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经济法中偷税的行为

经济法中偷税的行为

发布时间: 2022-02-09 12:48:56

⑴ 哪些行为是属于偷税行为

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不缴或少缴税款,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
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偷税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伪造(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变造(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等)、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
二是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三是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然拒不申报;
四是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即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比如不如实填写或者提供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资料等。

⑵ 求经济法概论,明细偷税案例分析

(1)该明星的行为属于偷税、欠税、骗税还是抗税?
答:属于抗税。
(2)假设该明星逮捕前,因需要出国去美国拍戏,纳税机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追究法律责任,限制出国接受相应的处罚。
(3)税务机关在检查时,应遵循哪些程序性规定?
答: 税务机关在检查时必须履行的程序上的义务,即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和税务检查通知书,以明自己作为合法执法者的身份,同时,也体现对被检查人的尊重。根据《中华人民**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

⑶ 请问有哪些属于偷税的行为

偷税
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如为了少缴纳或不缴纳应纳税款。有意少报、瞒报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和经营利润;有意虚增成本、乱摊费用,缩小应税所得额;转移财产、收入和利润;伪造、涂改、销毁帐册票据或记账凭证等。偷税损害了国家利益,触犯了国家法律,情节严重的构成偷税罪,属于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的一种,对构成偷税罪的要依法惩处。
偷税的行为有哪些
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偷税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伪造(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变造(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等)、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二是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三是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然拒不申报;四是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即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比如不如实填写或者提供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资料等。

税收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簿。
前款所称账簿,是指总账、明细账、日记账以及其他辅助性账簿。总账、日记账应当采用订本式。
《发票管理办法》第十九条: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
所以,公司不设账簿、不开发票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属于偷税漏税的行为。
《税收征管法》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对检举人给予奖励。
刑法方面的规定: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⑷ 偷税漏税的行为有哪些

偷税漏税的行为主要包括:
1、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的。
2、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的。
3、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
行为人偷税漏税构成逃税罪的,需要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⑸ 纳税人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偷税的有( )。

A,B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偷税的行为。根据税收法律制度的规定,A、B项属于偷税行为,C项属于抗税,D项属于逃避追缴欠税款的行为。

⑹ 下列各项中,属于偷税行为的有( )。

A,B,C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偷税行为的标准。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属于偷税行为。偷税行为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税收违法行为。

热点内容
KPI受劳动法保护吗 发布:2025-07-26 21:20:52 浏览:465
最新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 发布:2025-07-26 21:20:52 浏览:924
民法典专访 发布:2025-07-26 21:09:10 浏览:161
法治的红线 发布:2025-07-26 21:04:30 浏览:74
什么着道德 发布:2025-07-26 21:02:52 浏览:133
吉林泰合司法鉴定中心 发布:2025-07-26 21:00:03 浏览:293
襄阳刘道德 发布:2025-07-26 20:54:02 浏览:837
劳动法13条 发布:2025-07-26 20:44:08 浏览:556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人身自由以 发布:2025-07-26 20:43:13 浏览:472
最新婚姻法婚前存款 发布:2025-07-26 20:29:20 浏览: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