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男女平等的认识
A. 关于男女平等的看法
所谓男女平等,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是男性有什么、做什么,女性就一定也可以。考虑到男女生理特点的不同,有些强体力劳动,比如深度矿井作业,是不适合女性劳动者参与的。男女平等,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例如:同工同酬、就业机会平等、受教育权利平等、对政治生活的参与平等、夫妻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平等、社会交往权利平等各个方面。此外,对处于特殊生理期间的妇女提供特别保护,例如经期女性不得从事高空、冷水作业;女方怀孕期间男方不得单方提出离婚等措施,也是男女平等的一种体现。 参考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保障法》第二条。
B. 婚姻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
婚姻法
第十七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二十二条 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
第二十四条 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C. 有关新婚姻法的一点看法,男女平等问题。
你提出这样的看法,看来是来争论的。
上天缔造了男人跟女人,注定永世不得更改男女的区别,自古代到当代,封建与传统的思想押赴着女人,遭受着不平等的对待,提倡男女平等的前提是什么?你的意思是说因为历代社会对男人不公平才提倡吗?曾经三妻四妾的是谁?现在的强奸罪是哪一方犯得比较多?
其实提这些都是无谓的,谁也不能不去以大局观去观看这样的现象,提起来片面的争来争去没有意义。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男人跟女人能相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亲相爱一辈子,不仅仅女人的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男人的幸福也会寄托在女人身上,我不见得哪个光棍自己生活一辈子觉得自己很幸福的,他也是渴望有个女人陪着,说说笑笑一辈子,还可以养一个孩子,共育二人的希望。
不能总是撇开男人说女人,也不能撇开女人说男人,他们不是对立的,新婚姻法又能怎样,相关规定的立场也是站在大局上的。
所以我不赞同你所说的四点内容:
1、一直以来男人处于优势地位?
男人是谁生谁养?一句优势地位就可以概括所有男人女人的问题吗?力气方面,我承认男人有优势;除了这一点,怎么能否定所有女人在这个社会上的地位呢?优势地位???我想,你是太过狂妄。
2、较多女人不能吃苦,爱慕虚荣,贪图享乐?
我不知道你的数据从哪里来,我也不明白你们男人中有句话“娶个有钱人,少奋斗三十年”的初衷去哪儿了,更不知道原来较多女人这一句源自一个男人的嘴巴。兄弟,不能因为你憎恨某一部分人的做法,而否定一群人的思想。这样不理智。
3、幸福自己去努力
这一点不是单单说女人的吧?兄台难道现在房价打击到不成人形,然后终于出台了这样的政策使你松了一口气?度量问题,度量问题。
4、新婚姻法可以变相激励女人努力?
任何一项法则推出,都是应现在社会问题的。新婚姻法不仅仅是女人的事,也是男人的事,婚姻里面难道你只看到了女人?不可否认的是,也可以使一部分吃软饭的男人该醒目一点了,自尊都不要的去讨老婆,结果丢了夫人又折兵哦。
或者以上是你随口胡诌,所以我们女人大人大量原谅你的大男子主义了。估计你也是单身,所就不必为你的女人而感到悲哀了。
D. 从婚姻法的角度如何理解男女平等的概念
男女平等,是我国婚姻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的一个根本标志。
婚姻法规定的男女平等,既表现为权利上的平等,也表现为义务上的平等。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男女双方在结婚和离婚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双方都依法享有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结婚时男女当事人都要符合法定条件。履行法定程序;登记结婚后根据双方约定,任何一方都可以成为对方家庭的成员;离婚时双方在子女、财产等方面的权益同受法律的保护。其次,夫妻在人身关系、财产关系上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婚姻法在有关姓名权,人身自由权、计划生育、抚养、配偶继承权等条款中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再次,其他不同性别的成员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平等的。例如:父和母都有抚养教育子女。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子和女都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E. 如何理解婚姻家庭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则
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原则是指男女两性在婚姻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男女在婚姻方面的权利平等。如男女享有同等的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2、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平等。无论是人身方面还是财产方面,夫妻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
3、其他男女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平等。如子女有平等的赡养父母的义务,有平等的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
婚姻法中的合意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4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结婚的同意权只能由当事人亲自行使。
F. 分析男女平等原则在《婚姻法》《继承法》中是如何贯彻
男女平等原来则在《婚姻法》源和《继承法》中的体现有:
①把男女平等原则作为婚姻制度、继承制度的原则之一。如《婚姻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继承法》第九条规定:继承权男女平等。
②男女权利义务平等。比如《婚姻法》第十三条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婚姻法》第十四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婚姻法》第十五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③针对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弱势地位,对其权利进行特殊保护。比如《婚姻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第三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婚姻法》第四十条规定:第四十条 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
G. 婚姻法应该遵循男女平等原则还是更侧重保护女性
婚姻法应该遵循男女平等原则,不应该侧重保护其中一方,现如今社会男人渣女人也渣,都一样的,没有谁是弱者。
H. 婚姻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则具体内容有哪些
男女平等指男女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妇女不因性别受到歧视,其实质是性别平等,而不是男女两种人群之间机械的平等。男女平等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他基本法、部门法也做了具体的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权利平等;经济上同工同酬;文化教育权利平等;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男女一样;男女家庭地位平等,等等,总之要将性别意识纳入法律制定、政策决策,坚决反对性别歧视。
婚姻法将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加以规定,并贯穿在各章具体条款之中。其内容包括:(1)概括规定夫妻的家庭地位和在婚姻家庭方面的权利义务平等。第13条规定:“夫妻在家庭地位平等。”(2)规定男女在结婚问题上权利义务平等。结婚后根据双方的约定,男女双方可以互相成为双方的家庭成员。(3)规定夫妻在人身关系、财产关系、以及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平等。父母对子女均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等等。(4)规定男女在离婚问题上的权利义务平等。新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都有提出离婚的权利。男女双方如果一方构成法定的离婚情形,均可视为感情确已破裂,准允离婚。
上述规定在婚姻法中前后呼应,条款明确具体,彻底否定了男尊女卑、夫权至上等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及其思想观念,进一步倡导和确定了男女平等的两性关系,使这一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更新的内容,是男女平等这一基本国策在婚姻家庭领域的体现。
I. 婚姻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则意义
(一)实行婚姻自由,禁止包办买卖婚姻。这是我国婚姻法的核心。其基本含义是指公民享有婚姻自主权,男女双方有权按照法律的规定,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结婚和离婚都不附带任何外在条件,以男女双方是否有感情作为婚姻成立、延续或解除的唯一根据。禁止买卖婚姻、包办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行为。婚姻自由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做到。封建社会的婚姻是维护封建等级特权联系的纽带,资本主义社会所标榜的“婚姻自由”只不过是“契约自由”的一种特殊形式。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婚姻自由不仅在法律上铲除了剥削和压迫的根源,妇女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才使婚姻自由真正成为现实。当然,我国婚姻法所规定的婚姻自由是服从社会主义原则的,它是人民的一项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又不是绝对的,还要受到法律的约束。 (二)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及其他破坏一夫一妻制的行为。 一夫一妻制,是指一个人同时只能有一个配偶。实行真正的一夫一妻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两性关系的客观要求,是婚姻家庭关系上实现男女平等的必要条件。一夫一妻制在人类社会虽然已经有几千年,但在私有制社会里却是专对妇女而言的虚伪的一夫一妻制 。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男女是完全平等的,才能真正实行一夫一妻制。 (三)实行男女平等,反对男尊女卑。我国婚姻法所规定的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负有平等的义务。这个原则是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标志。实行男女平等,就必须反对男尊女卑的旧思想,提高妇女的地位,尊重和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妇女、儿童和老人是主要的家庭成员,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家庭就不可能幸福,社会也不会安宁。妇女占人口的半数,她们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又是家庭主妇和伟大的母亲,她们理应受到尊重。儿童是国家的后代、民族的未来、人类的希望,保护和培养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不仅是社会主义家庭的职能之一,也是社会的任务。老人为社会贡献了毕生精力,为抚养子女付出了心血,他们当之无愧地应该受到人们的受戴和保护。 (五)计划生育,反对封建主义的生育观。计划生育,是社会人口再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四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婚姻法正是基于这一原则,规定了实行计划生育是每对夫妻的义务。只有计划生育,才能做到“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保护母亲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