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社会调查法研究设计

社会调查法研究设计

发布时间: 2022-02-09 05:17:50

『壹』 社会调查的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回卷收答集信息),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搜集数据资料)。

社会调查是社会“调查”和“研究”的简称。社会调查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了解社会真实情况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

(1)社会调查法研究设计扩展阅读:

社会调查据其分析单位的不同,可分为宏观调查(如对国家,省,县或人口普查等大范围或大规模的调查)和微观调查(一般包括两三人或数人的小群体的查)。

据其调查内容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研究性的调查(为解决理论性或政策性的问题而进行)和工作性的调查(为解决当前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而进行)两类。

『贰』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所谓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课题。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

在操作程序上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和不同的调查内容,但不同的调查类型对这些方法的使用,通常都是一种为主,兼采它样。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徕冄头心条主义先验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践第一的观点,反对主观主义。

第二,要制定调查纲目。不能盲目进行,必须围绕课题需要,有明确的调查要求。

第三,要有深入实际的作风。深入群众,放下架子,眼睛向下,甘当群众的小学生。

第四,要有科学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力求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现实,不能任意取舍,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保证做出科学分析,得出真实的结论。

『叁』 设计一个简单的社会调查研究总体方案

珍惜资源,节约用水,从你我做起(演讲稿)

老师,同学,叔叔阿姨们,大家好,我叫邱文彬,来自那大中心学校。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惜资源,节约用水,从你我做起。》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为水所覆盖;但其中大部分是咸水,无法直接饮用,我们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并不多。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汤勺。目前,世界上有半数以上的国家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9个国家的4.5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水贵如油”这四个字是个比喻,但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却成了无可辩驳的现实。
早在1977年联合国就召开水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把水看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代已经过去,把水当成宝贵资源的时代已经到来。我国人均占有量仅居世界第84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有300个城市缺水,近50个城市严重缺水,18个沿海城市中14个缺水。中国也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水危机,并且有不少地方出现过水荒。请听听这些数字:1988年夏天,武汉市居民强行开启50个消防栓,取水使用。1989年,曾有“八水绕长安”之誉的西安市,断水面积达27平方公里,根据相关部分的水资源报告,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云南省昆明市地下水水位正在以年均水位降幅0.11米~0.31米的速度下降。这一个个可怕的事实,这一个个惊人的数字,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吗?
可是在我们身边,却还存在着各种浪费资源的现象,有一次我们学校的几个大哥哥,打开了供同学们洗手用的水龙头,用水打水仗,水龙头的水正哗哗地往下流,看到这,我赶紧上前把水龙头关上,可是,几个哥哥都一把把我推开,说:“关你什么事,走开!”。据我的观察,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发生类似的现象:大白天,办公室的灯开着;在较为凉快的秋天,空调、风扇在转着;公用水龙头的水也时常滴着。这些现象什么时候才能消失呢?难道要等到水资源缺乏、枯竭的时候我们才回过头来谈节约吗?
“节约用水”并不是限制人用水,更不是不让用水。其实,节约水是让人合理地用水,高效率地用水。节约用水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人人有珍惜资源、纠正他人浪费水之义务。那种认为“只要我交了水费,就可以随意挥霍,浪费水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的观点是错误的,那种认为“水只有7角钱,很便宜,多用一点无关紧要”的观点更是有害的。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我国《水法》指出,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世界各国也都规定,水是公共财产。因此,人人都应当具有公水意识。电资源也是十分珍贵的,凝聚着许多人的辛勤劳动。人人都应爱护水,节约用水,反对污染水,浪费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持家,勤俭立校,这是一种公德,也是一种美德。
同学们,叔叔阿姨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珍惜资源,为共建一个节约型社会而努力。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

『肆』 设计一个社会调查方案

一、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1) 调查工作的目标。
它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研究成果目标,即通过社会调查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只是一般地了解基本情况,还是要进一步探究因果关系;是作学术性探讨,还是要提出对策性建议等等。其次是成果形式目标,即调查成果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再次是社会作用目标,即这次社会调查究竟要起到什么样的社会作用。
(2)调查内容和工具。调查内容是通过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反映出来的,因此,设计调查内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设计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的过程。调查工具是指调查指标的物质载体。
(3)调查地域,即社会调查在什么地区进行,在多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查地域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调查课题的客观需要和调查主体的现实可能。
(4)调查时间,即社会调查在什么时间进行,需多少时间完成。
(5)调查对象,是指实施现场调查的基本单位及其数量。
(6)调查方法,包括搜集资料的方法和研究资料的方法。
(7)调查队伍的组织。
(8)调查经费的筹划。
(9)调查工作的安排,主要是调查任务和调查时间的安排。
二、设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贯彻实用性原则,就必须从调查课题实际需要和调查者主客观条件出发,慎重设计调查方案。
(2)时效性原则。设计调查方案必须充分考虑时间效果,特别是一些应用性调查课题往往有很强的时间性。
(3)经济性原则。设计调查方案必须努力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力争用最少的人、财、物和时间的投入,取得最大的调查效果。
(4)一定的弹性原则。

『伍』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第二章 调查研究设计的知识点有哪些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这门课第二章 调查研究设计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第一节 社会调查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第二节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陆』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课程讲什么内容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掌握社会调查研究设计、各类调查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对定量数据和定性资料进行科学、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具备在社会管理领域对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概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能够在信息过载、迅速变化、情况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规范、合理地获取信息,有效地开展社会研 究、政策分析及管理评估,适应从事科研、实际管理和个人职业等多方面的需要。

『柒』 社会调查研究里的实验设计的详细讲解

一、实验法基本原理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众多的社会现象,社会现象的存在和发生受到其他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与这些客观因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或者验证这些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在实验之前人们一般会有对于社会现象中因果关系的初步认识或者假设,实验法的功能在于通过实验操作来对这些认识或假设进行检验。实验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对社会现象的发生条件进行控制,然后分析引起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阐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以一个关于人的行为结果实验为例,研究者的假设是:人们对他人的行为的期望可导致他人向期望的方向改变。由此他们提出的具体实验假设是:在学校里,那些被教师认为成绩应该好的学生,其成绩会由于教师的这种期望而在实际上变得比其他学生提高得更快。研究者选择一所学校为实验室,让几百名学生参加智力测验,然后从中随机抽取了20%的学生,并且告诉教师说,这些学生是成绩最高的,因此是最有培养前途的。一年以后,他们又对这几百名学生进行了测验。统计分析表明,上述20%的学生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其余的学生。实验结果证明了实验假没,即教师的期望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之。首先以一个理论假设
为起点,这个假设是一个关于因果关系的陈述,它假定某些自变量(如教师的期望)会导致某些因变量(如学习成绩的改变)的变化:然后进行如下操作:1.在实验开始时对因变量进行测试(即前测);2.引入自变量(X),让它发挥作用或者影响;3.在实验结束前再测量因变量;4.比较前测与后测的差异值就可以检验假设。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没有影响,从而推翻原假设。如果有差异,则可以证实原假设,即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影响。
一般地,实验结束时测得的因变量不仅仅受到自变量的影响,而且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单纯的一个实验组很可能会导致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的错误描述。通常解决的办法是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与控制组。这两个组是随机选派的,他们的所有特征和条件可以假定相同,只不过在实验中,对实验组施加自变量的影响,对控制组则不施加这种影响。如果两组都有差异,且差异相同,则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没有影响;如果两组都有差异,且差异不同,则说明自变量和“实验”本身都对因变量产生了影响;如果两组都没有差异,说明实验本身和自变量对因变量都没有影响;如果引进变量组有差异,未引进变量组没有差异,则可以说明是自变量导致了因变量的变化。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反映客观实际的真实状况,发现事物或现象的规律性。实验法的原理正是为了体现这种研究目的而进行的逻辑设置。对于实验法而言,总体的原理是一定的,而具体的实验方法可以千差万别,不同的方法的运用之目的就在于真实、全面地反应一个具体研究的特性,进而对因果关系做出一个客观的说明和解释。

热点内容
2016刑法txt 发布:2025-07-27 08:18:03 浏览:277
2014年劳动法要点 发布:2025-07-27 08:08:00 浏览:51
经典道德题 发布:2025-07-27 08:05:15 浏览:32
道德经说太上 发布:2025-07-27 07:57:56 浏览:899
民事诉讼法的逐条解读 发布:2025-07-27 07:54:22 浏览:927
道德经入门 发布:2025-07-27 07:54:11 浏览:617
劳动法全文文库 发布:2025-07-27 07:40:40 浏览:689
武汉社区法律援助 发布:2025-07-27 07:40:37 浏览:142
湖南公司聘请法律顾问费用 发布:2025-07-27 07:35:50 浏览:653
现金盘点表的相关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27 07:29:28 浏览: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