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法是社会生活的

法是社会生活的

发布时间: 2022-02-02 07:12:40

法治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九年级

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这是根据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形式和内容,对法的作用的分类。从法是一种社会规范看,法具有规范作用,规范作用是法作用于社会的特殊形式;从法的本质和目的看,法又具有社会作用,社会作用是法规制和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这种对法的作用的划分使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相区别,突出了法律调整的特点;同时,又明确了各个时期法律目的的差异。 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五种。法的这五种规范作用是法律必备的,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具有。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不同的法律制度中,由于法律的性质和价值的不同,法的规范作用的实现程度是会有所不同的。 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在这里,行为的主体是每个人自己。对人的行为的指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别性指引,即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形成对具体的人的具体情况的指引;一种是规范性指引,是通过一般的规则对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个别指引尽管是非常重要的,但就建立和维护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言,规范性指引具有更大的意义。从立法技术上看,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确定的指引,即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作出或抑制一定行为,使社会成员明确自己必须从事或不得从事的行为界限。一种是不确定的指引,又称选择的指引,是指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 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这里,行为的对象是他人。在现代社会,法律已经成为评价人的行为的基本标准。 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这种

⑵ 法是如何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的

任何一种历史的法律类型,都是受社会生活的经济条件和人们的物质关系所制约版的。反之社会生活权的各个方面的活动也都受到法律的制约。但是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相反法律却必须以社会为基础。因为法律是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它虽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但它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因而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曾经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说,“占统治地位的个人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已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这些个人通过法律形式来实现自己的意志,同时使其不受他们之中任何一个单个人的任性所左右,这一点之不取决于他们的意志,如同他们的体重不取决于他们的唯心主义的意志或任性一样。”因此,不管哪个社会,不管执政者有多大权威,如果他把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变为个人的任性而不顾经济基础的制约,那就是违背了客观规律,到头来必然要遭到社会规律的报复。

⑶ 中国社会生活百科法律是指什么

中国社会生活网络法律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包括7编(即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加附则、84章,共1260条。这部法典涵盖了社会生活各方面,大到房屋产权、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结婚离婚、缴纳物业费、饲养宠物等等,因此被称为中国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

⑷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

⑸ 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有哪些

法律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用于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尤其是处理邻里关系纠纷。《刑法》:用于受到伤害,如家中被盗、路遇抢劫等犯罪情况,如何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劳动法》: 用于工作与单位打交道,非常有用,有助于维护自己的权利 。等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一条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⑹ 如何理解“法律应该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法律的产生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们逐渐发展的道德观念的,就是法律也是从我们千百年来养成的道德习惯中产生的,所以说法律是出自社会生活,从这点来说法律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另外,法律的制定是通过人民的,因为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人们,执行法律的权力属于人们,从种种角度来说法律与社会中的人都是紧密相连的。

⑺ 为什么说“法”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这句话含义不明。
1、“法”指自然法则,它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确实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法”指社会法规,它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并非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不会干涉一些私生活,也不能时时处处保护人的安全。
3、“法”指神秘力量,它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原本无处所在、无时所有,只是一种虚构。

⑻ 法律为什么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果有人不按规则来做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些事当然是方方面面的问题。法律就是要把所有的问题都给管起来。

⑼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法律在整个社会调整机制和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一切国家及社会行为均须以法律为依据,法是唯一的权威。具体说来,首先,法律必须在整个社会调制机制和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不得以政策、道德、习俗等调整手段或其它社会规范冲击或代替法律。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善,在法律实践层面上,中国已基本实现了法律运行的正常化,法律与制度的权威已逐步树立起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第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

热点内容
今年学习依法治国的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30 23:33:11 浏览:318
镇江市开发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30 22:54:12 浏览:150
淘宝考试违反交通法规 发布:2025-07-30 22:09:34 浏览:265
事业单位新入职员人事管理条例 发布:2025-07-30 21:43:32 浏览:673
太白县司法局 发布:2025-07-30 21:22:26 浏览:305
法院院长任命程序 发布:2025-07-30 20:55:10 浏览:379
靖远法院 发布:2025-07-30 20:34:51 浏览:868
低保户申请法律援助需要 发布:2025-07-30 20:18:50 浏览:955
李洪雷行政法危机 发布:2025-07-30 20:17:34 浏览:622
河口区人民法院案例 发布:2025-07-30 19:43:28 浏览: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