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与兼职
A. 在法律上兼职劳动合同是什么
在法律上兼职劳动合同是通常属于非全日制用工,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兼职者除了可以领取本职工作的工资外,还可以按标准领取所兼任工作职务的其他工资,指非主要工作外的工作。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兼职者除了可以领取本职工作的工资外,还可以按标准领取所兼任工作职务的其他工资,指非主要工作外的工作。
B. 劳动合同和兼职合同区别
法律分析:1、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兼职中没有这个要求。2、法律规范不同。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兼职如果是非全日制劳动可能适用《劳动合同法》,否则只能适用其他法律,比如《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3、解决争议的办法不同。劳动争议必须提起仲裁,兼职争议不用。4、法律性质不同。劳动合同时劳动关系,兼职协议可能是劳务关系,或者是委托关系,不一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C. 兼职是否违反劳动合同法
兼职不违反劳动合同法。
区别于全职,兼职指职工在本职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职务。兼职专者除属了可以领取本职工作的工资外,还可以按标准领取所兼任工作职务的其他工资。如果只做一种工作则叫专职。
在西方国家指有较高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专家、学者、实业家同时兼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业。兼职制度无论对个人、社会都有益。
另外,一些人于工余或课余时间以自雇方式工作,亦是兼职的一种形式。这类兼职常见的有上门补习导师(家庭教师)、电脑维修、程序设计、钟点家务助理、业余模特,业余培训师等。
D.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兼职的工作时间每天可以超过8小时么
摘要 不可以的,兼职时间每天不超过4个小时。1、兼职工作,在《劳动合同法》上属于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的用工时间每天不能超过4小时,每周累计不能超过24小时。超过上述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劳动者建议正式劳动关系,不得订立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2、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E. 请问劳动合同法中对兼职的定义
这样不算;
可以中途终止合同,而没有违约金的产生;
工作时间一天八个小时,合法。
F. 劳动合同法允许兼职吗
劳动合同法说的是"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那你与另一方面搞个劳务合同就行了.
G. 兼职和全职的劳动法有什么区别
兼职是指非全日制劳动关系,与全日制劳动关系主要区别如下:
一、非全日制可以不版订立书面权劳动合同;全日制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二、非全日制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全日制一般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
三、非全日制不得约定试用期;全日制可以约定试用期。
四、非全日制工资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全日制月工资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五、非全日制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半个月;全日制支付周期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六、非全日制用人单位可以只是缴纳工伤保险费;全日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缴存住房公积金。
七、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全日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必须符合同等条件和程序,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具有法定过错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没有法定过错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需要支付赔偿金。
H. 兼职违反劳动合同法吗
你在业余时间自己搞点副业创收本事没有问题,只是要注意,和原单位签订专的劳动合同属中是否包含竞业限制条款,如果现在经营的翻译公司和单位的业务相同,又有竞业限制条款,那就是违约了,法律也不会支持你。此外,如果原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你的翻译公司不冲突,但你主管的是翻译工作,你利用职权将原公司的业务转移到自己公司来做,也涉及侵犯公司权益的问题。
I. 新劳动法中关于企业兼职人员,应如何签订劳动合同
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兼职人员,可以按非全日制用工签订劳务合同,也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好处是随时解约而不用支付经济补偿,也不用上社保。如果想要签订协议也可以,可以自行起草协议,双方协商一致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9)劳动合同法与兼职扩展阅读
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险
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原则上参照个体工商户的参保办法执行。对于已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险和建立个人账户的人员,前后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跨统筹地区转移的,应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的转移、接续手续。
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按照待遇水平与缴费水平相挂钩的原则,享受相应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具体办法由各地劳动保障部门研究制定。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建立劳动关系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发生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被鉴定为伤残5-10级的,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一次性结算伤残待遇及有关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