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版劳动合同法
A. 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08版以前的版本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版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权2007年6月29日通过的,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00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我国第一部《劳动合同法》,不是修改版,所以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08版以前的版本。
2、《劳动合同法》只有一个版本,但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使用的是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B. 2008新劳动合同法法律咨询
其实单位自制的合同也不用怕!
劳动合同的最主要作用是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双方约定的工资是多少,在什么时间支付工资,单位自制的劳动合同里约定的不符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都属无效。
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加班费的基数计算
平时晚上的加班费是本人工资的150%,双休日是200%,国定假日是300%。但这只是国家规定的比例,加班费发放额的关键是工资基数。
职工加班费的基数可以由企业和职工协商来确定,否则企业应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企业计算加班工资的工资基数,首先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如果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没有约定的,职工代表可与用人单位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用人单位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度的,则不执行上述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日工资计算是以基数除以每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20.92天。
《劳动法》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由此可见,休息日加班后,企业可以首先安排补休,在无法安排补休时,才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加班费。换句话说,双休日加班后,是安排补休还是支付加班费,决定权在企业,职工没有选择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平时晚上的加班和国定假日的加班,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加班工资。国庆总共休息7天,但从目前国家的规定看,只有10月1日、2日、3日是国定假日,其余4天是把前后的双休日调换来的。所以1~3日的加班是国定节假日的加班,必须支付加班费(按300%计算),其它4天,是双休日加班,由企业决定安排补休还是给加班费。
加班留证据 主张有时效
这里所说的加班证据是指单位要求你加班的通知或凭证。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事先的加班通知以及真实加班的证据,二是加班后按公司规定有效的权限人的签字追认的凭证。如果没有上面的证据,当单位想赖掉你的加班费时,你就很被动。《劳动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根据该条规定,企业可以制订与国家法律不相抵触的加班制度,可以规定加班审批程序,对符合加班制度的加班情况支付法定的加班工资。企业依法建立的规章制度,如果你的加班不符合批准程序,很难得到法律的保护。
很多劳动者跑去申请劳动仲裁,却没有证据证明是加过班,结果不仅加班费没拿到,还和用人单位产生裂痕。如果用人单位不实行打卡制度,或者加班登记制度的话,劳动者举证是有相当困难的。但当事人可使用录音、书面报告签字等方式将证据固定下来,做到有备无患。另外,申请劳动仲裁时要注意仲裁时效是60天。
C. 2008年劳动合同法
按照劳动合同规定,你在请假期间,单位不能给你支付工资,因而你的保险应由个人专承担是有一定道理的属.劳动合同法确实没有对此作出规定,但是如果想继续在单位工作,只能这么办了.如果不想,提起仲裁或诉讼也有败诉的几率.
D. 劳动合同法全文 2008
可以来登源录查阅:http://www.molss.gov.cn/gb/news/2007-06/30/content_184630.htm
E. 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
首先纠正抄一下,没有新劳动合同法,我国只颁布了唯一的一部《劳动合同法》,没有新、旧之分,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按照《劳动合同法》是不允许任何以个人名义进行招工、招人等行为的,如果个人确实需要招人,可以通过合法的职业中介机构进行招工、招人,因为现在的不法中介太多,建议你到当地的劳动部门的职介机构招人,可信度比较高,也比较安全
不签协议的问题就更好回到你了,招人都是违法的了,何况什么协议之类的呢?如果通过中介机构找到人了,中介机构会帮你解决好协议、合同之类的问题
F. 关于2008年新的劳动合同法
并不是谁办都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公司有义务为员工办理保险,也就是说,是公司办理而不是个人办理。
另外,养老保险为例:在你的养老保险账户上,它分个人账户及单位帐户,根据你的工资指数,确定了你应该缴纳的养老金,这个数额中,你自己只需交纳10%,30%是单位缴纳,其余部分是国家缴纳,但是,如果你自己办理,那就只好承担个人账户级单位账户上的全部数额。
所以,签完合同后,保险金缴纳情况。
G. 1995与2008劳动合同法
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劳动法》是劳动保障立版法体系中的基权准法,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根据。
《劳动法》是在我们国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劳动关系初步紧张状态下产生的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4年7月5日通过,于1995年1月1日生效实施;《劳动合同法》则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逐渐成熟时期、劳动关系非常紧张状态下产生的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是20世纪劳动立法的标杆,《劳动合同法》则是20世纪中国劳动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
H. 2008劳动合同法
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者一方要负违约金的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你说专的提供了培训的属,这个可以规定一定的服务期,如果服务期未满就走人,约定了违约金的就要付,另一种是签有保密协议的,这也可以约定违约金,如果不是这两种,那么,即使合同里规定有违约金,也是无效的,到你想走人的时候,照样可以不用给。
你想提前走人只是有一个责任,走之前要做好工作交接。
I. 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2008年以前不予补偿的规定
一、《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2008年1月1日之前)劳动者的工龄是否应当计入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劳动合同法》之前的法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无论何种情况,用人单位都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上述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依据:
1、《劳动法》没有规定“劳动合同的终止”,该法第二十八条是关于经济补偿金的主要规定,只涉及到了用人单位协商解除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没有涉及劳动合同终止是否支付经济补偿金问题。劳动部依据《劳动法》制定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遵循了《劳动法》的立法思路,在经济补偿金问题上仍然不考虑劳动合同的终止问题。
2、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8条确立了“劳动合同终止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一般原则。但同时留了一个口子,即“国家另有规定的,可以从其规定”。
3、《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规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计算”。
二、劳动合同的没有执行补偿办法: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1986年国法[1986]77号)规定:“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终止后,企业按其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给予一个月生活补助费,最多不超过12个月”。
《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规定:“农民工因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终止执行……企业应按照其在本企业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本人一个月标准工资的生活补助费,但最多不超过本人十二个月的标准工资”。
J. 关於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
可以根据没有抄签订劳动合同的时袭间,要求支付双倍的工资,但最长不超过12个月,因为如果超过12个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视为已经双方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另外,公司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就解除劳动关系,可以要求补偿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另外还可以要按工作时间每年按一个月计算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