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观察法
Ⅰ 跪求2010年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大纲解析和真题以及2011年的大纲解析及大纲
这是2011年最新全国社会工作考研大纲:
参考书目
《社会工作原理》参考书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或采用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第四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版。
《社会工作实务》参考书
3,许莉娅:《个案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刘梦:《小组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徐永祥:《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6,风笑天:《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全国MSW考试指导范围(定稿)
全国MSW考试专业课考试包括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两门。考试指导范围如下:
壹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原理
社会工作原理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及社会学基础知识两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了解社会工作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假设;了解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把握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思路;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及其本质;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价值理念、理论基础、过程模式等。
一、社会工作概述
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
2.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3.社会工作的对象与服务领域
4.社会工作的功能
二、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
1.社会福利思想
2.社会福利制度
3.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价值体系
4.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三、社会工作的理论
1.社会工作理论的涵义及地位
2.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
3.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
四、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
1.人的发展、社会环境及其关系
2.儿童发展与社会环境
3.青少年发展与社会环境
4.成人发展与社会环境
5.老人发展与社会环境
五、社会工作过程
1.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2.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六、社会工作教育
1.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的意义
2.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化
3.社会工作本土化
第二部分:社会学基础知识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功能,掌握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社会学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视角与方法。
一、社会学的对象与功能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学的功能
二、社会
1.社会及其构成
2.文化的类型与功能
三、人的社会化
1.人的社会化的涵义及意义
2.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与内容
3.社会角色
四、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类型
2.社会互动的理论
五、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的涵义及类型
2.初级社会群体
3.社会群体的变迁
六、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类型
2.社会组织的结构
3.社会组织管理
七、社会制度
1.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2.社会制度的功能
八、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社会分层的概念与功能
2.社会分层理论
3.社会流动
九、社区
1.社区的概念与要素
2.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
3.城市化
十、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社会变迁的涵义与类型
2.社会现代化的涵义与内容
3.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十一、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的涵义及特点
2.社会问题的类型与成因
3.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
十二、越轨与社会控制
1.越轨行为及其类型
2.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
3.社会控制体系
贰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实务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实务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了解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实务方法的涵义与适用范围,了解实务方法的各种工作模式及工作技巧,了解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的内容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2.个案工作的理论与主要模式
3.个案工作的原则和技巧
4.个案管理�
二、小组工作�
1.小组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2.小组工作的理论和主要模式
3.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
4.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三、社区工作�
1.社区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2.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3.社区工作的技巧�
4.我国的社区工作�
四、社会行政�
1.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2.社会行政的内容
3.社会服务评估�
五、社会政策
1.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
2.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
3.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4.我国的主要社会政策
第二部分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1.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
2.研究的单位与研究内容�
二、测量�
1.测量的水平�
2.概念的操作化�
3.信度与效度�
三、抽样�
1.概率抽样
2.非概率抽样
四、定量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实验法
五、定性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
2.访谈法
3.焦点小组
4.观察法
六、变量的统计描述与分析
1.描述频数分布
2.分布趋势
3.列联表
七、撰写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类型与结构
2.研究报告的写作
Ⅱ 评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绩效有哪些指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目标、原则、主体、内容、方法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财政性资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其他资金购买或委托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
项目评估可参照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2.1
社会工作服务social work service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个人、家庭、
社区、组织等)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和资源协调等方
面的专业性服务,以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
2.2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social work service program
为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一定的资源,按照预定的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
服务要求所设计、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任务。
3 评估目标
3.1 评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专业服务效果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3.2 总结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提炼社会工作服务技巧,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
3.3 作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结项的依据以及为项目购买方确定项目执行方继续承担相关社会工作服务
项目的资质提供依据。
4 评估原则
4.1 客观性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准确反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投入、运作、产出以及成效方面的实际情况。
4.2 专业性原则
注重考察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服务项目中的运用。
4.3 系统性原则
通过层次化结构对指标体系进行结构化分类,确定各类评估指标的权重,全面、综合地反映服务项
目的整体情况。
4.4 可操作性原则
评估方法符合项目实际,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易于操作。
5 评估主体
5.1 评估组织者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组织者一般为购买方,负责确定评估方式和评估执行方,落实评估经费,
统筹评估相关事宜。
5.2 评估执行方
评估组织者直接组建的专业评估团队或受委托的专业评估机构组建的专业评估团队。
评估团队应具备以下条件:
——不少于5 人的单数组成;
——取得中、高级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受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且具有3
年以上相关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人员不低于30%;
——不少于1 名熟悉社会组织财务工作、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财会人员。
6 评估内容
6.1 项目方案
项目方案的评估应包括: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策划是否专业、规范;
——服务计划是否具有逻辑性和可操作性,是否有效回应服务对象需求和项目目标要求;
——服务对象界定是否符合项目基本要求;
——对需求的调查分析是否准确,需求分析报告结构是否完整,是否能根据需求合理界定项目服务
的覆盖范围和目标指向;
——预算方案是否体现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公益导向性的原则。
6.2 项目实施
6.2.1专业人员配备与使用
在项目实施中,是否能够按照项目方案中的计划配备相应的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人员,并在项目实
施中发挥相应作用。在人员使用过程中,是否能够做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团队协作。
6.2.2物资配置
在项目实施中,使用的场地、设备、服务设施及相关物资是否能够满足项目运行需求。
6.2.3专业服务价值理念运用
在项目实施中,能否真正体现社会工作者“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和“平等、尊重、接纳、
保密”等专业原则。
6.2.4专业服务理论运用
在项目实施中,是否正确依据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理论。
6.2.5专业服务方法运用
在项目实施中,是否恰当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
6.3 项目管理
6.3.1项目行政管理
是否制定和执行了项目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及保密制度。
6.3.2专业规范性管理
是否制定和执行了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规范和程序;是否全面、原始、真实保存项目服务档案;
是否制定了服务对象权益保障制度。
6.3.3项目进度管理
项目团队是否根据服务方案制定了总体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安排;是否制定了服务进度管理制
度,并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6.3.4服务质量体系与督导
是否建立了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建立专业督导和培训机制;是否建立意见反馈与投诉处理
机制;是否提出持续改进机制。
6.3.5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
项目执行机构是否对其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是否制定了项目应急预案。
6.3.6项目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算执行方案和财务管理制度。
6.4 项目成效
6.4.1目标实现程度
评估内容包括:
——合同规定的服务目标达成情况;
——合同规定的服务数量完成情况;
——合同规定的服务对象改善情况;
——合同规定的服务组织及其专业团队从项目实施中得到成长发展的情况。
6.4.2满意度
评估服务对象、购买方、项目执行方对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与成效的满意度。
6.4.3社会效益
对项目的影响力、可持续性、可推广性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
——社会反响:奖惩情况、宣传报道、研究成果;
——决策影响:对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
——资源整合:组织参与、社会捐赠、志愿者参与。
7 评估方法
7.1 资料分析法
资料分析法应包括以下内容:
——组织资料分析,包括但不限于组织的基本信息(如组织章程)、与项目有关的组织制度文本(如
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和组织日常工作记录(如董事会或理事会会议记录);
——项目资料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计划(如项目标书、项目服务方案)、项目服务档案(如服
务记录)、项目人员档案(如项目人员、志愿者档案)、项目财务信息(如项目预算、决算表)及与
项目相关的各类管理制度档案(如项目行政管理、专业规范性管理、项目进度管理、服务质量控制、
风险管理);
——其他资料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测评工具(如服务满意度问卷)、项目各类统计文本(如服
务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和项目各类工作报告(如项目中期报告、总结报告)。
7.2 观察法
观察法应包括下列内容:
——为了解项目的具体服务过程,评估人员应对每个项目的日常服务或活动过程进行现场观察。观
察内容包括: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方法以及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性体现和规范,服务人员与
服务对象的互动等;
——对于已经结束的服务项目,评估人员可通过观察该组织与评估项目同类的日常服务和活动,从
侧面了解项目的服务过程。
7.3 问卷法
问卷法应包括下列内容:
——在项目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可利用问卷调查收集项目服务对象满意率和项目服务成效等信
息;
——依据项目总体目标和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及抽样样本;
——在问卷调查结束后,评估人员应对问卷回收情况、问卷填写完整性和内容真实性进行质量复核。
7.4 访谈法
7.4.1与项目的服务对象及开展项目服务的相关人员,就服务满意率、服务成效以及对项目服务的具
体意见进行访谈。
7.4.2与项目执行方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就以下内容进行访谈:
——向执行方的负责人了解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有关项目监管、资源整合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运作
该项目给组织带来的影响以及项目运作中遇到的困难;
——向执行方项目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了解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况,包括项目体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
观、理论和方法的情况,项目完成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
7.4.3与项目购买方代表就项目运作情况的满意度进行访谈。
8 评估程序
8.1 制定评估方案
8.1.1起草方案
评估执行方应根据评估组织方的要求,起草详细的评估方案。
8.1.2方案内容
评估方案内容应包括:
——目标任务;
——基本方法;
——进度安排;
——人员安排;
——经费预算;
——风险控制。
8.1.3方案确认
评估执行方应将评估方案交评估组织方确认,双方确认同意后签订委托评估协议书(见附录A)。
8.2 组织人员
评估执行方应根据评估方案,组建评估团队,针对项目开展评估培训。
8.3 发送通知
评估执行方应至少提前30 个工作日,书面告知被评估方评估的具体要求、评估标准、操作细则及
安排。
8.4 实施评估
被评估方应根椐评估要求提交自评报告。评估执行方在收到自评报告和相关材料后及时组织评估。
评估实施过程中,被评估方应根据评估需要,及时向评估执行方提供项目相关的各类资料。
8.5 出具报告
8.5.1报告内容
评估报告内容应至少包括:
——评估开展情况;
——项目及执行基本情况;
——评估结论及建议。
8.5.2评估结果反馈
评估执行方撰写完成评估报告后,应以评估报告(初稿)的形式,就初步评估结果与被评估方进行
沟通,征询被评估方意见。
评估执行方出具正式评估报告并送达评估委托方。
9 评估报告运用
9.1 项目购买方
9.1.1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购买方是否继续委托或中断委托项目的决策依据;
9.1.2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购买方与项目执行方协商对未来项目方案、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等方面改
善的参考依据;
9.1.3评估报告宜作为优秀项目评比、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9.2 项目执行方
9.2.1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执行方向项目购买方申请新项目或申请项目延续的参考依据;
9.2.2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执行方对项目经验的总结和对项目进一步改进的参考依据。
Ⅲ 有谁知道这几道社区社会工作试题的答案么
C,A,A,C,C,B,D,A,C,D,A,D,C,B,A,C,D,C,A.A.B.D.D.C.
OK
Ⅳ 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神马
Ⅳ 什么是引入社会质本建设
近年来,“社会资本”的概念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热点,引起了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者的兴趣,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社会学领域里,学者们纷纷就社会资本的概念内涵、表现形式、作用和功效、测量以及如何构建社会资本等内容进行研究和探讨,形成了关于社会资本理论阐述及社会资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运用的丰富研究成果。在对过往的研究进行简要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自己的社会资本理论框架,分别对社会资本的概念、基本形式、特征及其核心维度进行简要论述,这个理论作为本文的统帅性指导理论,将直接决定本研究整个过程中的行动取向。在本研究中笔者试图将社会工作知识引入到社会资本的建设中,即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工作方法构建社区内儿童社会资本。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和该地的儿童及家长一起展开构建该小区内儿童社会资本的行动研究,在行动中通过参与式观察、对儿童及家长的深度访谈及研究者自身的反思,探讨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者在建设社会资本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这些作用实现的途径,并简要评估其有效性。本文选择质性研究中的行动研究方法,采取参与式观察法、深度访谈法等收集并分析资料,行动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并使用了社会工作及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这种研究范式及研究视角是笔者试图挑战过往研究的关键之处。之所以选用这样的范式和视角,理论上是为了尝试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更好地运用于社会学领域,实现二者的最佳结合,实践上,是为了证明社会工作不论是作为一种专业还是一种职业,在当今中国的社区建设中,是迫切需要的。
Ⅵ 437社会工作实务是统考还是自主命题理是统考吗
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本《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郑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
学考试。《社会工作实务》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
知识。社会工作实务方法部分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了解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实务方法的涵义与适用范围,了解实务方法的各种工作模
式及工作技巧,了解社会行政、社会政策及社会工作实务的内容、基本理论与方
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部分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
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二、考试形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社会工作实务》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
试卷结构(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三、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实务方法
(一)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命题学院(盖章):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437 社会工作实务
2.个案工作的理论与主要模式
3.个案工作的过程、原则和技巧
4.
1.小组工作的涵义、特点与功能
2.小组工作的理论和主要模式
3.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和过程
4.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1.社区工作的涵义、特点与目标
2.
3.
4.
1.
2.社会行政的内容
3.
(五)社会政策
1.社会政策的概念与类型
2.社会政策的要素与基本理论
3.社会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变动
4.我国的主要社会政策
(六)儿童社会工作
1.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特征及其功能
2.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七)青少年社会工作
1.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2.青少年社会福利的基本内容
3.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八)老年社会工作
1.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2.老年社会工作的实务
(九)残疾人社会工作
1.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内容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和方法
3.中国的残疾人社会工作
(十)家庭社会工作
1.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和任务
2.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
3.家庭社会工作的方法
(十一)医务社会工作
1.医务社会工作及相关概念
2.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
3.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与实务方法
(十二)反贫困与社会工作
1.贫困的基本概念
2.反贫困的国际经验
3.中国的反贫困与社会工作发展
第二部分: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
2.
(二)测量
1.测量的水平
2.概念的操作化
3.信度与效度
(三)抽样
1.概率抽样
2.非概率抽样
(四)定量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实验法
(五)定性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
2.访谈法
3.焦点小组
4.观察法
(六)变量的统计描述与分析
1.描述频数分布
2.分布趋势
3.列联表
(七)撰写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类型与结构
2.研究报告的写作
四、考试要求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试卷务必书写清楚、符号和西文字母运用得当。答
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1.《社会工作概论》(2014年10月第三版),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社会政策概论》(2014年10月第三版),关信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社会研究方法》(2013年8月第四版)
Ⅶ 我想知道考研中的"社会工作硕士"所需的331社会工作原理,和437社会工作实务两本书是哪个出版社出的
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社工考试大纲:
全国MSW考试专业课考试。(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考试指导范围。壹 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原理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及社会学基础知识两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了解社会工作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假设;了解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把握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思路;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及其本质;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价值理念、理论基础、过程模式等。
(7)社会工作观察法扩展阅读:
为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满足和谐社会建设对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借鉴国际上专业学位设置的通行做法,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设置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
在国际上,在社会科学领域,社会工作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它同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具有同等的学科地位,并已形成比较成熟和完备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不但招收大量的社会工作本科生,而且都设有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来培养实务导向的社会工作高层次人才。
Ⅷ 社区社会工作单选
1 d
2 b
3 c
4 d
5 a
6 c
Ⅸ 幼儿心理学追踪观察法的特点是什么
(一)自然观察法具有目的性 与日常观察只是简单反射式的感觉不同,自然观察法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与研究。它要求达到:①详细描述所观察的现象;②确定某个现象得以发展的条件;③科学地分析和说明现象及其发展的条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关系等。为此,在观察之前,应根据科研任务,制定好计划,包括确定观察对象、观察条件、观察范围和观察方法,以保证观察有目的地进行。
(二)自然观察法具有选择性 科学的观察并不是无选择地将所有现象和事实尽收眼底,而是从大量客观事实中,选择观察的典型对象,选择典型条件、时间、地点,获得典型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但是必须保证都是在自然状态下的现象和事物。
(三)自然观察法具有研究性 就是运用各种手段纪录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并保存下来,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观察的结论与报告。
Ⅹ 今生使命是服务他人完成使命会怎样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目标、原则、主体、内容、方法和程序。本标准适用于财政性资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其他资金购买或委托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可参照使用。2术语和定义2.1社会工作服务socialworkservice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个人、家庭、社区、组织等)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和资源协调等方面的专业性服务,以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2.2社会工作服务项目socialworkserviceprogram为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一定的资源,按照预定的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所设计、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任务。3评估目标3.1评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专业服务效果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3.2总结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提炼社会工作服务技巧,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3.3作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结项的依据以及为项目购买方确定项目执行方继续承担相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资质提供依据。4评估原则4.1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准确反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投入、运作、产出以及成效方面的实际情况。4.2专业性原则注重考察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服务项目中的运用。4.3系统性原则通过层次化结构对指标体系进行结构化分类,确定各类评估指标的权重,全面、综合地反映服务项目的整体情况。4.4可操作性原则评估方法符合项目实际,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易于操作。5评估主体5.1评估组织者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组织者一般为购买方,负责确定评估方式和评估执行方,落实评估经费,统筹评估相关事宜。5.2评估执行方评估组织者直接组建的专业评估团队或受委托的专业评估机构组建的专业评估团队。评估团队应具备以下条件:——不少于5人的单数组成;——取得中、高级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受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且具有3年以上相关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人员不低于30%;——不少于1名熟悉社会组织财务工作、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财会人员。6评估内容6.1项目方案项目方案的评估应包括:——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策划是否专业、规范;——服务计划是否具有逻辑性和可操作性,是否有效回应服务对象需求和项目目标要求;——服务对象界定是否符合项目基本要求;——对需求的调查分析是否准确,需求分析报告结构是否完整,是否能根据需求合理界定项目服务的覆盖范围和目标指向;——预算方案是否体现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公益导向性的原则。6.2项目实施6.2.1专业人员配备与使用在项目实施中,是否能够按照项目方案中的计划配备相应的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人员,并在项目实施中发挥相应作用。在人员使用过程中,是否能够做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团队协作。6.2.2物资配置在项目实施中,使用的场地、设备、服务设施及相关物资是否能够满足项目运行需求。6.2.3专业服务价值理念运用在项目实施中,能否真正体现社会工作者“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和“平等、尊重、接纳、保密”等专业原则。6.2.4专业服务理论运用在项目实施中,是否正确依据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理论。6.2.5专业服务方法运用在项目实施中,是否恰当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6.3项目管理6.3.1项目行政管理是否制定和执行了项目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及保密制度。6.3.2专业规范性管理是否制定和执行了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规范和程序;是否全面、原始、真实保存项目服务档案;是否制定了服务对象权益保障制度。6.3.3项目进度管理项目团队是否根据服务方案制定了总体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安排;是否制定了服务进度管理制度,并合理安排工作进度。6.3.4服务质量体系与督导是否建立了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建立专业督导和培训机制;是否建立意见反馈与投诉处理机制;是否提出持续改进机制。6.3.5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项目执行机构是否对其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是否制定了项目应急预案。6.3.6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算执行方案和财务管理制度。6.4项目成效6.4.1目标实现程度评估内容包括:——合同规定的服务目标达成情况;——合同规定的服务数量完成情况;——合同规定的服务对象改善情况;——合同规定的服务组织及其专业团队从项目实施中得到成长发展的情况。6.4.2满意度评估服务对象、购买方、项目执行方对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与成效的满意度。6.4.3社会效益对项目的影响力、可持续性、可推广性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社会反响:奖惩情况、宣传报道、研究成果;——决策影响:对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资源整合:组织参与、社会捐赠、志愿者参与。7评估方法7.1资料分析法资料分析法应包括以下内容:——组织资料分析,包括但不限于组织的基本信息(如组织章程)、与项目有关的组织制度文本(如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和组织日常工作记录(如董事会或理事会会议记录);——项目资料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计划(如项目标书、项目服务方案)、项目服务档案(如服务记录)、项目人员档案(如项目人员、志愿者档案)、项目财务信息(如项目预算、决算表)及与项目相关的各类管理制度档案(如项目行政管理、专业规范性管理、项目进度管理、服务质量控制、风险管理);——其他资料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测评工具(如服务满意度问卷)、项目各类统计文本(如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和项目各类工作报告(如项目中期报告、总结报告)。7.2观察法观察法应包括下列内容:——为了解项目的具体服务过程,评估人员应对每个项目的日常服务或活动过程进行现场观察。观察内容包括: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方法以及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性体现和规范,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互动等;——对于已经结束的服务项目,评估人员可通过观察该组织与评估项目同类的日常服务和活动,从侧面了解项目的服务过程。7.3问卷法问卷法应包括下列内容:——在项目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可利用问卷调查收集项目服务对象满意率和项目服务成效等信息;——依据项目总体目标和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及抽样样本;——在问卷调查结束后,评估人员应对问卷回收情况、问卷填写完整性和内容真实性进行质量复核。7.4访谈法7.4.1与项目的服务对象及开展项目服务的相关人员,就服务满意率、服务成效以及对项目服务的具体意见进行访谈。7.4.2与项目执行方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就以下内容进行访谈:——向执行方的负责人了解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有关项目监管、资源整合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运作该项目给组织带来的影响以及项目运作中遇到的困难;——向执行方项目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了解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况,包括项目体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理论和方法的情况,项目完成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7.4.3与项目购买方代表就项目运作情况的满意度进行访谈。8评估程序8.1制定评估方案8.1.1起草方案评估执行方应根据评估组织方的要求,起草详细的评估方案。8.1.2方案内容评估方案内容应包括:——目标任务;——基本方法;——进度安排;——人员安排;——经费预算;——风险控制。8.1.3方案确认评估执行方应将评估方案交评估组织方确认,双方确认同意后签订委托评估协议书(见附录A)。8.2组织人员评估执行方应根据评估方案,组建评估团队,针对项目开展评估培训。8.3发送通知评估执行方应至少提前30个工作日,书面告知被评估方评估的具体要求、评估标准、操作细则及安排。8.4实施评估被评估方应根椐评估要求提交自评报告。评估执行方在收到自评报告和相关材料后及时组织评估。评估实施过程中,被评估方应根据评估需要,及时向评估执行方提供项目相关的各类资料。8.5出具报告8.5.1报告内容评估报告内容应至少包括:——评估开展情况;——项目及执行基本情况;——评估结论及建议。8.5.2评估结果反馈评估执行方撰写完成评估报告后,应以评估报告(初稿)的形式,就初步评估结果与被评估方进行沟通,征询被评估方意见。评估执行方出具正式评估报告并送达评估委托方。9评估报告运用9.1项目购买方9.1.1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购买方是否继续委托或中断委托项目的决策依据;9.1.2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购买方与项目执行方协商对未来项目方案、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等方面改善的参考依据;9.1.3评估报告宜作为优秀项目评比、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参考依据。9.2项目执行方9.2.1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执行方向项目购买方申请新项目或申请项目延续的参考依据;9.2.2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执行方对项目经验的总结和对项目进一步改进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