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的供用电合同
⑴ 供用电,供用水,供用气合同的履行,标的物的所有权是否转移
当然
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与供用电合同一样,都是一种常见的民事合同。合同的标的物就是水、气、热力。它们既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能源,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合同性质都是供应人向使用人供应水、气或者热力,使用人支付价款。双方当事人的关系都是一种买卖关系。因此,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在本质上都属于特殊类型的买卖合同。
鉴于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与供用电合同有许多共同点,因此我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例如,用水合同中供水方的责任,就可以参照《合同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供水方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供水质量标准和约定供水。如果供应的水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给用户的健康造成损害的,供水方就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⑵ 供电局有权要求与企业签订供用电合同吗,不签会怎么样
这个不全是说的那么不好,虽说有些条款有待商议,但签供电合同时为了双方把损失降到最低。签订合同供电局也要更好的确保供电质量。当供电局需要停电时可以及时通知客户做好准备,避免客户损失,或者因不可避免灾害停电供电局就不需要承担责任了。这是双向的吧。
⑶ 供用电合同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供用电合同的内容:包括供电的方式、质量、期限、用电容量、地址、性质、计量方式、电价、电费的结算方式、供用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及维护责任等条款。
⑷ 供用电合同的完整定义是
供用电合同是指供电企业装表前与用户签订的协议。
⑸ 经济合同法第182条
第一百八十二条
用电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及时交付电费。用电人逾期不交付电费的,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经催告用电人在合理期限内仍不交付电费和违约金的,供电人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中止供电。
【释义】本条是对用电人交付电费的义务和逾期交付电费的违约责任的规定。
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给电力,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供用电合同实际上是一种特殊买卖合同,即用电人向供电人购买电力以供使用,同时向供电人支付该电力的价款,双方买卖的标的物是电力。在供用电合同中,支付价款是用电人的主要义务。电力的价款即电费,是电力资源实现其商品价值的货币形式,是供电人出卖电力的对价,用电人只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履行交付电费的义务,才能实现电力的商品价值,完成一次电力资源的买卖过程。
用电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付电费,主要是按照有关电力供应与使用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交费的义务。电力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用户应当按照国家核准的电价和用电计量装置的记录,按时交纳电费;对供电企业查电人员和抄表收费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应当提供方便。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用户应当按照国家批准的电价,并按照规定的期限、方式或者合同约定的办法,交付电费。用电人按照约定交付电费,主要是按照约定的电费结算方式、交付期限等履行交费的义务。
用电人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未交付电费,应当承担迟延支付的违约责任。如果供用电双方就迟延交付电费约定了违约金,则用电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作为一种违约责任形式,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在一方违约时生效的独立于履行行为之外的金钱给付,约定违约金主要在于补偿一方当事人因对方违约所造成的损失。有关电力供应与使用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对迟延支付的违约金作出了规定。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用户逾期未交付电费的,供电企业可以从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照电费总额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加收违约金,具体比例由供用电双方在供用电合同中约定。供电营业规则第九十八条规定,用户在供电企业规定的期限内未交清电费时,应承担电费滞纳的违约责任。电费违约金从逾期之日起计算至交纳日止。每日电费违约金按下列规定计算:
1.居民用户每日按欠费总额的千分之一计算;
2.其他用户:
(l)当年欠费部分,每日按欠费总额的干分之二计算;
(2)跨年度欠费部分,每日按欠费总额的干分之三计算。
目前,供用电合同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供用电双方一般按照上述规定约定迟延支付的违约金。
随着电力供应的逐步市场化和利用非格式条款订立供用电合同的现象的大量增加,双方当事人可能没有预先约定违约金,在这种情况下,用电人逾期不交付电费的,应当支付电费的逾期利息,以补偿供电人因不能按期收回电费所受的损失。逾期利息从逾期之日起计算至交纳日止。此逾期利息应只具有补偿性。
经催告,用电人在合理期限内仍不交付电费和违约金的,供电人可以中止供电。供用电合同是一种持续供给合同,供电人按照约定向用电人持续供应电力,用电人按期支付电费,因而属于双务合同。如果供电人供应了电力,用电人不交付电费,供电人为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就可以拒绝继续供电。但中止供电前,供电人负有催告义务,并应给用电人一个合理期限以作准备,这是合同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该期限的具体时间,视具体情形而定。此外,供电人中止供电,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办理。用电人交付电费和违约金后,供电人应当及时恢复供电。
⑹ 还没交房,开放商让去签供电合同!供电合同需要业主签吗
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业主自己去签,这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是开发商代表业主签订的,可以由业主们授权;如果开发商直接签订的,业主只能在购房时,无条件接受了。
一、《合同法》
1、第一百七十六条 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
2、第一百七十七条 供用电合同的内容包括供电的方式、质量、时间,用电容量、地址、性质,计量方式,电价、电费的结算方式,供用电设施的维护责任等条款。
二、《民法通则》第六十五条
1、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2、书面委托代理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间,并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
3、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6)合同法中的供用电合同扩展阅读:
《合同法》第四条 安全用电
1、供电方供电设施的计划检修、校验和试验工作应统一安排,需要对用电方停电时,35千伏以上的每年一般不超过一次;10千伏每年一般不超过三次。计划检修停电应在7天前通知用电方。
2、用电方应定期进行电气设备和保护装置的检查、检修和试验,防止电气设备事故的发生;用电方的电气设备危及人身和运行安全时,应立即检修;多路电源供电的用电方应加装连锁装置,并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进行调度操作;装有自备发电机组的应向供电方备案,并应采取保安措施,防止在电网停电时向电网反送电。
用电方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主要电气设备损坏及因用电方的原因引起电网停电等事故时,应立即向供电方报告,并在___天内提出事故分析报告。
3.用电方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方式,应相互配合,并按照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规程进行整定和检验。由供电方整定、加封的继电保护装置及其二次回路和供电方规定的继电保护整定值,用电方不得自行变动。
⑺ 合同法第176条内容和179条内容是什么
一、《合同法》第176条: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内电费的合同。
二、《合同法》第容179条:供电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供电质量标准和约定安全供电。供电人未按照国家规定的供电质量标准和约定安全供电,造成用电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⑻ 民法典第650条与合同法第178条是否同样意思
这两条内容为:《民法典》第六百五十条 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点,按照当事人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为履行地点。《合同法》第一百七十八条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点,按照当事人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为履行地点。
可以看出,这两条法律条文内容一模一样,都是关于供用电合同履行地点的规定。合同履行地点是指合同双方约定或根据法律确定的履行合同义务的地点,合同履行地点直接关系到合同标的物所有权转移及风险转移、合同纠纷诉讼管辖等。供用电合同履行地点首先应当根据合同双方的约定来确定。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既包括事前约定,即供用电双方可以在供用电合同中约定该履行地点;也包括事后约定,即合同没有约定合同履行地点或规定不明,在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可以协议方式补充约定合同履行地点。既没有事前约定,也没有事后约定,或者有约定但约定不明确,以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为履行地点。
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点的确定,对于履行供用电合同、确定供电设施的维护管理责任,具有重要作用。供用电双方根据供电设施的产权归属,承担供电设施的安装、维护、检修和管理责任。
《供电营业规则》中虽没有规定“产权分界处”,但规定了 “责任分界点”:(1)公用低压线路供电的,以供电接户线用户端最后支持物为分界点,支持物属供电企业。(2) 10千伏及以下公用高压线路供电的,以用户厂界外或配电室前的第一断路器或第一支持物为分界点,第一断路器或第一支持物属供电企业。(3) 35千伏及以上公用高压线路供电的,以用户厂界外或用户变电站外第一基电杆为分界点。第一基电杆属供电企业。(4)采用电缆供电的,本着便于维护管理的原则,分界点由供电企业与用户协商确定。(5)产权属于用尸且由用户运行维护
的线路,以公用线路分支杆或专用线路接引的公用变电站外第一基电杆为分界点,专用线路第一基电杆属用户。(6)在电气上的具体分界点,由供用双方协商确定。在供用电合同对履行地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且双方未能就履行地达成补充协议的情况下,以上规定和观点可为供用电履行地的认定提供参考。
⑼ 供用电合同中供电人的权利和义务
1.依据<合同法>第十章的相关规定,供电人的权利和义务由<合同法>第179条至第183条规定,请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