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测量法的优点
『壹』 社会测量法的实施过程
1.在确定标准时,需要考虑标准的性质、数目以及可以选择的数目。标准的多少根据研究的要求而定,一般情况下不宜太多。因为太多、太严的标准将会给被试的选择带来困难,如找不到可选的对象。
2.如果按标准的重要性,可以将它们分成强标准和弱标准。
强标准是指对于工作或生活有重要意义和长期影响的标准,例如一起工作、一起学习等;弱标准往往是临时和短期的活动或任务,比如,让受测人选择与谁在一起参加某次活动。
3.选择标准时,应注意使标准尽可能具体,让受测者充分了解标准的内容,如说明一起参加什么工作或活动,避免由于理解不同而导致的偏差。
4.标准可以用积极方式,也可以用消极方式提出。积极方式如:“你喜欢与谁一起讨论工作计划?”消极方式如:“你不希望与谁一起参加某一活动?”消极方式容易引起受测者的焦虑和不安,因而要谨慎使用。
5.每次测量一般使用一个标准;只有在有特殊需要时,才用多个标准和更多选择。 有明确的指导语,指出测量目的;
让受测者在自愿基础上参加测量,并向他们说明,将不公开测量结果,使他们无拘束地参加测量,避免影响正常团体气氛和成员之间关系;
让受试者在限定范围内选择适当对象。同时,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向被测人说明测量意义,熟悉他们的情况,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使测量顺利进行。
根据要求,社会测量常用以下几种方式。
(1)等级排列法。将团体其他成员按喜爱程度排出等级顺序;然后,对等级顺序进行加权记分。例如,给“最好”的同伴记3分,给“第二好”的同伴记2分,给“第三好”的人记1分。再以这些分数乘以被选次数,得出每个人的等级分数。
(2)靶式社会图。这种方式以靶图方式标出被选频次,靶心为频次最高的人,越向外周,被人选择的次数越少。
(3)“猜测”技术。这种方法给受测人呈现一些有关积极或消极特征的简短描述,让他们列出与这一系列描述相匹配的人,然后根据这些选择做出分析。
『贰』 通过社会测量法可以将儿童分为哪些不同类型
、根据测量内容的数学特征的不同,可以把社会测量分为四个层次,版具体包括A.定类测量B.定序权测量D.定距测量E.定比测量
5、内容分析的程序包括A.确定研究总体范围、分析单位B.选择样本抽样方法C.按照一定程序和规则收集文献资料D.确定资料整理与编码方法E.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6、历时研究可以分为哪些具体研究方法A.趋势研究B.同期群研究C.同组研究
『叁』 社会测量法的原理与假设
莫里诺认为,在每一个群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由于存在着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回关答系,所以,他们的心理上必然会产生相互影响,而这种相互影响也一定会反映在他们彼此之间的行为上。那么,如果考察成员之间在特定情境下的相互选择行为或行为意向,就应该能够了解成员之间的心理联系状况。
比如,成员相互之间进行肯定选择,那就意味着他们之间在心理上是相互接纳的关系,如果他们之间进行否定的选择,那就说明他们之间在心理上是相互排斥的关系。所以,可以假设,在一个群体中,成员在不同评价意义上进行肯定或否定选择的时候,就反映出了这些成员之间在该评价意义方面的人际关系状况。
因此,只要测定成员在群体中对其他人的选择和他自己被选择的情况,就可以了解成员与他人关系状况,也可以了解该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以及整个群体的结构状况。
『肆』 什么是社会测量社会测量常用的方式有哪四种
社会测量(Sociometric Methods)一种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方式的工具。运用社会测量,可以了解群体内的人们如何选择朋友、选择工作和其他活动,为心理学研究人员提供大量关于群体结构及其变更方式的情况。
方法
一、社会测量分析定量法
最早对社会测量数据进行定量和组织的方法是矩阵法,所有选择被记录下来,并进行概括。个人姓名被列在垂直和水平轴线上,选择结果记录在受测标准的框格内。根据M.L.诺思韦的观点,所有标准的选择总数提供了社会认可情况或社会测量状况。选择被试的实际人数表示此人的社交情况,被试选择的人数表示他的社交扩展情况。根据社会测量数据,可以辨别出人们的选择是否具有互换性,甚至可以辨别出既不进行选择也不会受到选择的社会隔离者其他方法也已应用于社会测量数据。其中,应用较广的是概率模式。较复杂一些的矩阵包括按尝试错误重新安排横向直列,直到群体的团体结构安置好。同样,因素分析已用于识别和隔离群体结构的基础范围。
二、社会测量数据的图示
社会测量图示生动地描绘社会测量信息,它建立在这样一个原则之上:个人之间的选择可能呈对称性(互换)、非对称性(无互换)和不存在(社会隔离者)。这种社会测量图示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充分处理人数多的群体。有关的研究人员经论证指出,社会测量的理想规模是20人左右。
在莫雷诺的早期图示中,用符号表示团体成员,线条和箭头表示选择的方向。嗣后,诺思韦于1967年介绍了"箭靶社会测量图示"。这种图示包含四个类似射箭靶子的同心圆。每个圆代表四个分位数或概率的四个等级,从圆心向外:显著高于机遇、高于机遇、低于机遇和显著低于机遇。"明星人物"置于中心圆内,"隔离者"处在外圆内。贯穿表格中心的一根垂直线,用以分开男性和女性,通常在每个圆下面标明该圆的选择等级。
描绘四年级A班群体结构的社会测量图示(有影线的圆代表前一年不在三年级A班的学生)近年来,有关社会测量图示的运用倾向于集体而非个人。例如,D.H.哈格雷夫斯在《一所中学里的社会关系》一书中,将注意力集中于群体的团体结构,而不是"明星人物"或"隔离者"身上。上图表现了哈格雷夫斯在英国拉姆利现代中学四年级A班男生分析中所作的社会测量图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团体A控制群体结构;团体A的"明星人物"是阿德里安(29号),他是班长。
『伍』 社会测量法的介绍
社会测量法是心理学家莫里诺(J.L. Moreno)于1934年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主要用于研究团体内(特别是小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即所谓社会结构,通过社会测量,人们可以了解人的人际知觉方式、团体凝聚力等团体特征。
『陆』 试析心理学研究中实验法、测验法、个案法等各有哪些优缺点。
1、实验法
优点:便于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通过专门仪器进行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于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缺点:对研究个性心理和其他较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2、测验法
优点
迅速。心理测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潜在能力和他的各种指标。
比较科学。心理测试比较科学地了解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比较公平。员工招聘中往往会出现不公平竞争的倾向,但心理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这种不公平性。
可以比较。员工素质的高低通过智力测试以后,测试结果可以比较,因为用同一种心理测试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有可比性,而其他的方法往往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点,没有可比性。
缺点
可能被滥用。心理测试虽然是一种科学的测量手段,但是也可以被人滥用。
可能被曲解。有的时候,测量了某一结果,曲解以后,对某人的心理活动和以后的行为都可能产生不良结果。
3、个案法
优点:它能充分包括个案信息。它可以证明或发现“规则例外”。个案研究往往显得比较有权威和可靠。
缺点:它只描述行为而不探讨行为的内部机制。个案研究涉及的是独特个体生活中的独特事件,因此,没有理由期望在研究限定的条件之外,能够得到同样的结果。个案研究容易产生误差。
(6)社会测量法的优点扩展阅读
个案法特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
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个案研究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调查或跟踪。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不多,所以研究时就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透彻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个案研究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如下面要介绍的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和产品分析法等。但是,个案研究又不是完全独立的研究方法。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各种研究手段。
『柒』 社会测量法的应用
社会测量法主要可以了解群体内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了解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回群体中有答无非正式小群体,了解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整体状况。
这种方法,可以把群体成员心理上的结合加以数量化,而且揭示出的群体内的人际关系状况是不被当事人所觉察的,比如成员之间的好感或情绪方面的联系等。
另外,运用这种方法了解一个群体内的人际关系状况相对比较节省时间,因而,社会测量法一经问世,就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的广泛注意,被广泛运用于工厂、机关、学校等团体的各个方面的人际关系测查和人员选拔、人事推荐等。大量的研究者还为社会测量法的发展作了很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测量方法的改进措施,如现在被广泛运用于儿童群体人际关系测量的同伴提名法,用于测查群体成员选择动机和被成员所重视的人员范围的“参照测量法”和“关系测量法”等。
『捌』 莫力诺人际关系测量法图示这么看。互拒是怎么表示的,领导和明星怎么区分,求心理学大佬指教。
就是向团体中的每个成员提出针对某项活动的问题,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团体成员,然后,根据选择结果用数字和图来表示团体人际关系的方法。 社会测量法 ①由心理学家莫里诺1934年提出。 ②社会测量法: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方法。 ③社会测量法的基本假设是团体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使得各个成员在不同程度的积极与消极人际情感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非正式组织,这种相互偏爱和疏远的关系会对团体的士气和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 定义: 社会测量法是一种测定团体人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J.L.莫雷诺于1930年提出,后来许多心理学家参与研究形成莫雷诺学派,其成果发表在莫雷诺主编的《社会测量》(1937~1955)杂志上。 理论基础: 莫雷诺的社会测量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性联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情感性联系的基本类型有吸引(喜欢)、拒斥(反感)和中性(漠视)。通过对人们之间的情感性联系的测定,可以了解到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该理论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用团体中揭示出来的社会心理规律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但是,这种社会测量方法对于研究团体内的人际关系不失为一种有用的工具。 测量方法: 社会测量法是向一个团体中的成员提出一些问题,要求他们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自己的朋友,再根据这些选择来分析团体的人际关系。在设计社会测量时,研究者必须对下列3个问题作出决策:①向被试提出什么样的选择标准的问题。②允许被试有多少个选择。③一次测量提多少个问题。选择的标准有强弱之分。例如,"毕业分配时你喜欢和班上的谁分到一起工作?"此问题对被试的生活较持久地起作用,属于强标准。"你喜欢和班上的谁一起去郊游?"此问题可能是临时性、情境性的,属于弱标准。问题也可以拒斥的方式提出。例如,"你不愿意和班上的谁一起去郊游?" 在社会测量中,允许被试的选择数可以限定(如限定被试选择喜欢或讨厌者2~3人),也可以不限定。一次测量提多少个问题虽无严格限制,但一般提3~6个问题者为多。 测量结果表示: 社会测量所得结果,通常用4种方法加以处理:①图示法。以小三角形或圆形代表团体中的每个人,他们之间的吸引或拒斥关系用实线或虚线连结起来。这种图称为社会关系图。②矩阵法。作一个□×□的方形表格(□表示一个团体的人数),表格的首行和首列填上被试的编号,以数值或符号在表格内记入团体各成员之间的吸引或拒斥关系。③指数法。根据每个人被选择数或被拒斥数计算出如地位指数、凝聚力指数等,比较其数值的大小。④统计法。用统计的方法处理团体成员的被选择数或被拒斥数,如求等级相关、机遇比率等。 优缺点: 社会测量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能直观地以数量化的形式表明团体的内部结构和人际间的吸引和拒斥关系。缺点是其信度和效度有时较低,难以查明人际吸引或拒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