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关贸总协定规定
Ⅰ 国际经济法:保护国际投资的国际公约是哪4个
保护国际投资的国际投资法体系不止四个公约,它是由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国内内法规范和国容际法规范综合形成的一个法律体系,由5个方面构成.
一是资本输出国关于外国投资的法律规范.
二是资本输出国关于对外投资的法律规范.
三是资本输出国与输入国间的双边投资协议.
四是国际投资的多边条约.主要包括:<<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以及世界贸易组织体系下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服务贸易总协议>>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等.
五是国际惯例.
Ⅱ 学习《国际经济法》需要用到的相关法条
是法学学生么?来国经讲的自经济上的一些术语是比较多的。说实话法条没什么太大的用。
一般能用得上的公约也就那几个:CISG,incoterm2000,GATT,TRIPS,MIGA。这些教材上基本都有~我们学这科的时候都疯了,因为英语和经济几乎不懂,所以学起来很费劲。英语好又对经济基本了解的学得会顺手些。
我那时候买了一本法律出版社的学生法条,但是买完上课以后用得比较少,觉得没啥必要。去大学里面二手书市什么的淘淘可能会有吧。
Ⅲ 国际经济法的一个问题
图书目录-WTO反倾销协议解读
第1章 概述
第1节 倾销与反倾销的基本概念——《WT0反倾销协议》第1条
1.倾销的概念
2.倾销的分类
3.反倾销制度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第2节 国际反倾销法律制度概述
1.反倾销制度的产生
2.美国反倾销法
3.欧盟反倾销法
4.中国反倾销法体系的建立
第3节 《关贸总协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的历史发展过程
1.《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产生
2.20世纪50、60年代《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有关规定适用情况
3.肯尼迪回合《关于执行第6条的协议》
4.东京回合《1979年反倾销守则》
5.乌拉圭回合《关于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6条的协议》
第4节 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的结构
第5节 经典案例
第2章 倾销的确定——《WTO反倾销协议》第2条
第1节 倾销的相关定义
1.《WTO反倾销协议》对倾销的定义
2.同类产品的确定
第2节正常价值的确定
1.国内市场销售价格
2.向第三国出口价格
3.结构价格
第3节出口价格的确定
1.实际出口价格
2.推定价格
3.转口贸易的影响
第4节 价格比较及倾销幅度的计算
1.倾销幅度计算
2.价格比较的原则
3.比较方法的选择
第5节 经典案例
第3章 损害的确定——《WTo反倾销协议》第3条和
第4条
第1节 与损害调查有关的概念
1.确定产业损害的意义
2.协议第3条的结构
3.产业损害调查期限
4.倾销进口产品的范围
第2节 国内产业——《WTo反倾销协议》第4条
1.国内产业的定义
2.关联企业的排除
3.地区产业
4.国内产业的定义与损害调查之间的关系
5.区域经济共同体
第3节 调查机关对损害的审查标准
1.产业损害调查的一般标准
2.对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的变化的审查
3.关于倾销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影响的审查
4.实质性损害之威胁
5.对国内产业的新建产生严重阻碍
第4节 产业损害的其他问题
……
图书简介-WTO反倾销协议解读
本书对每个单一法律文件逐条进行解释,每一个协定的释义均构成一篇独立文章,且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说明该协定的相关背景、发展,在WTO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部分:逐条阐释,根据每一条的不同情况繁简不同,突出重点……重点解释特殊条款和主要条款,同时用相关的案例作为佐证。对于协定条文涉及的其他国际条约及相关协定或协定的内容,尽可能地作出介绍,帮助读者理解。
Ⅳ 简述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联系与区别
答:1、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联系:将国际公法规范按是否调整经济关系分为两类版,其中用以调整国权际经济关系的国际公法规范,属于国际经济法范畴。
2、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区别:
(1)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不同。国际公法主体主要包括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经济法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经济组织、民间国际商务组织、国际商务仲裁机构以及不同国家的自然人和法人。
(2)调整对象不同。前者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等非经济关系;后者则调整各类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
(3)法律渊源不同。前者主要是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后者除了调整经济关系的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外,还包括国际惯例以及各国国内涉外经济立法。
Ⅳ 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国际经济回法调整的对象既包括国际法答上的经济关系,又包括国内法上的涉外经济关系;既有纵向的关系,又有横向的关系:既有公法的关系,又有私法的关系。
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包括:
1、与国际货物买卖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
2、与国际服务贸易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
3、与国际投资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
4、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
5、与国际货币和国际货币和金融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
6、与国际税收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
7、与国际经济组织有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
8、与解决国际商业争议有关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
Ⅵ 国际经济法上的gatt是什么意
GATT指关税贸易总协定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 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临时适用。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未能达到GATT规定的生效条件,作为多边国际协定的GATT从未正式生效,而是一直通过《临时适用议定书》的形式产生临时适用的效力。
相关资料请见http://ke..com/link?url=uhS2otYPYeWRY2pMN6OtSKkgem-
Ⅶ 国际经济法的体系包括哪些分支
国际经济法的体系包括广义经济法体系和狭义经济法体系。
广义国际经济法
泛指调整国际经济交往的法律。其范围包括一切关于超越国界并涉及任何经济利益的交易和交往的法律规则和制度,不论进行交往和交易的主体是国家、国际组织或机构、国营金融机构(如国家的中央银行),还是个人、法人或跨国公司。它也不区分国际法和国内法、公法和私法。主张这种概念的法学家一般认为,国际经济法是国际社会中经济关系和经济组织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的总称,他们打破了法律各部门之间的界限,强调法律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这派国际经济法学者特别着重从各种有关法规的综合的角度,研究实际的法律问题,对实际法律工作者来说,较切合实用。
按照广泛的概念,国际经济法的内容甚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关于外国人经济地位的国内立法和国际法。②关于国际商业交易的私法方面,包括货物买卖、运输、契约的法律,保险法,公司法和海商法。③关于国际贸易的国内法规,如关税法规、内地税法规、进出口管制法规、外汇管制法规以及关于质量和包装标准等方面的法规等。④关于外国人投资的国内立法和国际法,包括外国人投资的组织和清理、投资的待遇、保护和保证(见国际投资法),国有化和征收,解决投资争端的方法和适用的法律,等等。⑤关于国际贸易制度、国际货币和金融制度和国际机构投资制度的国际法和国际经济机构法,如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区域性国际开发银行(如亚洲开发银行)的法律,国际商品协定等。这部分法律都是通过国际条约的形式制定的,构成国家之间的条约义务,属国际公法的范围,不直接涉及或约束个人。⑥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经济互助委员会,安第斯条约组织的法律。⑦国际税法,包括课税管辖权范围,关于解决双重课税的法律(见国际税法)。
狭义国际经济法
是国际公法的一个特殊部门。凡国际贸易、经济交易中涉及的私法问题(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等)和国内法问题(如关于进出口管理的国内立法等)都不属于国际经济法的范畴。这派学者比较注意国际经济法的理论体系的研究。根据狭窄的概念,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关于一国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在其国境外经济领域的法律地位。②关于私人国外投资的法律制度。③国际机构投资的法律制度,主要涉及世界银行和各区域开发银行的组织机构法和关于其资金来源和经营的法律。④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其中主要包括国际贸易,金融和货币关系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关于国际货币制度的法律涉及的问题包括: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建立的关于国际货币体制的行为规则以及其实施和改革,区域性货币制度等。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包括《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体现的各项原则(如非歧视原则、多边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普遍和逐步降低关税、禁止数量定额制、关于防止出口贸易中限制竞争的原则、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制度涉及的原则,关于保障措施和免除执行某项原则的制度等),国际商品(初级产品)协定、生产国协会、综合商品方案问题 、调整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的非对等性质的优惠原则、关于禁止商业上限制竞争的做法的国际行为准则、消除或减少非关税贸易障碍等。⑤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法,包括组织结构、决策程序和职能范围等方面的问题。⑥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法律制度。⑦国际税法,等等。
Ⅷ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国家经济主权原则是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经济法领域内的具体体现,它构成了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基础。国家经济主权表现在国家对其全部财富和资源的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以及对经济活动的支配权等。
在内容上,该原则包括国家对其境内一切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国家对外国投资者及其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权,以及国家有权决定对境内的外国资产实施国有化或征收的措施等。
2.平等互利原则。
平等互利原则指所有国家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国家应以平等的资格参与经济活动,并平等分享成果。平等互利是国际经济交往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各国不论大小强弱,其在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
平等是实质上的平等,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平等。互利指不能只谋取本方的利益,而置其他各方的利益于不顾。平等互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最惠国待遇是平等互利原则的一个典型范例。
3.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
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指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国家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并消除穷国与富国的差距,发达国家应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科学和技术等领域进行合作,以促进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
依《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国际合作以谋求发展是所有国家的一致目标和共同义务。该原则首先强调的是承认和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发达国家的繁荣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共同发展,就应加强各国间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合作,当然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也包括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8)国际经济法关贸总协定规定扩展阅读:
就国际经济法中所包含的各国涉外经济法或民商法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处在殖民地、附属国地位的众多弱小民族,或根本没有立法权,或只有形式上的立法权。
二战结束后数十年来,被压迫弱小民族的反殖民主义斗争陆续胜利,众多新主权国家相继兴起,逐渐形成了第三世界,开始有了独立的国内立法权。尽管在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但它们有着共同屈辱历史,共同斗争经历,共同现实处境,因而有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并且正在从事改造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共同斗争。
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这种要求和平共处的努力,当然会遇到来自发达国家的各种阻力和障碍。因此,在当代国际经济法基本规范或基本原则更新发展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保护既得利益、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与争取平等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矛盾和斗争。这乃是当代世界“南北矛盾”斗争的主要内容。
在最近四五十年来“南北矛盾”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国际经济法基本规范或基本原则,可以大体上归纳为经济主权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全球合作原则以及有约必守原则等四个方面,以下各节,分别予以阐述。
参考资料:网络-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
Ⅸ 国际经济法
C
《合同法》
第十八条 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内知之前到达容受要约人。
B
第五十二条
(2)如果卖方交付的货物数量大于合同规定的数量,买方可以收取也可以拒绝
收取多交部分的货物。如果买方收取多交部分货物的全部或一部分,他必须按合同价
格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