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合同法有关无权处分的法律规定

合同法有关无权处分的法律规定

发布时间: 2022-01-29 18:07:40

1. 合同法有没有无权处分的法律规定

关于无权处分的相关规定有,如果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但是受让人是善意取得的,则所有权人不能追回,但可以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2. 合同法无权处分债权利益的法律后果

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所有权人有权追回被处分的财产,但受让人符合善意取得的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而原所有权人可以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3. 关于无权处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合同法关于无权处分的相关规定有:无权处分是指行为人对标的物没有处分权而擅自进行处分的行为。对于无权处分行为,所有权人可以追回,但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第四百零三条
以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4. 合同法无权处分的规定是什么内容有哪些

无权处分的规定是,所有权人可以追回无权处分人处分的动产或不动产,但是如果受让人是善意的,并且以合理的价格受让的,动产已经转让或者不动产登记的,则受让人取得所有权。原所有权人可以向无处分权人追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5. 无权处分合同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一般情自况下,对财产的处分权是属于所有人的,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并且很可能构成对他人财产的侵害,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特殊情况下的无权处分行为,法律出于鼓励交易的考虑,规定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种处分行为所订合同有效。

6. 《合同法》和《物权法》对无权处分行为法律效力的不同规定急

合同法51条和物权法106条,后者是算是特殊法吧

7. 合同法中的无权处分

《合同法》上的无权处分的“效力待定”指的是债权合同的效力待定,但内是,如果标的容物交付(转移占有)或者登记了,那么,只要受让人是善意无过失的,那么受让人就取得了标的物的所有权,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里面,标的物的真正权利人(可能是所有权,也可能是他物权)只能依照侵权来要求无权处分人承担相应的责任,通常是损害赔偿,但不能追及致物的所在要求返还,因为善意第三人已经合法和终局地取得了对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已经丧失了对物的权利,因而不能通过物上请求权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所有权一定是要保护的,不管是谁有什么的所有权。
这里的问题不是谁的所有权应该得到保护,而是谁取得了所有权。

8. 无权处分人与善意第三人签订的合同有效的法律依据

详见合同法,第47条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48条无权代理人订立合同的处理,49条表见代理订立的合同,50条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51条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
另外相关法条有民法通则意见89条,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人赔偿.
另外,物权法也有相关规定,见物权法106条善意取得的规定.

相关法条:
合同法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475
物权法 http://ke..com/view/470876.htm

9. 合同法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法律分析: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是所有权人有权追回被处分的财产,但受让人符合善意取得的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而原所有权人可以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热点内容
洗车行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13 02:41:10 浏览:785
劳动法周末算工资吗 发布:2025-08-13 02:38:01 浏览:238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发布:2025-08-13 02:33:16 浏览:486
卓资司法局 发布:2025-08-13 02:28:15 浏览:522
马克思矛盾分析法分析社会问题 发布:2025-08-13 02:28:11 浏览:311
亲爱的律师 发布:2025-08-13 02:22:16 浏览:693
中国的道德观 发布:2025-08-13 02:14:30 浏览:884
公司完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13 02:06:40 浏览:943
刑法者人之 发布:2025-08-13 01:31:50 浏览:656
光华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读几年 发布:2025-08-13 01:26:39 浏览: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