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工资组成
Ⅰ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个人工资收入的计算方法
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
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一、《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 工 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Ⅱ 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构成有哪些
劳动合同工资构成: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津贴和补贴;奖金;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法律依据】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Ⅲ 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月工资包括哪些项
一般情况下是每月应发工资,根据岗位不同而定。依据1995年劳动部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规定的,其中规定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但不包括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生活困难补助费、计生补贴等,不包括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工作服清、清凉饮料费用等,不包括国家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技术改进奖以及讲课费等个人所得非职工普遍所得的奖金。对天工资标准中是否包括通讯费、书报费、交通费、伙食补贴、卫生补贴、清凉饮料费、烤火费这个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工资中所包括的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各种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Ⅳ 劳动合同体现的工资构成
按劳动合同法规定,只要合同中约定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就不违法,要看你所在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
Ⅳ 劳动合同法工资怎么计算
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所以月工资是按21.75天来计算的。
Ⅵ 签劳动合同要填写工资组成部分有哪些吗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劳动合同应包含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包括三部分:
一是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二是实物报酬,即用人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等;
三是社会保险,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失业、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
以上所以项目都应该写进劳动合同。
Ⅶ 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构成范围有哪些
劳动合同工资构成的内容有:
1、工资是企业按照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
2、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
3、工资不包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法律依据】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Ⅷ 劳动法中规定的“工资”都包括哪些
工资是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规定》,工资包括:
1、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1)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
(2)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
2、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3、奖金;
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4、津贴和补贴;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8)劳动合同法工资组成扩展阅读:
第五章工资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