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
❶ 求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学习心得
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稳定社会和安邦兴国的根本大计,是一件“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大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虽然人们都认识到了社会保障在社会层面的重要性,而对其法律层面的认识还不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本文对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与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的优胜劣汰和职工的下岗、失业已成为一种经常发生的社会经济现象,妥善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是推进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一、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简介
社会保障法是调整社会保障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劳动法是调整劳动者与资本所以者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制度。
1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共性
社会保障法与劳动法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而且社会保障法是在劳动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便是德国俾斯麦颁布的社会保障法典,也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存状况为基本动因的。
2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区别
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法调整国家、用人单位、公民(劳动者)、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因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发生的关系。
3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所涉及的对象
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或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公务员、军人等不适用劳动法),而社会保障法的主体包括国家、用人单位、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和公民(劳动者)。
社会保障的对象应当是该社会的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那些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需要某些特殊帮助的人。同时,社会保障也对社会成员中的特殊对象给予特殊帮助。社会保障的特殊对象主要包括因退休、失业、患病、伤残、生育等造成的失去或中断收入来源而需要社会特殊帮助者。这些成员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与竞争能力,使收入中断、减少或丧失而影响了基本生活,从而得到社会给予的特殊保障。
二、国家该退位的地方应当退位
在劳动法的调整上,我国长期来存在的问题是行政因素过重,在改革过程中虽有较大的改进,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国家仍需进一步退位。目前,劳动关系中还存有大量的行政审查,例如:在劳动关系建立时一些地方执行强制鉴证,招、退工的行政审查程序;在劳动报酬中实行的工资总额管制;在特殊工时中实行的行政审批等等,使劳动关系建立与运行中融入大量行政因素。劳动关系的产生、结束与运行不应当是三方关系,而只应当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双方关系。尤其要突破的是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规定每个劳动者只能建立一种劳动关系的观念。
当着现实逻辑与观念逻辑发生冲突时,需要重新审视的恰恰是观念的逻辑。“一个劳动者只能形成一种劳动关系”这种观点在计划经济时代无疑是恰当的。在那时,一个劳动者出现了多重劳动关系,国家将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今天,当着劳动力通过市场来进行配置,为了使人尽其才,一个人存在多重劳动关系恰恰是一种常态。正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一个劳动者只能形成一种劳动关系”的观念进行全方位的突破。
允许一个劳动者同时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劳动关系,对我国的劳动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会带来有益的影响。在用工管理方面,应当允许一个劳动者同两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当然两单位工作时间总和不应超过现行的工时制度;在工资管理方面,各地在公布和调整最低工资时,应同时公布月最低工资标准和时最低工资标准,如果一个职工每天在甲乙各工作四小时的话,甲单位或乙单位都只按月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五十来执行;在社会保障方面,缴费关系应当与工资关系挂钩,以养老保险为例,每个劳动者固然只能有一个个人帐户,但应要求多个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工资的一定比例向这一劳动者的个人帐户缴纳养老保险费,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利益。
三、国家该进位的地方应当进位
与劳动法相比,我国社会保障法的突出的问题是国家有一些该到位的领域尚未到位。
首先,立法者没有设置有效的刑事立法来保障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我国在修改后的刑法中并没有对严重危害社会保险制度的各类违法行为予以明确规定,而只是混同于普通刑事犯罪行为。
其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缺乏承担“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任务的主体资格。事实上,许多地方和主管部门运用社会保险基金搞生产投资,基本建设投资或是财政挪用并逾期不归已成司空见惯的现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本难以有所作为。
再次,长期以来,国家将理应承担的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成本予以转嫁。对于稳性养老金债务,各国一般都认为是国家的应承担的责任。所谓隐性养老金债务,是指一种养老金制度终止实施时应承担的现时退休者的养老金和根据在职职工过去工作年限所承诺的未来养老金的支付责任。
最后,由于我国将社会保险法作为劳动法的调整对象,社会保险争议也完全按劳动争议来处理。事实上,用人单位不缴纳养老保险,不能仅视为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应当视为侵犯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受到侵害的劳动者虽也可以提起劳动争议程序,以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但更应通过行政诉讼程序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规定有利于明确国家责任,强化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国家有关部门在用人单位不依法按时足额征纳或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必须承担有关责任,而并非在社会保障关系中扮演“守夜人”角色。由于劳动者利益受到侵犯时,国家须承担先行支付的责任,就会促使有关部门提高社会保障的强制程度。
总之,明确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相互关系,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有很强的实际意义,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如何构建与完善?这是每位从事社会保障及相关法律工作者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❷ 工伤社会保险实施所依据的理论是什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人士表示,《工伤保险条例》实际上承认工伤受害者享有获得工伤与民事双重赔偿的权利。
今天的工人日报报道说,《工伤保险条例》将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为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于2003年12月2日召开了“工伤保险法理论与实务研讨会”,旨在配合该条例的施行。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法专家就工伤保险的原则,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责任的关系、工伤赔偿与民事赔偿的竞合、工伤认定中的难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作为一部保护工伤职工权益的重要立法,该法律在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风险等方面有很大的创新.
与先前适用的工伤保险法规相较,《条例》拓展了工伤保险制度的适用范围,表现为用工主体和劳动力主体两方面的双重扩张性。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其与用人单位存在有劳动关系的用工形式、用工期限,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工期限等等,在所不问。
同时,工伤认定的标准和工伤鉴定适用程序也得到进一步明确。在工伤认定标准方面,依据工伤的具体构成要件,《条例》明确规定了7种工伤的情形,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而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己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3种情形应视为工伤,也将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伤亡、醉酒导致伤亡、自残或自杀等行为排除不予认定为工伤。在工伤鉴定方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引入医疗卫生专家参与劳动能力鉴定的制度,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这对确保工伤鉴定的权威和中立具有重要意义。
认定为工伤后,劳动权益受损方便得以寻求法律救济,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所确立的是“无过错补偿”原则。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如发生有职业伤害,那么用人单位都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而不论用人单位是否有过错,职业伤害的责任在于用人单位、劳动者还是在第三方。此种规定,是对传统侵权法制度的一种社会法环境下的矫正,系从社会公正出发,旨在保护弱者利益的体现。
易言之,以《条例》为代表的我国相应工伤认定制度是针对当前阶段我国工伤法律问题,吸收和借鉴以往工伤保险制度下所形成的。将部分“准工伤”放入工伤的范围之中,所界定的工伤范围正呈现出扩张的态势,这同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对劳动权益愈发重视的大的制度背景是相互契合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❸ 劳动法硕士研究生属于公共管理硕士还是属于法(学)律硕士范畴呢
这个在你报考或者看招生简章的时候就知道了。法学硕士和法法硕在考试科目上回有很大的区别,法答学硕士除了英语、政治是全国联考外,其它科目都是学校自主命题。而法法硕也就是(法学)法律硕士则全部科目都是全国联考。依照这个最显著的区别,你在看高校招生简章的时候就能区分开来。小前辈在此祝你成功!我法博。
❹ 北大法学院录取分数线
不需要抄问录取分数线。
无论是哪袭个省区,录取名额都是可以数出来的,自己的名次也都是知道的,要是想去北大法学院,这属于北大热门院系,一般全省前几名要去北大的,都会报考几个热门院系。
到时候要是决定报考北大,北大去招生的老师会询问每个同学的志愿,然后提出建议,不让人报考落空。
❺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课程主讲老师是谁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内国劳动容学会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协会劳动关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央国家机关直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委员,中国企业联合会雇主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深圳市企业家协会维权工委专家顾问。主要研究领域:劳动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
❻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作业
1d,2b,3c,4a,5d,6b,7a,8b,9d,10a,11c,12b,13c,14d,15c
❼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哪些专业较好
本校的特色专业是法学与劳动关系!
法学以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为方向,全国仅此一家,08年被评为北京4大特色专业!
2008年1月法学专业(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被教育部批准为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9月被评定为北京市首批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成为全国及北京唯一的一个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特色专业建设点。
我是法学的,师资力量很好,老师毕业于中政、人大、北大还有“海龟”
法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专业拥有一支学历高、专业能力强、职称结构较合理、敬业勤勉和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余人,大部分教师均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法律院校,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和学历背景。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博士后2人。17名教师具有国家颁发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保证了教师能够很好地胜任法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历年教学效果评估和各类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专业教师成绩优异并多次获奖。
我们法学人自己有句话“中劳只靠法学活着了”,别的系听说学不到东西!
以上仅是自己看法,仅做参考!
提醒一下,本校前两年在河北就读,涿州校区比较偏,但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很安静!刚来时,会有点失望,但我现在发现他很美,呵呵!
❽ 北京大学法学院难考吗
从读研上来讲,北大法学院历年分数第一地位无可撼动。并且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圈内人都知道北大法学院考研是国内顶尖法学院里面最公平的。第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他人的回答总是基于他人的感觉。
第二,两个学校特点各异。想知道李子的味道,自己要亲自尝尝,看看自己适合哪一个。
第三,北大英语灵活性强,这是较多人认为难的原因。人大的法学院与北大的法学院哪个更难考?尤其是英语这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
魅力NO.4
·
20
精选回答
696
人打榜
进入专题
有奖励写回答共3个回答
母蔚蒙林
TA获得超过2.9万个认可
聊聊关注成为第38位粉丝
人大法学院总体排名在全国排第一且比第二的政法要高不少,当然原因可能很复杂。
人大的法学专业里面民商法是最好的,不过如果想学国际法或者法理的话个人觉得北大比较好。。这个是由北大这个学校的总体学术氛围决定的。
比如说,北大和人大的国际关系学院并列全国第一,但是北大的国际政治、外交等方面都相当牛,而人大主要强在政治学方面。如果想学国际法或者法理的话看得出对从政应该没有什么兴趣,主要想从事学术研究。你,真的不准备来北京大学法学院吗?
「已注销」
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京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许多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跨世纪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和新世纪人才,拥有经济法学、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四个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作为国家法学一级重点学科,法学院在国际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法律史学、知识产权法学等所有学科都有很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凭借梯队合理的最好的法学师资团队,北大法学院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创建世界一流法学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大学法学院还设有经济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刑事法理论研究所、世界贸易组织法律研究中心、公法研究中心、税法研究中心、金融法研究中心、人权研究中心、法制信息中心等二十多个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每年组织许多专业的学术活动,并为研究生提供许多学术交流和研讨的机会,对法学院整体学术氛围的营造起到良好的作用。
❾ 北京哪些学校有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生专业
(11)北京市 (10001)北京大学
(11)北京市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1)北京市 (10004)北京交通大学
(11)北京市 (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北京市 (10019)中国农业大学
(11)北京市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1)北京市 (10034)中央财经大学
(11)北京市 (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1)北京市 (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设在劳动经济学院,2000年设立。
考试科目:1、数学(四)2、经济学
参考书目:初试:1、《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1版(蒋学模著)
2、《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丁冰著)
复试:《社会保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孙光德、董克用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
设在劳动人事学院,2000年设立。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2、劳动经济与社会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学》 郑功成 商务印书馆
2、《劳动经济学》 赵履宽 中国劳动出版社
3、《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近两年)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
设在管理学院
考试科目:1、公共管理概论 2、社会保障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 商务印书馆
2、《公共管理导论》(澳)欧文.E休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行政管理学概论》张国庆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
设在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
考试科目:1、数学四 2、管理学原理
参考书目:
1、 管理学 许庆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管理经济学 于春晖 立信会计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
设在经管学院
考试科目:
初试1、数学四 2、经济学
复试:社会保障学
参考书目:
复试:《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年版
中央财经大学
设在保险系
考试科目:
初试:1、数学四 2、管理学
复试;1、社会保障学 2、劳动经济学 3、保险学
北京大学
设在社会学系
考试科目:1、社会学理论和社会保障理论 2、社会学研究方法和社会保障研究方法
未列参考书目,但可打电话62751675咨询。22、贵州大学
设在经济与管理学院,招收人数4
考试科目:1、政治学、行政学 2、综合考试
参考书目:
1、《政治学基础》,王浦劬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行政管理学》,夏书章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社会保障概论》,苏振芳编,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5、《行政法学》,罗豪才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❿ 北大法学院的地址
北大法学院 在北京大学法学楼.前身是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有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回经济法、刑法四答个国家重点学科。设有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刑事法理论等研究所和世界贸易组织法律研究、法制信息等中心。
中关村北大街往四环方向走,从允许校内车辆通行的东大门进去便是逸夫壹楼,法学楼在此.北京大学东门附近的公交车站是:
中关村南站、中关园站、中关园北站。
北方工业大学 位于西山脚下,公共交通线路
北京西站乘663路北方工业大学站
古城乘318路北方工业大学站
公主坟乘370路西黄村小区站
阜成门乘336,746路西黄村小区站
六里桥乘977路西黄村站
苹果园地铁北门乘977支路北方工业大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