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民事诉讼期限

经济法民事诉讼期限

发布时间: 2022-01-29 18:19:52

㈠ CPA经济法中的诉讼时效和保护时效

前者是指权利人来明知自己的权利自受到侵害,而超过2年或1年诉讼时效,仍然不行使法定权利,丧失胜诉权。

后者是指权利人在20年内还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而超过20年诉讼时效,仍然不行使法定权利,丧失胜诉权。

因为,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是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开始。

如:借条中规定了还款日,那么,债权人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就是还款日,因为,这时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可以行使债权。如果超过2年没有中断诉讼时效,导致其债务变成自然债务,丧失胜诉权,债务人可以以债权人超过诉讼时效,要求判决债权人败诉。

如果借条中没有规定还款日,那么,在20年内债权人随时都可以向债务人要求偿还债务,并受法律的保护,当然,债权人向债务人提出偿还要求的时候,2年的诉讼时效就开始起算了。债权人20年内都没有中断诉讼时效,也导致债务变成自然债务。

㈡ 关于经济法诉讼时效的问题

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债务人同意偿还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后,不能反版悔。因为欠条超过诉讼失效后权,该债权债务就成为自然债务,即债权人丧失依诉讼程序保护其权利的可能性,不再有胜诉的可能,更不能请求法院强制执行。在这个情况下,债务人作出同意偿还的承诺或者履行偿还义务,则意味着和债权人达成了一个新的协议,此时会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债务人仍负有还款义务。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八条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后,又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㈢ 注会经济法书中:在民法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内,诉讼时效中止的持续期间没有限制

民法中最长诉讼时效的时间是20年,但是它不适用中止。一般诉讼时效(2年)以及特别诉讼时效是适用中止的,而且中止是在最后六个月之内才适用的。

㈣ 经济法(诉讼时效)

正确答案应是a。

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版明确规定,当事人未提权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甲仅说没有能力偿还债务,没有提出超过诉讼时效问题。

而其他三个答案都涉及诉讼时效问题,包括释明和裁判。

所以,答案a是正确的,其他三个是错误的。

㈤ 大学经济法问题,请大神进~(关于诉讼时效)回答好的追加分!

首先一点,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之一是,不可抗力发生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的最后六个月内,也就是从2007.1.1向前推六个月内如果出现地震行为的话,就可以诉讼时效暂停计算的,到了不可抗力排除之后就继续计算的。
所以,如果4.1日停止地震了,这个时候离时效的最后一天还有9个月,远远大于六个月,所以不适用中止情形的。但是9.1~10.1期间,就在2007.1.1之前的六个月内,就应该暂停一个月,将时效向后递延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到2007.2.1的。

另一个问题,人身侵害的诉讼时效是1年,也就是说甲受侵害的行为在2007.1.1就是诉讼时效的最后一天了。同样的道理,从最后一天向前推6个月也就是从7.1开始的,因为甲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必须要有法定代理人提起诉讼的,但是在5月20日至6月30期间不包含在最后6个月之内,不引发时效中止,从7.1开始一直到9月份才有新的法定代理人,这段时间在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所以引发中止,等到9月份引发中止的情况消失了,诉讼时效就应该继续计算了,意外发生时间与最后6个月开始计算时间相比较,那一个更晚就从那个时间开始计算,一直到时效继续计算,这段期间就是中止期间,最后计算新的诉讼时效的时候就把这一段期间在原时效的最后一天后面加上就可以了。

上面说的能明白吧?不明白可以追问。

㈥ 经济法与民事诉讼法

答案:C
【解析】《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和第2款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回除危害,答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因此A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所以B项的说法也是正确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三)项规定:“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所以环境污染案件由加害方对污染致害的因果关系负举证责任,因此C项的说法是错误的,而D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㈦ 经济法民事诉讼

有,判决是针对实体问题做出裁判,而裁定多是解决诉讼过程中的程序问题,例如裁定驳回管辖权异议。
民事诉讼法中有适用裁定的具体情形,你可以去看看。

㈧ 有关诉讼时效的经济法问题

选A,如果乙是在2008年下半年死亡那就诉讼时效要中止,题中的时效正常计算。

热点内容
洗车行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13 02:41:10 浏览:785
劳动法周末算工资吗 发布:2025-08-13 02:38:01 浏览:238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发布:2025-08-13 02:33:16 浏览:486
卓资司法局 发布:2025-08-13 02:28:15 浏览:522
马克思矛盾分析法分析社会问题 发布:2025-08-13 02:28:11 浏览:311
亲爱的律师 发布:2025-08-13 02:22:16 浏览:693
中国的道德观 发布:2025-08-13 02:14:30 浏览:884
公司完善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13 02:06:40 浏览:943
刑法者人之 发布:2025-08-13 01:31:50 浏览:656
光华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读几年 发布:2025-08-13 01:26:39 浏览: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