)保险法施行后,保险人按照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解除合同,适用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二年的;
(四)保险法施行前,保险人收到保险标的转让通知,保险法施行后,以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为由请求按照合同约定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适用保险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三十日的。
第六条保险法施行前已经终审的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的案件,不适用保险法的规定。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⑧ 最高人民法院保险法解释三

《解释三》明确人身保险利益主动审查原则,防范道德风险。细化死亡险的相关规版定,鼓励保权险交易。明确体检与如实告知义务的规定,维护诚实信用。明确保险合同恢复效力的条件,维持合同效力。规范受益人的指定与变更,保护受益人的受益权。规范医疗保险格式条款,维持对价平衡。

此外,《解释三》还对保险金请求权的转让、作为被保险人遗产的保险金给付、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同时死亡的推定、故意犯罪如何认定等问题作了规定。

《解释三》的出台,是最高人民法院依法保障保险消费者,促进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各级人民法院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妥善化解当事人纠纷,维护公平的市场交易秩序,促进保险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法院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确保国家法律的准确统一实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⑨ 保险法解释三25条

网友你好:
分太高了,答案很简单:没冲突,因为23和25压根就规定的不是一个程序。
咱不说法条了,你不是法律专业我就不用法言法语了:
23条:立法目的--解决索赔难!针对保险公司赔偿请求后长时间拖延,不予理睬的问题。该条明确规定,人家报险了,那你就30日内作出核定(注意25条是确定),该不该赔钱。认为应当赔钱的话,如果合同很清楚或者和投保人说好了,那么10内给钱!!!
可是核定还可能有一个结果,就是保险公司认为不应该赔钱,那么怎么办呢--去看24条:3天内发拒赔通知。
25条:立法目的--解决理赔难(先予赔付条款)!核定确属保险责任,但是保险公司理赔也要有过程啊,保险事故是很复杂的,比如事故认定书、病历,医疗票据,伤残等级、损失鉴定.....这需要投保人提供的,在提供齐全之后,如果60天内没办法确定数额,那就不能找理由在拖延人家了,先把能确定的给了。
所以说:23条和25条没冲突,23规定的是赔不赔,25规定的是怎么赔(之一)。
OK让我们举个理解用小例子:张三投个意外伤害险(假设全赔)。张三从楼梯摔下,腿骨折,住院花1万,打个钢板。张三打电话报险,保险公司派员到医院查病历,问120,属实,依据23条,30内核定属于保险事故,张三说给我1万得了,保险公司说好,10内给钱。可是张三要求全赔,双方协商不好,具体赔多少也不明确,钢板现在不能取,医疗费其实没完结,那没办法,依据25条,60天内确定不了全部数额,先把有医疗票的那1万给张三。
网友你明白了吗?你的问题法科生都觉得难!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⑩ 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被保险人的损失是哪些

损失补偿原则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之后,保险人对其遭受的实际损失应当进行充分的补偿。其具体内容有:(1)保险赔偿金额应当公平合理,充分补偿,协商一致。所谓公平合理,充分补偿,就是说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的具体赔偿数额应当有利于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双方利益。一方面,要充分补偿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达到保险保障的目的。另一方面,不能使赔偿数额超过实际损失,使被保险人获取额外收益而损害保险人的合法权益。至于协商一致,则是说海上保险合同的保险金额作为保险赔偿的最高限额,应由保险人和被保险人根据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协商确定。而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也须双方协商一致才予适用。(2)保险金额是计算赔偿数额的依据,一般不允许超值保险。(3)防止道德危险的发生。海上保险合同是对被保险人的保险保障措施,并非其牟利的手段,所以要防止道德危险的发生。(4)保险人的赔偿责任依法律和海上保险合同予以限制。

热点内容
依法治国政治论文 发布:2025-08-15 11:14:50 浏览:755
公司并购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发布:2025-08-15 11:13:01 浏览:222
民法有哪些原则 发布:2025-08-15 11:07:47 浏览:748
杀猪扰民法律 发布:2025-08-15 10:52:08 浏览:894
华夏道儒法学 发布:2025-08-15 10:42:07 浏览:861
劳动法员工赔偿 发布:2025-08-15 10:38:35 浏览:592
道德的缺点 发布:2025-08-15 10:29:59 浏览:425
伊春法院网 发布:2025-08-15 10:22:08 浏览:852
下列对劳动法上劳动就业的理解正确的是 发布:2025-08-15 10:20:51 浏览:131
交通法规2019交通事故 发布:2025-08-15 10:12:08 浏览: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