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的实际占有
① 有协议又实际占有的房屋是否受法律保护
所谓的协议就是你们双方的口头约定或者是双方的合同买卖,但是如果说没有第三方公证的话,这份协议或者约定是基本上是无效的,所以关键看你们的协议和你们的相应的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如果具备法律效力的话,是属于房产中规定的具有法律保护效果的房产,但是如果说确定没有任何的依据或者是相关的证据的话,那么你这个协议是毫无用处的。
而且你们之间也不会产生任何的法律效力,所以关键看楼主的这份协议是否有效,建议楼主在不确定的情况下。
可以找一个专门的律师来咨询一下,看看你们是否有相应的法律效力,这样的话能够确认一下房产究竟归属于谁,而且房产的以后的使用权究竟归属于谁?!
② 合同法中的交付指什么
所谓交付,就是指由出卖人将标的物交给买受人占有,也就是占有的转内移。交付分为现实交付容和拟制交付。
现实交付,是出卖人将标的物的事实管领力转移于买受人,使标的物处于买受人的实际控制之下,由买受人直接占有标的物。
拟制交付,是指出卖人将对标的物占有的权利转移于买受人,以代替交付实物。拟制交付又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简易交付,是指在买卖合同订立前,买受人已因其他原因而实际占有标的物时,则买卖合同一经订立生效即视为交付完成。第二,指示交付,就是当标的物由第三人占有时,出卖人将向第三人请求返还的权利让与买受人,以代替标的物的实际交付。第三,占有改定,就是买卖合同中约定,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于买受人,但标的物仍由出卖人实际占有、买受人取得的是间接占有。
③ 房租租赁合同的异议之诉里的实际占有是租赁合同的必要条件吗
房租租赁合同的异议之诉里的实际占有是租赁合同的必要条件
④ 在合同法的【占有改定】中,买受人什么时候交付货款
你好!占有改定是指在动产交易中,出让标的物时,出让人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仍需继续占有动产,此时双方可以通过协议,使受让人取得动产之间接占有,以取代现实交付而取得所有权!动产所有权虽已转让于受让人,但让与人仍然是动产的现实直接占有人,占有改定的产生在于经济实践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混合交易,所有权人将一项动产出卖给买受人,而买受人同时又将该物出租给出卖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出卖人既可以获得卖价,又可以获得使用该物的权利;而买受人既可以获得物的所有权,又可以获得租金。同时满足双方当事人的需要,将法律关系简化,确定为占有改定制度。可见,受让人之所以同意以占有改定方式受让该动产,在于能使让与人继续直接占有、使用该物;因此具体的交货付款时间应有双方当事人的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约定决定!希望可以帮助你!
⑤ 合同法所有权转移和风险承担!
(2006年)甲、乙来签订货物源买卖合同,约定由甲代办托运。甲遂与丙签订运输合同,合同中载明乙为收货人。运输途中,因丙的驾驶员丁的重大过失发生交通事故,致货物受损,无法向乙按约交货。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乙有权请求甲承担违约责任
B.乙应当向丙要求赔偿损失
C.乙尚未取得货物所有权
D.丁应对甲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合同法》第12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甲不能向乙按约履行义务是由于丙的原因,但是甲仍应承担违约责任。乙和丙之间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基于合同的相对性,乙不能要求丙承担赔偿责任。甲在向乙承担违约责任后,可向丙要求赔偿,由于丁是丙的工作人员,因此丁不对甲承担责任,而应由甲直接向丙主张。此外,标的物所有权自交付时转移,在代办托运的情况下,货物交承运人即为交付,所以乙已经取得货物所有权。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
⑥ 请教:合同法第140条怎么理解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的……
比如甲于2008年1月1日借给乙一台电脑使用,1月10日,乙想购买甲的电脑,家也同意。于是甲乙就签订了买卖合同,那么合同的生效时间为1月1日,而不是1月10日。
即1月1日为标的物交付时间。
⑦ 合同法在司法考试中占的分值
合同法是司法考试的重中之重,我们这样来推,民法是司考中的大法,而司考民法主要考察对象就是合同法,因为他是重点和难点,年平均分都在50分以上,是司考中的大户。 本人13年通过司考,希望能帮到您。
⑧ 合同法上的实际履行和适当履行是什么意思
合同的实际履行,又称实物履行原则,是指经济合同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专合同所规属定的标的去履行自己义务的原则。它包括两层含义:(1)经济合同中规定的是什么标的,当事人就必须交付什么标的,不得擅自更换,不能用其他物品或金钱来代偿;(2)在经济合同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的情况下,违约方即使支付了违约金或赔偿金,也不能免除其履行合同的责任,如果受害方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的,违约方还应按照合同规定的标的继续履行。
适当履行,又称全面履行原则,是指经济合同双方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时间、地点、包装、运输、结算等各项条款全面正确地履行义务。全面履行原则是实际履行原则的具体化。
⑨ 合同法147条的理解
你好!
结合物权法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动产是以交付为对抗第三人的标准的。这侧面说回明动产的交付实答质是对物的占有和控制。在合同法中,合同的成立是动产所有权的转移,但未交付的动产其实际占有和控制仍在卖方,因此,对于未交付动产的缺失风险由卖方承担。回归提问,卖方未交付有关标的的单证和资料的,但由于标的已经交付,实际控制在买方手中,因此应由买方承担。法条上的单证和资料是指物的说明书、保修一类的资料和证明,而并非楼主所理解的情况。法条中“不影响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的转移”的理解,是指标的物已转移,没有单证资料,不影响转移。
出卖方将标的物装车送往买受方,路上出问题了,无约定的,自合同成立由买方承担责任,这是合同法144条的规定。在这里,144条规定的情况以实际控制说如何理解呢?买卖方都没有对物有实际上的控制,那么这里主要是期待的问题,卖方已不可能有对物的实际控制,即其无对物的控制有期待,但买方则有此期待,且其为物的所有权人,因此属于买方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